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很多人认为吃素比吃肉更为健康。实际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完全拒绝食用肉类,只选择蔬菜、粗粮的话,并非是最适宜的养生之道。那么如何吃肉又养生呢,关键是要掌控好两点:一是不要过量吃肉,一般每人每天吃150克左右瘦肉即可满足身体的需要;二是要根據自己的体质选择肉食,不同的体质,要选择不同的肉食。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吃肉不仅可饱口福,而且还会为健康加分。
阴虚体质:主要表现为口渴咽干,喜凉怕热,心烦躁,易出汗,手足心发热,小便黄,大便干等。阴虚者应补阴,让阴液充足。宜食甘凉滋润、生津养阴的清补类食品,吃肉宜选鸭肉,能滋阴养胃。《本草汇》言鸭肉“滋阴除蒸”。中医认为鸭肉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滋阴养胃,是阴虚者最理想的清补之物。此外,甲鱼有滋阴凉血作用,阴虚之人食之最宜。《本草备要》称其“凉血滋阴”,对阴虚血热或阴虚火旺、虚劳骨蒸者更为适宜。蚌肉有滋阴、清热、明目的功效。清代王孟英认为蚌肉能“清热滋阴,养肝凉血”。阴虚者常用蚌肉煨汤食用,最为适宜。此外还宜食鸡肉、龟肉、乌贼鱼、青鱼、鹌鹑等。应忌吃或少吃狗肉、羊肉、麻雀肉等。
阳虚体质:为阳气不足,常见唇色苍白,四肢冰凉,喜热怕冷,嗜睡乏力,男性遗精、尿频,女性白带清稀、易腹泻。阳虚者宜吃热量较高而富有营养、温阳散寒、温肾壮阳的食品。可选食羊肉,羊肉能助元阳,补精血,益肾壮阳,补虚抗寒,强健身体,是冬季的补养食疗珍品。但羊肉性偏温热,阴虚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关节炎、湿疹、发热者应忌食。此外,阳虚者亦可吃黄牛肉、麻雀肉、鹿肉、带鱼、黄鳝、虾类等,可经常交替食用。但不宜食用鸭肉、兔肉、獭肉(水狗肉)、水产类等寒凉性肉食。
气虚体质:特征为胸闷气短,精神不振,少气懒言,语声低怯,心悸怔忡,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脉虚无力。气虚者需补气养气,可首选牛肉。牛肉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气虚者宜常食之。此外,还宜食鹅肉。《本草纲目》记载,鹅肉有益气补虚、和胃开津、止咳化痰等作用,是预防慢性病、补虚益气、暖胃生津的食疗上品。凡经常气血不足、身体虚弱、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的气虚之人,可常喝鹅汤、吃鹅肉。吃鲢鱼亦可补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鲢鱼温中益气,气虚者宜食。驴肉、鹿肉、乌骨鸡、鲫鱼、黄花鱼、鳜鱼、墨鱼、青鱼、泥鳅、鹌鹑、乳鸽等都有健脾益气作用,可轮换食用。
血虚体质:如面色苍白,视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肤干燥,口唇淡白,头晕眼花,妇女月经量少、延期,甚至闭经等。血虚者应健脾养肝,补血养血,宜选猪肉。猪瘦肉中富含蛋白质、血红蛋白等,可补铁补血,能预防和辅助治疗贫血。猪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猪瘦肉最补铁。此外,牛肉含有丰富的铁质,有较好的补血作用。如能经常炖食牛肉,或配以补血的红枣、龙眼肉、枸杞子等,补血功效更显著。鸡肉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常用于补血的还有乌骨鸡、驴肉、鹌鹑、甲鱼、墨鱼、鲳鱼、黄鱼、兔肉、羊肉等,可经常交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