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胜辉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如何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具体行动?作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金珠小学(以下简称“金珠小学”)通过深入分析区位特征,将海洋国防教育(以下简称“海防教育”)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和学校重要办学特色,通过探索军民共建的模式,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海防教育体系。
汕头自古以来就是海防要塞,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驻地海军、空军部队资源也很丰富。为有效整合当地资源开展海防教育,金珠小学进行了系统规划。
1. 确立领导核心,统领海防教育工作全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更好地统一协调校内各方力量推进海防教育进程,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我校成立海洋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海防教育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工作方案,确定学生活动开展方向以及研究决定其他重大问题等。校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学校海防教育工作;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具体协调、落实各部门相关工作;教务处、政教处主任负责学科渗透工作的检查、指导及宣传;大队辅导员对学生活动进行组织与引导;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带领学生积极配合,营造良好氛围。
2. 推进共建共育,深入整合区域优势资源
为有效整合学校周边海防教育资源,我校特聘“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八·六”海战参与者麦贤得,和48年如一日践行守护英雄承诺的“全国道德模范”李玉枝作为校外辅导员,通过“英雄事迹英雄说”,大力宣传英雄模范。学校还针对周边驻防部队多的特点,与驻汕部队结成军民共建文明单位,邀请官兵作为校外辅导员进入课堂,支持学校海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推进英雄母校共建共助工作,每年组织学生代表前往麦贤得母校饶平县汫洲镇汫北学校,参观麦贤得事迹展览馆。学校还基于校内军嫂教师较多的现实,形成“爱老师爱军嫂”的校园文化,调动军嫂教师参与国防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1. 自主研发海防课程,引领学生建立现代海防观
一是自主研发海防教育校本教材。我校专门组织了一批校内的语文、思政骨干教师,并邀请校外辅导员麦贤得及驻地部队官兵共同编纂系列海防教育校本教材,通过对海洋文化、海军知识、海战英雄事迹等内容的提炼,将相关知识整合为鲜活的教育素材,并且设置分学段的主题及目标(见表1)。学校同时规定每双周星期一的班会为海防教育课,并鼓励老师们在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课程实施方式,包括每天课前三分钟的微课程演讲、播放动画和纪录片、小品演绎等,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海防知识和故事、渗透海防观念。
二是打造海防教育主题课堂。每年适逢重要纪念日等特殊时间节点,我校都会邀请驻地海军、空军部队官兵进入每个班级授课,内容包括国旗、国歌知识,以及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发展史等。孩子们通过官兵们的讲解,学到了基本的国防知识,增强了海防观念和海洋安全意识;海战中那些不畏强敌、英勇奋战的英雄故事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2. 实践活动助推,以丰富体验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除了开展专题教育,我校还与驻地部队共同组织开展军营参观、军事技能训练、红色研学旅行等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海防教育。如学校定期带领学生走进军营,参观部队官兵们表演队列、擒拿拳等军事项目,并进行军礼、队列各项科目及整理内务训练,真实体验官兵在刻苦训练中展现出的不畏困难的勇气和顽强的品格意志。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我是校园小红军”研学旅行社会实践,通过着军服、戴军帽、听军史、站军姿、唱红歌、做团队游戏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磨炼学生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意识。
3. 学科常态融入,寓海防教育于日常和无形
提高学生的国防素养,仅仅依靠单一的海防教育课程及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其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为此,我校一方面通过党建引领、探索军民共建主题党日等形式,定期邀请驻地部队官兵与党员教师一同开展活动,让教师们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海防意识,接触和掌握海防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学科内、学科间的主题融合,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常态教学中,把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动力建立在国家强大和海洋安全的基点上。例如:语文、英语等语言类科目将海战英雄麦贤得的事迹穿插到课外拓展阅读训练中。数学、科学等科目将海洋元素融入任务式学习项目中,如学习加减乘除时以船只作为计算对象,探究相互联系的世界时以海洋中的生态系统为例,开展“我们的蓝色国土”小课题研究等。道德与法治课增加领海知识以及有关海域使用的法律条例内容等,音乐课上学唱与大海及海军相关的歌曲,体育课上增加游泳、海洋救生等一些与海洋有关的项目内容。
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凸显海洋味道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内营造朝气蓬勃、“海纳百川”的环境氛围,助推海防教育的蓬勃开展。
1. 注重隐性教育,打造包容并蓄的校园环境
我校“涵徳养志、明亮人生”的校训所反映的涵养教育,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洋精神有相似之处,二者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包容并蓄的思想。为凸显这种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我校在校园环境设计上与之呼应,有效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如在校园外观设计上,各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边缘均设计为圆弧状,与波浪的形状相呼應,配以修剪整齐、呈规则图案的绿植,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学校还用与海防文化相关的名字来命名校内的一些道路和活动场所,如英雄路、模范路、远洋操场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加深海防意识,强化责任担当。
2. 丰富传播载体,构建海防宣传立体阵营
学校还不断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内营造浓厚的海防教育宣传氛围。除利用传统的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等方式,通过搭建教育长廊和教育展厅等途径,及时宣传普及最新的海防知识,还不断探索新的宣传形式和载体,构建起立体化的宣传阵营。如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海洋国防教育体验馆已进入我校新建校区的未来规划建设中,我们意在借此将海防知识的学习与军体技术的互动体验融于一体,如设立海军装备模型展示和拼装区、潜海体验区、电子平台学习区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体验中学习海军知识技术,潜移默化地感受现代国防的强大,在此过程中形成海防意识,强化海防观念。
3. 注重展评激励,推动海防教育成果内化外显
为了使学生将海防教育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举办了一系列成果展示和激励活动。如通过开展“五好小海军”评选活动,督促学生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习好、身体好、思想好、劳动好、能力好”的优秀少年;通过定期举办海防教育知识竞赛、海洋主题征文活动、讲英雄故事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海防观念;通过在校园书法绘画作品展、手工作品展中渗透海军名言警句和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学校每年的立德修身校园文化节活动都会融入唱军歌、诵红色经典、演英雄事迹等内容,让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海防意识和爱国精神。
(编辑 王淑清)
注释:
①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重点项目“新时代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ZQJK02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