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天性的延伸“音乐感受力训练”探析

2020-10-20 06:07鲍迪
山东青年 2020年8期
关键词:恢复

鲍迪

摘 要:很多院校都以解放天性训练作为初期的教学方式,从而进入无实物到单人行动的教学课程中去,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它们中间似乎缺失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呢,是因为游戏训练是为了恢复人类的有机天性,而无实物需要明确的逻辑构思并运用演员的基础元素来完成。以及后面的组织行动,塑造人物也是如此。他们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他们的相悖之处该如何化解,相关联之处该如何架起桥梁。这将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解放天性;恢复;基础元素

在国内戏剧教育学习中,“天性”的课题学习占有很大地位,意义,作为表演问题提出,并且在斯式的表演体系下多以表演入门为学习,讨论,也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探讨问题之一。表演思维的初步认识与这个话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天性一词像是萌芽,种子,播种着一种表演思维的初步理解认识,在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一套以天性为基础的表演理论,即斯式理论”体验派“为完整表演研究理论后,国内在80年代相对不完整的”西方表演教学“中,以“方法派”的方式引申勾勒出类似——“解放天性”等有关天性的名词。首次对天性进行模拟教学的探索,作为国内逐渐公认训练方法在近三四十年的不断在国内也已被各大院校以各种方式“解析”并逐步成为共识,但实际上由外来语言翻译后产生的语言障碍,翻译而来的“表演教育”和“解放天性”本身是否存在合理的认识,“天性”是否需要“解放”,天性是存于表演意识后吗?换言之,我们所认识的天性是否在表演意义内外给我们带来的,在表演实践,生活实践中赋予的认识意义是什么呢,究竟何为天性?

首先要知道任何一个演员都是有两个天性的存在,第一天性就是生活的经历所带来的天性,而在舞台之上就要有第二天性来进行创作,第二天性也就是演员的表演天性。其次要先探明,什么是表演中解放天性?很多初期从业者,对于解放天性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片面的方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能在舞台上放得开,自信,不害怕舞台,这些似乎都缺失说服力。事实上,解放天性一词,在我国是有误解的,那什么是解放天性呢,确切的说天性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差异。解放天性就是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像潘多拉的盒子,解放天性是打开每个人心中的潘多拉魔盒,主动的释放自己的七情六欲,并给自己镀一层保护膜,向外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自己打造成一座完美的艺术作品。而主动一词就是要在本篇论文中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通过第一天性向第二天性转化。

解放天性的训练手段多以游戏为主,表演艺术必然带有游戏性,但表演艺术并不止于游戏,主要是让演员相信假设的规定情境,而游戏更多的是通过明确的游戏规则,人与人在情感,思想,欲望碰撞产生的,它并非主动通过自主意识来达到准确的情感表达,更多的是潜意识的情感流露,作为初期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到了组织行动的环节,不管是无实物还是单人行动,他们将缺失外在良好的刺激,演员会出现害怕观众,虚假,作状,而这些会使天性遭到歪曲。从而学生容易出现情感延续断档,不真实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撒狗血的现象。该如何去做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他的表演技巧归结为,通过演员有意识地心理技术达到有机天性的下意识创作。演员在舞台之上,又需要有意识地技术,并且需要达到下意识地创作。

在进行教学时,总结了一种训练方式,称之為音乐感受力训练,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音乐感受力,音乐感受力是指通过音乐,进行形象思维感受的过程,以有节奏的肢体动作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通过音乐的训练方式来达到天性的释放,而不是以外界规则的约束来训练天性的有机性。

其次,解放天性的过程不能精神过于紧张和长时间的专业意识占主导。需要的是最舒服的创作氛围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演员的创作天性,取得了创作的第一天性,才能产生角色创作的第二有机天性。

音乐感受力的训练是一个过程,并不是单单的一个训练方式,它由易到难,由浅至深。这个训练过程首先要分成三个部分来进行完成。首先,选择一首节奏鲜明,急缓相交并带有情感色彩的一首轻音乐(例如:《神秘花园》《宋家王朝》)。通过音乐来让演员产生情感,并通过肢体用写字的方式进行表达。写字的肢体部位男性多用额头,手肘,肩膀。女性多用下巴,鼻尖,胯。男性以爆发力为主要训练,女性则以柔美为主要训练。通过音乐,感知后产生一个自己最想写的字,然后睁开眼后在眼前生成一个书写文字的场景,可以是布,可以是墙,甚至可以是一座座山脉。自身选择书写的身体部位,想象成可以无限延长的笔,在书写的过程中,一定要看到,书写字体的颜色,粗细,大小。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字,也要求带有情感的抒发。要不断的训练演员的画面感,丰满的内心视像,肢体的开合度。慢慢的从单个字的书写,到一句话的表达,到情感的完整抒发。

然后开始转换到双人的心理距离,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男女组合最佳,有利于破除男女的界限。通过音乐先让演员找到和对手的安全距离,通过音乐将人物的心理距离不断的拉近,使其能够双方的额头接触在一起,在此期间要保持中性状态并调整呼吸,使其达到一致。在完成后开始在舞台上游走起来,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变化组合,整个过程额头的接触点不能断开。这个阶段肢体的控制增强,美感增加,破除一定的男女界限。心理活动,音乐节奏和肢体控制就相互结合在一起。

最后的训练内容,需将准备四首音乐,分别对应剧本构架的起承转合,双人一组,四首音乐分别让演员建立起人物关系,加深人物情感,产生矛盾冲突,解决矛盾冲突。建立人物关系时,可通过上一个练习来完成,肢体接触点可以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增加到三个,双方开始通过无言的交流方式,来展现出两人的人物关系。加强人物情感时,就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使用道具来完成,因为整个练习的过程是持续的不可断档,所以道具是随身携带的物品,产生矛盾的过程需要指引着通过语言的指引来完成,需将不断地给予刺激使其分开,解决矛盾则要用语言来描述时间的跨度十年,二十年都可,双方再次的相见,每人只说一句话,来表达这十几年对对方想说的话。四次变化,在每一次变化时都需要指引者通过语言引导,音乐的变化来刺激学生。通过这三个练习来让演员获得更加有机的天性训练。

“解放天性”是解放自我思想与靠近角色的手段,或许本来就没有所谓解放。就像是表演艺术的面纱,外面的人看起来千奇百怪,里面的人掩耳盗铃,揭开这层面纱,才可以让学习表演的人真正藏于内的天性“浮出”,表演观念的端正,表演思维的发散性,让人们更加直观的欣赏尊重表演艺术。

很多人往往简单地认为,人们的经历就是自然的天性,是的,了解它并不难,但将其在创作中实际的运用,难度性将增加不少,必须依靠方法与技巧,来对其进行修正。创作的天性十分的娇嫩,激发和保持天性往往比破坏天性要难的多。斯氏体系的灵魂就是一切表演的技巧都是为了恢复有机的天性,艺术的规律就是天性的规律。但是由于当众工作的条件,天性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强制,它的规律就遭受到了破坏。而我们就是要通过一定的体系训练来使这些受到破坏的天性,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艺术的规律就是天性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九重城与三字经[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

[2]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3]孙惠柱.人类社会表演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猜你喜欢
恢复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