我国能源安全的路径选择与战略规划分析

2020-10-20 06:20康伟立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1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战略规划路径选择

康伟立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能源资源,而能源战略对保证我国能源安全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我国能源安全路径选择和战略规划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对能源战略拟定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阐释,然后从能源供给安全、运输安全、使用安全等方面分析了能源安全路径选择,最后提出了能源安全战略规划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能源安全;路径选择;战略规划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如此伴随而来的对于能源方面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长。在未来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的阶段,对能源方面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长,国内能源供给及其安全会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因此,必须要不断增强我国实力才能够真正保证国家安全,而实力的增强需要从能源安全及其战略规划方面着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就针对我国能源安全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一、能源安全战略拟定的必要性

首先,可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能源安全供应突发事件通常包括地缘政治格局变动;对关键运输路线的把控发生转移;能源价格波动大;自然灾害。核心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国际地缘政治息息相关,能源牌与石油外交发展成大多数石油国家在国际交往的惯用方法,能源外交也发展成对外国石油依赖的石油消费国家的外交中心,经过政治军事与外交手段开拓能源供应渠道发展成主要趋势。当关键的油气生产国家遇到政治经济危机,关键的油气供应渠道中断风险会逐步增大。经过国际贸易互通有无的能源能不能运输至所需国家,和能源运输路线安全与否,还有关键运输路线把控发生转移与否是紧密相关的。诸多海峡与运河均属于十分关键的运输渠道,而哪一个掌控了能源运输渠道,则哪一个就可以牢牢掌握住能源生命线。因此,针对这部分突发事件,理应预先拟定应急方案与策略。

其次,能源战略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与基础,伴随人口持续增加,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对可供给能源数量要求增加,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性决定了逐步增加的稀缺性,所以怎么合理使用能源资源是全球各国关心的一大问题。能源供求矛盾在国内表现特别突出,合理使用能源资源,同时充分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在不损毁自然环境的情况下,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是将来中国能源使用中必须要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必须要对能源资源开发使用进行长期战略规划。

二、我国能源安全路径选择

本文根据多个方面对我国能源安全路径选择加以界定,如:供给方面的安全、生产使用方面的安全等。在这其中,能源供给方面的安全是关键点,生产使用方面的安全,还有环境方面的安全为基础,运输及其安全预警机制乃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依照能源安全路径选择可以进一步了解到,现如今我国能源安全形势较为复杂,同时还存在着诸多要改善的地方。而供给和运输方面的安全稍稍高于能源安全整体情况,而生产使用、运输和安全预警是处在能源安全情况及其整体情况之间的,而在这之中,存在着巨大潜力和开拓空间的当属于能源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

能源供给安全就是對我国经济社会与国防安全有一定影响的能源资源,尤其是石油获得有效的供应,其是由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能源所需与可供能源的保障程度所决定的。确保能源供给安全应加速对我国资源的开发,并合理运用外国市场,将国内外市场融通,以此提升资源利用率。

能源生产使用方面的安全及其环境方面的安全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中的基础。坚持创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应当持续强化对能源资源的有效管理,借此确保其生产使用方面的安全,而在这里面,比较核心的当属于煤炭生产安全与核能源使用安全。

全球多数煤炭与石油等的消耗是在产地外各个国家与地区,和能源资源分布失衡与需求的不同息息相关。各个国家或地区能源需求是否能够获得满足,运输是最有力的保障,涵盖了运输路线与方法,详细到每一项能源,如煤炭的海陆运输、游轮与电网输送等。我国能源局需要对能源运输安全增加关注力度,涵盖我国能源元素和外国能源贸易运输,国际能源贸易运输是核心,构建专门的监督管理与协调部门,提升能源运输线路安全,提升运力,达到运输方式多元化。

能源环境方面的安全在能源安全中的关键性逐步受到当代人的关注,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开展能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然会损坏自然环境,并且可能导致环境破坏情况愈发严重。再者,由于当代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人们对自然环境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利用清洁能源、减少能源资源的使用量,积极开发新的能源是推动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与保证能源安全的核心内容。

三、我国能源安全战略规划策略

(一)强化能源战略储备

保证能源供给安全的重点在于供应渠道稳定及其运输路线安全。这两者很容易被突发情况所影响,该稳定性与安全性保障程度并不高,为防止能源供给突然中断,强化在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中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对和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能源需要做好战略储备。化石燃料耗损主导地位与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在我国能源利用中有着很高的战略性。近期,中国煤荒与油荒等事件持续出现,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发展成了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构建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战略储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化解短期内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能源资源战略储备需要激励强化我国储备和地方储备相融,政府和企业民间储备相融。随着油煤气资源储备愈发受到关注,也出现了非法囤积与借此机会圈地的不良现象,所以必须要政府强化对能源资源储备的管理,且全面思考到区位与资源等有关因素,科学布局储备基地。

(二)积极参与建立新的国际能源体系

我国能源问题已经发展成了全球性的问题,而全球面临的能源问题和我国能源问题基本一致,因此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拟定我国能源问题的处理方案与对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进步,全球能源格局已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生产和消费中心,以往的机制逐渐被破坏,可是新的机制并未构建起来,由此带来的各种矛盾说明,当前全球与我国并未准备好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迫切需要和全球对话,主动参与建立新的国际能源体系,在讨论与建立新的能源体系中充分发挥出效用,最后融入到新的能源体系中。并且, 主动建立政府层面多边能源对话制度,担任起作为大国的责任,此乃我国软实力的核心构成部分。

(三)转变能源供应结构,重振石化产业

将来中国的能源供给,主要是以加大国内开采为核心,进口为辅助。除去主动投入我国与外国油气资源探勘,提高探明储量以及产量,同时填充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实施天然气与石油进口多元政策。拓展天然气运用范围,采用以气代油的方法,减轻对石油需求的压力。同时,要有效改进以往依赖部分国家石油的情况,慢慢减少对中东国家石油进口的比例,大大提高总体能源供应安全。其次,积极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引入现代后勤系统与跨国能源公司。经过能源工业市场化变革,健全能源市场环境,能源企业重组得到突破,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最后,构建合适的油品提炼能力,实现开拓石油的生产目标。与此同时,由国家指导油价改成管制浮动油价体系,减轻石化产业成本压力,转嫁一些国际油价成本,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

总之,国际油价上涨可能导致物价波动幅度大,并且造成国家外汇支出增加。因此,中国一方面要进行能源持续供应,保证经济安全;另一方面要将能源安全放置于我国重要价值和目标层次,让能源安全和长期战略安全相融,夯实能源安全的重要地位。总之,本文对能源安全路径选择和战略规划进行了简单阐述,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持续探索,以此提高我国能源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帅,李蕾.对我国能源经济安全问题的思考[J].理论视野,2020(03):54-59.

[2]    王怡.奋进,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2019年全国能源工作综述[J].中国电业,2020(01):22-24.

[3]    戴家权,王利宁,向征艰.关于中国长期能源战略制定的几点思考[J]. 国际石油经济,2019,27(12):10-14.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战略规划路径选择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为能源安全贡献大港力量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基于熵权法*的广西能源安全评价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