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晔
摘 要: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文化素养是人的一种气质、一种内涵;从国家的宏观角度来看,文化素养是检验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刻的重要切入点,即我们所说的“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素养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教学中都是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基于此,文章对敦煌舞教学中文化素养的渗透展开探讨。
关键词:敦煌舞;文化素养;教学
一、敦煌舞概述
敦煌舞以敦煌壁画为母体,敦煌壁画历经千年岁月洗礼,内容丰富多彩,这决定敦煌舞特点是呈多样化形式发展的。按照敦煌壁画的划分形式,其中的舞蹈大致可分为“伎乐天”和“伎乐人”的两大类。“伎乐天”多表现人对佛国美好世界的追求和憧憬,体现佛的威严、庄重,涉及天宫、飞天、化生菩萨、护法神和经变画;“伎乐人”中渗透着佛国礼乐场景,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又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对佛国世界的虔诚和敬仰,涉及供养人、出行图、嫁娶图、宴饮图。其内容具有多样性,对敦煌舞有一定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敦煌舞训练的要求尤其复杂,有像古典舞气息的掌控,也有民间舞相同的“S”造型流动,更有意思的是有专门注重强调眼神、神态的训练。特定舞姿中有特定眼神走向,这是遵循壁画中的特定角色形式的,每个壁画形象都有其深刻的造型含义,有的眼神可能反映的是菩萨眼里的大慈悲,或是药叉目中的大无畏。教学组合——药叉,它以降魔式向下手型,击鼓势动作舞姿为着重点,其一定是结合故事背景的,而这些所有又构成了敦煌舞课堂的善变性、敦煌舞文化的厚重性,但总体的美感是以肋、胯、膝为直角三位体形成的敦煌舞“S”形肢体符号。舞蹈《反弹琵琶品》就具有浓郁的敦煌艺术符号,舞蹈动态中处处不失三道弯“S”型的基本体态和韵律,以拧腰、送胯、勾脚形成独具特色的敦煌舞姿形象[1]。这是敦煌舞独有的动势走向和风格特点。
道具的使用也是莫高窟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女性道具偏柔美、端庄,有莲花台、长绸、琵琶等道具,男性中多展现力量、权衡,多以腰鼓、金刚锥等道具为主。高金荣老师创作作品《鼓与琵琶》很好地诠释了此审美观,它以琵琶的正拨、反弹、侧抱、回拨等不同方位、姿态的变化,与女性柔美的曲线相结合,而鼓伎乐则以男性不同击鼓方式,加以有力的顿步、跳跃等男性动作[2],形成刚与柔的鲜明对比,来凸显一种圆的阴阳观。所以,道具也是敦煌舞的一大亮点。
二、敦煌舞教学中文化素養渗透的意义
(一)升华动作内涵
有欧洲学者曾说过:“当某种形而上的事情发生时,必存在形而下的象征。”为何敦煌舞能成为中国艺术学科的璀璨明珠?作为世界宝贵遗产,敦煌壁画有着不可限量的形而下的物质文明积淀,现存的,每一窟的每一尊佛都是有虔诚信仰的文化指向。舞蹈是艺术门类中“最活现”的代名词,敦煌舞为敦煌文化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因敦煌舞中男班没有一本全面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会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创作“你所认为的敦煌动作”,要求学生收集一张敦煌壁画,以此为创作的灵感,这就是一种实践教学。在不脱离以敦煌为大方向的基础上,老师的正确指引和学生的想象相结合,实施于男班课程是可行的。不过这里就涉及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对于敦煌史、敦煌学、敦煌动作解析等一系列知识普及是否充足,也就是我们所论的文化素养渗透问题。文化素养的渗透,不要求看万卷书或熟读专攻,毕竟我们不是文化的研究者,但作为身体表演的执行者,了解学科知识和思考所想问题是教学中必需品,没有这项必需品,也就没有了教学的理论支撑。敦煌动作从何而起,何势而动,表达什么,这都是在文化素养的范畴内待考量的问题。
这种教学形成的文化素养,是让我们有见解、有想法、能够主动带着问题去发现可塑的动机源泉,使动作更具说服力,从而升华动作内涵。
(二)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0世纪,分析美学在内的舞蹈美学家从更宽泛的领域来寻求艺术标准,不约而同地加上一个被遗忘的原则——文化。因为文化作为一种更深远的标准,是人类的文明传承,它囊括的方面很广。艺术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由历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等构成的,这些都是形成此学科必不可少的因子。在敦煌舞课堂教学中,它们是文化素养。
为何强调敦煌舞教学中的文化素养,因为它和闻名的印度古典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一招一式都在固定的范畴中有理可循。印度古典舞的传统讲究要熟悉舞蹈的“奠基神话”,必须同舞者熟悉舞蹈动作一样,熟悉动作的能指和所指,形成一种“共舞”的仪式状态。而敦煌舞教学中也是讲究“因神而起,普度众生”的神话依据,其能指和所指的含义,就是本论提出的文化素养。每个舞者都有不同的个性、文化深度,对于在程序内皆有意味的敦煌舞学习中,我们不以动作形式为重忽视内容底蕴的教学,是实现敦煌舞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通俗化的理解,动作规整加上内容独到创新,而内容的创新又必须建立在文化素养的圈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1+1>2”的成效。
三、敦煌舞教学中文化素养渗透的具体措施
(一)课前——经典文段或曲目即兴
首先,从敦煌课堂的教学不枯燥,学生不被动接受“文化”一词为切入点,开展课前即兴可以作为调节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活跃思考的有效措施,但其必须建立在不能脱离运动规律基础上,比如:由敦煌舞教授高金荣老师编撰的《敦煌舞教程》是已经成形的敦煌舞参考素材,我们的即兴至少不能脱离其中的舞姿规律和运动路线,当然,这不是在说不能创新,只是在积累太少、实践不够的情况下,我们的个性主张还无法进入“研究拓展”领域,所以以书为鉴的即兴才是较好的,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其次,课堂可采取提前10分钟进教室的原则,这能方便老师提前选择合适的音乐片段,不需要过长,16个八拍即可,也可选取带有莫高窟文化的经文独白,这是更具代入感的体验。好的情境触及心灵,使表演者能产生与历史的共鸣,从而积极影响学生发挥能动性,去主动索求知识,这是该教学形成的基础。
(二)课时——具体问题侧面指正
课时也称学时,是指教学的时间单位。在敦煌舞教学时間范围内,为使学生主动求知,可采用设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敦煌舞气息组合的重拍是向下沉的,提气是具顿挫感的,与朝鲜舞的气息有相似,但又有区分。敦煌舞讲究刚、韧、沉、曲的特点,这类气息的学习在过程中极其难以把控,学生会出现“顾着手,顾不着脚;顾着手脚,顾不着呼吸;身体不听使唤”等常见问题,这类问题必然会带来错误指向。这时可以单一学生为中心进行示范,教师指明身体动作层面存在的错误,同时布置一项精神知识层面作业,如“敦煌舞气息为何呈顿挫感,与朝鲜族舞蹈有何区别?下节课口述分享。”根据每个问题的实际情况不同,指定某一对象去了解该问题中词语定义及动作缘由,这类话语表达方式是抓住了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元认知”概念。这种方式还得把握适量而行,在保证组合进度的情况下,以重点突出的大问题定位去展开学生思维上的引导,以动作上的规整反馈思想上的逻辑,符合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中学生的基本知识困惑,促进文化素养的发展。
通过下堂课复习,既能让学生主动搜集资料,也能通过分享让其余学生在课上得到精神充实,逐步累积优化自身的文化状态。
(三)课后——归纳
利用敦煌参考书目,搜集组合中代表性动作的出处,以组为单位开展(可依据实际人数进行分配,每组人不多于5个),按月进行提交,并予以不同专业学生不同对策,例如,表演类学生主要探讨不同情感的表现动作,编导类学生主要研究不同节奏路线处理方式。只有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让“学”的知识层面走向“教”的实践层面,才能促进文化在敦煌舞教学中的学以致用,丰富敦煌舞人才的文化素养。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推进,教育的形式可达千万种。对于敦煌舞而言,它因地处于丝绸之路的战略关节点而奠基发展,而今又因沿海城市的繁荣、中原内陆地区的发展速度快而受到忽视,加之敦煌舞不能脱离敦煌壁画,那它的文化就局限于在西北地区。对于积淀千年的敦煌文化的传承不要求过多新颖的表现形式,但有必要强调其深厚的文化涵养价值。
参考文献:
[1]曹玺,谢迟.“且看石壁犹歌舞,反弹琵琶慰柔肠”:浅谈《反弹琵琶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湖北第二师范学报,2014(3):81-85.
[2]李婷婷,孙汉明.从琵琶舞看壁画乐器在敦煌舞中的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3):61-65.
[3]刘建,张素琴,吴宏兰.舞与神的身体对话[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83.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