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霞 姚浪 苏娅 周庶 刘健平 刘丽
摘 要 2018年11月—2019年3月,贵州省毕节市西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导致威宁县部分乡镇培育的蔬菜因缺水干死。基于此,分析该段时间内毕节市高空和地面实况资料、逐日降水量、逐日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数据,探究2019年毕节市西部干旱与静止锋的关系。结果表明,毕节市西部在2019年出现春旱是因为500 hpa鄂霍次克海低涡长期维持,700 hpa南支槽前西南急流和850 hpa偏东气流长期控制毕节市,从华北转向经过两湖地区的冷空气持续补充,导致静止锋长期维持在毕节市威宁县与赫章县交界,锋前长期晴好天气使威宁县出现干旱。
关键词 干旱;静止锋;环流形势;贵州省毕节市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88
2018年11月—2019年3月,受云南省准静止锋影响,贵州省毕节市西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导致威宁县部分乡镇培育的蔬菜因缺水干死。一般情况下,静止锋天气是不会造成大程度干旱的,但是此次静止锋长期相对稳定在威宁县和赫章县的交界处,锋前威宁县长期维持晴好天气,锋后长期维持低温雨雾天气[1-3]。因此,分析此次静止锋变化情况,以便于找到何种环流形式下的静止锋变化情况能够导致毕节市西部冬春季节出现干旱。
1 数据来源
分析数据包括2018年11月—2019年3月毕节市高空和地面实况资料、逐日降水量、逐日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数据等,均来自CIMISS数据系统。
2 数据分析
2018年11月1日—2019年3月31日,毕节市降水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情况,其中西部威宁县累积降水为29.7 mm(参看图1),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63.4%。全市平均气温距平呈现西部高中东部低的变化,其中威宁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2 ℃(参看图2),是威宁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1高值。根据MCI可知,2018年11月1日—2019年3月31日,威宁县的轻旱日数为137 d,中旱日数为123 d,重旱日数为15 d,由此判断出威宁县的气象干旱比较严重。受连续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威宁县出现了中等程度的春旱,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
2.1 毕节市静止锋情况
每年的秋冬春季节毕节市静止锋活跃频繁,当有冷空气影响时,静止锋锋生,冷暖气团在威宁县、赫章县之间稳定维持。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3月,全市共受10次不同程度冷空气影响,分别为2018年11月10—21日、2018年12月6—16日、2018年12月20—29日、2019年1月1日—11日、2019年1月13—17日、2019年1月19—23日、2019年1月24—2月2日、2019年2月8日—3月2日、2019年3月4日—18日。根据分析得到,2018年11月—2019年3月,冷空气从正北路径转偏东路径影响的个例有2个,持续时间一般为5 d;冷空气从偏东路径持续影响的个例有6个,持续时间一般为10~12 d;冷空气从正北路径+偏东路径共同持续影响的个例有2个,持续时间一般为15~20 d。
2.2 环流形势分析
根据毕节市2018年11月—2019年3月500 hpa平均高度场(图3)可知,在北半球0°~180°N,中高纬度在90°E附近偏高,在140°E附近偏低,586线呈平直的西风带位于22°N附近,588副高线呈现带状北界位于20°N附近,主体位于海上。
根据2018年11月—2019年3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得到(图4),地面冷高压中心为45°~50°N,95°~100°E,在东北亚呈偏东南路径移动。
选取冷空气从偏东路径影响的6个个例分析得到,500 hpa低涡位于東北地区至鄂霍次克海一带,95°E附近有南支槽稳定维持,毕节市主要受偏西风多短波槽影响;700 hpa在95°~100°N有南支槽,云南东部存在南北向切变,毕节市位于切变右侧,受切变前西南急流控制;850 hpa受冷空气影响存在偏南风-偏北风-偏东风循环变化,主要以偏东风为主。地面静止锋位于威宁县和赫章县交界,威宁县位于锋前,以晴好天气为主。地面冷高压位于48°N,95°E附近,沿着东南方向经华北转向,沿着两湖地区自东向西影响贵州省。
3 结论
根据MCI数据分析得到,毕节市西部在2019年出现春旱,主要是静止锋长期稳定维持在威宁县、赫章县交界位置导致。
当500 hpa鄂霍次克海有低涡,700 hpa有南支槽前西南急流控制和850 hpa偏东气流影响时,地面冷高压位于48°N,95°E附近,沿东南方向到华北转向经过两湖一带自东向西影响贵州,静止锋长期维持在毕节市威宁县至赫章县一带,是威宁干旱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杜小玲,蓝伟.两次滇黔准静止锋锋区结构的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10,29(5):1183-1195.
[2] 赵海燕,高歌,张培群,等.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修正及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J].应用气象学报,2011,22(6):698-705.
[3] 段旭,李英,孙晓东.昆明准静止锋结构[J].高原气象,2002(2):205-209.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