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苗族服饰传承的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2020-10-20 06:02温淑琪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淑琪

摘要:贵阳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传递着民族审美观念和精神信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本文试着分析其存续状况、传承现状,并为贵阳苗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贵阳苗族服饰;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2. 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127-02

一、贵阳苗族服饰简介

贵阳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苗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4. 68%,居贵阳市人口第三位。贵阳苗族主要分布在花溪区、乌当区、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清镇市。

贵阳有十来个苗族支系,世人以他们的服装主体颜色和服饰的绣文、装饰的绣片、头饰的特征等称呼他们为:花苗、青苗、白苗、背牌苗、印苗、四印苗、蒙苗等。他们的居住地就是各苗族支系服饰的分布地。他们的服装简朴适用,但服饰却丰富多彩。在布料质地、服装款式、服饰绣片的刺绣图案与刺绣手法等,都存在传统款式和地域风格。如:青苗以青色为特征、颈饰有银项圈与银锁、头饰为如笔架形的双尖彩帽;花苗多为无领,袖、背、摆用绣片镶饰,头顶盘成发结,以数根银簪穿过发结为装饰;印苗为无领贯首裙装型服饰,衣背正中为一方形挑花图案,衣袖上有“印章”绣文,衣后摆为三块方形或棱形堆花图案装饰;四印苗上穿蜡染绣花大翻领外衣,胸前背后、两袖之间各有一幅大印刺绣图案,背面系蜡染带,下穿黑白相间的蜡染百褶裙。

贵阳地区苗族主要由东而来,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衣服上的纹样便记载了苗族悠久的历史。如相传贵阳卡堡印苗在历史的起义中失败,就在他们衣服的袖角、背部等处盖上印章;花溪花苗服饰传说为纪念带领苗民迁徙定居贵阳的“谋”先祖和后为抵抗外族而战死的祖德勒,苗民决定在服饰上绣城池、土地、庄稼及在退败时未带走的一颗苗王印。

苗族服饰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多样的苗族服装款式造就了苗族女性对美的多样性追求;襟衣的前短后长、前长后短,领的高低、袖的长短宽窄的诸种不同都是制作者智慧的体现;裙装的上下移位、两边的折压变化而形成的多种裙装,显示出服饰的不同的形式美。

苗族服饰作为文化符号,也是识别本民族及支系、亚支系的依据,也是支系或亚支系婚姻圈的符号;同时苗族服饰是民族历史记忆的载体,苗族同胞们把历史在服饰中用自己的文化符号记载下来,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贵阳苗族服饰传承的现状与存续情况

(一)苗族服饰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统计

1.省级名录:贵阳苗族服饰(花溪区、乌当区)、苗族服饰(开阳县、修文县)、苗族服饰(清镇市、息烽县)三项。

2.市级名录:苗族服饰(花溪区)、卡堡苗族服饰制作工艺(乌当区)、开阳县苗族服饰、修文苗族服饰制作工艺、“四印”苗族盛装制作、息烽苗族服饰六项。

3.县级名录:苗族服饰、下坝乡卡堡苗族(印苗)服饰制作、开阳苗族百褶裙制作技艺、修六项。

(二)苗族服饰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统计

国家级传承人:王启萍

省级传承人:王大英、杨少珍、王荣毕

市级传承人:兰珍英、刘敏、王取英

(三)苗族服饰的传承现状

1.对项目实施名录化保护。贵阳苗族服饰(含苗绣、苗族服饰制作技艺、苗族盛装制作技艺)己先后列入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行保护(其中花溪苗绣为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认定公布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共计7名代表性传承人,鼓励、支持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收徒授艺,培养后继人才。

2.建立苗族服饰传承学习所与基地。各级政府牵头建立为己列入省级名录的6个区(市、县)先后建立了各自的苗族服饰传承学习所或基地。

3.建立贵阳市非遗扶贫工坊。2019年,贵阳市确定了5家企业为“贵阳市非遗扶贫工坊”试点单位,其中包括四印苗盛装制作传统工艺工坊,工坊重点开展苗族服饰的传承和生产性保护工作,并致力于带动低收入困难群众脱贫增收。

4.贵阳市政府大力引导、扶持村寨及民间力量开设民族、民俗博物馆工作。如石头寨苗族民俗展示馆、五彩黔艺民族服饰博物馆、兰妈妈多彩衣妆博物馆等,陈列和展示了多套珍贵的苗族服饰及其中相关的民俗文化信息。

5.引导苗族村寨成立非遗文创公司,如成立了“贵阳市石头长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引导企业和代表性传承人合作,成立了“王启萍工作室”、“王大英工作室”等。

(四)贵阳苗族服饰的存续状况

从总体上看苗族服饰习俗文化仍旧在特立独行的前进着,在苗族人民的生活和民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重要影响,至今花溪、乌当、修文、开阳、清镇、息烽六个区、市、县服饰保存都比較完整,苗族人民仍保持穿戴本民族服饰的习俗。但是在整个传承外部、内部环境逐渐改变的前提下,前景并不太乐观。

它的应用频率不似从前。因经济生产方式、现代生活方式和衣饰习惯的改变,现今穿戴本民族服饰的人基本是4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只会在重大节日、重大场合穿戴苗族服饰。伴随老一辈的故去,其文化也将随着弱化。传承群体的改变也对苗族服饰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苗族服饰的制作是其服饰文化习俗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件完整的苗族盛装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愿意花费几年时间去制作一件传统工艺服装的人逐渐减少,技艺也不似老一辈精湛。创承群体的数量与质量将面临着挑战。

三、贵阳苗族服饰的保护对策分析

(一)政府支持、重视与引导

贵阳市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己列入市级财政,实行每人每年2000元补贴政策。但贵州省黔东南州自2016年起,己增加至每人每年5000元。与其他市、州相比,贵阳市补助经费较低,建议提高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改善传承人创作生产条件,形成正向激励效应。

目前,我市针对代表性传承人的培训较少。建议加大非遗培训力度,提升传承人技艺素养,引导更多力量参与进来。同时可以通过加强民间艺人身份认定,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

(二)培养和发展传承人群

1.培养代表性传承人,发展传承人群队伍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培养传承人,扩大传承基础是非遗项目永续发展的根本。贵阳市现有代表性传承人共75人。国家级2人,省级14人,市级59人。其中苗族服饰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3人。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大部分为55岁以上,年龄总体偏大。而且苗族服饰的制作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与实践,如若再不重视传承人的培养,苗族服饰将会流失、消亡。非遗传承人队伍的建设包括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人群两个方面,既要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认定工作,扩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又要促进非遗项目普及,吸引兴趣人群参与,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形成文化自觉,扩大项目传承基础。

2.推动非遗进校园,打造非遗保护后备军

非遗进校园是通过整合文化、教育资源,将非遗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现阶段非遗保护工作的一大创举。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课程、拓展学生兴趣、增加专业技能、更是了解民族文化、加深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理想途径。贵阳市开阳县高寨乡的苗族服饰传承人王大英老师,于1994年开设春蕾培训班,除开设文化课程外,还教授刺绣、蜡染等课程。王老师教授的学生个个技艺娴熟,她也算是非遗进校园的试行者,如今王老师还一如既往的教授刺绣、蜡染技艺,学生们都十分喜爱。贵阳市息烽县青山民族中学也于2017、2018年相继实施“青苗刺绣”非遗进校园活动,这种以人为主的非遗保护方法,不仅有效唤起了文化觉醒,延续了文化基因,更凝聚了共识,汇聚起力量,壮大了非遗传承队伍,为苗族服饰非遗保护工作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创新传承方式

1.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激发新活力。可通过拓展在线教学渠道、开发线上表演、售卖平台,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实现苗族服饰的保护传承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养新型文化业态”,这也为苗族服饰指明了发展方向。

2.开展非遗研学旅行,探索苗族服饰的发展新路径。如果說“偶遇体验非遗”使人们知道非遗,“非遗进校园”让人们了解非遗,那“非遗研学旅行”将促进人们懂得非遗,使旅行者走进原生环境更直观、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非遗,从而更喜爱非遗、传播非遗、传承非遗,进一步塑造民族品格,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和全民素养。

苗族服饰内含丰富,包括刺绣、蜡染、银饰制作等技艺,可用于研学旅行的操作空间较大。开展非遗研学旅行,可提升保护意识,扩大文化认知,推动文化自觉,从而探索非遗保护传承的方式创新。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队伍中,帮助非遗拓展其生存空间。

3.创新产品设计,贴近现代生活。服饰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不是放进博物馆就可以了,而是要通过对纺织染绣技艺的传承,对仪礼习俗等文化生态的保护,使其作为民族文化生态的一部分,仍然存在于城乡田野,仍然贯穿其文化群体的生命历程。通过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发掘和运用服饰类非遗项目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结合现代生活需求,丰富产品题材和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使其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例如藏羌织绣传承杨华珍就通过创新产品设计,与爱马仕、植村秀等品牌合作,实现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

4.通过节日文化空间,培养文化自觉意识。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其相伴生而存在,是一种典型的、活态的文化形式。它依托于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刺绣、蜡染、银饰制作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身教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延续。保护苗族服饰这一民俗类非遗并不仅仅是保护其服饰本身,还要特别注重与苗族服饰相关的诸要素在其文化内部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因为只有将其放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才能凸显其文化价值。二月跳场、苗族“四月八”等活动,作为一种节日文化空间为苗族服饰提供了活态创出的土壤。建议能够尊重苗族同胞信仰,让他们能够展示精美服饰及民族习俗、欢庆民族节日,培养文化自觉意识。

四、结语

服饰类非遗项目源于生活,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通过非遗进校园、培养代表性传承人等方式来扩大传承人群队伍;同时创新传承方式,通过互联网、非遗研学旅行、创新产品等手段,探索贵阳苗族服饰发展的新路径。让苗族服饰能焕发出新活力,最终实现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保全.服饰类非遗项目保护路径探析——以乳源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9 (03).

[2]冯显容,“非遗“和”研学旅行“融合的现在与对策[J].文化心旅.2020.

[3]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03).

[4]蔡红艳.苗族服饰的传承现状及生境保护[J].保山学院学报,2015.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