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产权 司法保护 公证 创新
作者简介:李秀华,黑龙江省龙江县公证处。
中图分类号:D92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0.063
在互联网时代下,文化知识创新周期较短,信息传递较快,各个文化行业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如果不能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那么文化知识创新就可能呈现出封闭发展的趋势,阻碍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进行。社会群众进行自主的文化创新的同时,没有能力接受巨大的文化犯罪的冲击,同时,公民的文化辨别能力不强,无法确定企业文化的正规性。多元文化发展方向下的文化知识正在不断地分解和重组,很难再找到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本源,分类工作的难度较大,这就导致在文化知识产权的司法公证保护上,要求能够建立完整的体系,才能对知识产权进行充分的、科学的、合理的保护,保护文化市场的平稳发展,刺激公民进行文化知识消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1]。
(一)黑龙江地区的自主创新发展态势
在2019年9月份,黑龙江省先后实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实现“双效统一”、整顿文化流通市场等多项与文化有关的方案,对黑龙江省文化发展进行领导和管控。在这一文化发展方向的指导下,公共文化已经逐渐形成体系,行业之间形成了固定发展路线。在对自主创新方面,黑龙江政府鼓励民间进行合法的文物收藏,提升景区专业管理,促进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开展多种文化扶持项目,设立多种文化发展工程和活动。
(二)黑龙江地区的文化改革发展趋势
1.在2019年末,黑龙江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文物保护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在思想意识上,要求对“黑龙江省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历史文化标识”进行深刻研究,随后,先后开展了各文化旅游项目,推出“放管服”的文化改革理念,加大对历史信息的开放程度,并向人民群众提供重要文物收藏品的信息资料。在这一过程中,黑龙江地区的各文化产业部门积极配合工作,根据文化发展方向和历史信息资料积极进行文化知识的创新和创造活动,文化改革的方向已经基本确立。
2.在这一背景下,文化改革的发展重点工作内容已经从历史信息的梳理上,转移到了文化创新和创造的改革上。文化知识创造活动已经不局限于人民智慧的开发和使用,更形成了一种民族团结力量,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
(三)黑龙江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在2015年间,黑龙江省出台《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计划在2015年到2020年期间,实现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运用能力、管理能力。在对市场进行监督和监管的同时,实现监管常态化,重点对已经注册的知识产权进行多方面保护,组织进行跨区域的知识产权侵犯活动的打击。在中俄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行了充分的设计和规划,对涉外知识产权的应对工作进行合法合作[2]。这一政策的实施,保护了我国境内知识分子的文化创新和创造活动的活力,保持活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促进多元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一)知识产权在新时代中获得的机遇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高精尖的科学技术的加持,让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密切,文化建设呈现出创新、整合发展的态势。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作荣日益凸显出来,各国之间为自身的文化稳定、繁荣发展,纷纷出台各种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对知识产权公证的创新已经成为人们呼吁的主要焦点,为知识产权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在黑龙江省等边界省份,受到俄罗斯文化影响,文化知识传递和创新能力远大于内陆省份。只有对知识进行创新创造的同时,进行充分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让文化知识的创新和创造更加具有活力。
(二)知识产权在新时代下面临的挑战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中,由于各种专利条件的限制和申请流程的繁琐,导致人们在权利和义务的践行上形成了阻碍,同时,带有先进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人才较少,对各种申请的条件和规则了解不多。在进行知识产权的创新发展的同时,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普及已经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工作部分[3]。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信息传播模式和交易模式虽然能够扩大文化知识的推广,但是对各种技术开发和使用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多。只有在看清楚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趋势,才能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专业和彻底,在各种利益相互冲突下找到最佳的平衡发展道路。
(三)中国现阶段和未来公证发展的趋势分析
现阶段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内容单一,无法完成知识创新和互动过程,在对知识产权进行公示时,始终不能对各种技术信息进行有效保护,使人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始终呈现出“无用”的消极理解。因此,未来的知识产权得到创新发展,必须加强对各种先进技术的保护,才能提升规章制度的有效性。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科技领域,并在一些企业进行实践同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
(一)司法技术与技术司法的创新
1.如何实现司法技术部分与技术司法部分的创新和结合,成为当下知识产权公证司法保护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时,要根据各地域、不同的经济文化状况进行,司法技术方面在现代法律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理论,在对文化进行管控时,能够为文化创新提供法律保障。但是在进行技术司法的各部分问题认识时,不能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只有抓住技术司法与司法技术之间的问题的主要矛盾,进行根本层次上的分析和解决,才能让两个部分做到有机统一,形成一体。划分技术司法的职能,设置对应层次的技术配合,将知识产权和司法鉴定进行融合,将法律判断和司法鉴定进行融合,通过当事人的举证进行判断,完整司法鉴定程序,将鉴定信息建立在事实上,才能保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3.在维护法律的同时,也维护了司法权力,进行了技术创新和统筹管理,实现技术科学化、规范化的公证办理。通过司法技术和技术司法的创新和融合,能够真正为文化创新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和保护,保障文化分析的知识权益,提升文化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步伐。
(二)知识产权的案例指导的完善
1.知识产权的案例指导的完善要建立在准确定位和规范上,通过各种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的层级进行规定,对各个知识类别进行准确划分,是提升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在对知识产权进行案例制度完善的同时,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要通过不同知识类别和层级对各种文化侵犯行为进行案例设定。对于特殊案例,应该以最后的法律标准进行规范,做到案例不留死角,才能有效对知识产权进行公证保护。
2.审计新案件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对相关案例进行补充,对法律条文进行完善,才能保持案例的有效性,为文化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对文化发展进行统筹管理的同时,人民法院和相关服务单位也要承担起责任,对知识和信息的搜查机制、管理机制、论证机制、审查机制、判断机制等部分进行创新和完善,保持案例的指导性,做到知识产权的多方位保护,形成完整的结构和形式。
(三)加快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融合
1.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工作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提升事业代为内部的管控意识,为内部决定和指定提供有效支持,组织单位负责部分人员进行知识管控的专业培训,才能有效提升内容管控的能力和素质。在提升办理效率,节约劳动成本使用的同时,对管理会计进行信息化处理,让信息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工作效率,简化服务流程,是提升产权司法保护的有效措施。
2.通过流程的简化,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升,能够让社会先进知识分析积极进行知识产权公证的配合,从而提升人民群众对知识产权公证的理解程度。在管理审计方面,建立完善的信息控制系统,让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透明化,紧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简历完整的部门管理制度,权利资金、文化、档案管理系统,优化内部审计流程,才能确保内部管控和管理审计的有效结合和执行。
3.在这一部分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降低信息调用难度,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对员工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的同时,也要关注到人民群众的服务要求和需求,积极对工作方式和方法进行革新,保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得到社会知识分子的认可。
(四)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
人大执法检查制度在发展和探索不断变革和完善,随着新时代依法行政、司法改革、监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原有的执法检查制度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时期下,应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积累经验,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支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履行监督司法工作相关要求,行使人大法定权力,发挥执法、检查、监督权,全面支持和促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根据不同类型国家机关执法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采取执法检查措施,加强检查科学性和效力保障,促进新时期下黑龙江公证创新,打造司法保护与良性营商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对知识产权实行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双轨制,司法保护知识产权具有主导作用,基于新时期下公证创新工作的发展,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促进市场主体技术创新,依法履行审判职能,推进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提升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水平,发挥和优化营商环境和激励创新创业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知识产权纠纷,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兵.大力營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文化氛围[N].检察日报,2020-06-14(004).
[2] 杨树林.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审判模式的优化[J].科技与法律,2020(3):55-62.
[3] 蒋浩.产权司法保护新思维引领公证创新发展[J].中国公证,2017(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