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礼相
摘 要:教学中采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将有机化学的知识点与推断题型多巩固练习,查漏补缺!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熟练的解决这类题型是身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有机化学 教学 高考
高考改革后,我们很明显地发现有机化学推断题年年都会出现在理综卷中,作为必考内容,这类题的分值占比较高,难度中等,但是考生却在这部分考试题上得分并不高,是容易失分的环节。作为一名化学老师在教学中有机化学自然而然也要得到重视,应该尽最大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该题涉及的化学知识点,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一、如何寻找解题突破口
在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的过程中,对他们来说有机化学是相当令人头疼的部分,但却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点,是学生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高考试题经常以新颖、转变角度为出题策略,学生则对此不会转换思维,导致解题时效率低且经常出错。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部分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所以指导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尤为重要。当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好的吸收和理解,在解答有机化学推断题时便不会因为基础的问题而失分,比如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它们的碳碳键和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的化学反应。当学生拿到一个有机化学推断题时,要注意审题和抓住解题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原本散乱的有机化学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这样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学生也可以系统的归纳相关知识点,进行分类汇总为自己制作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的记忆知识点,提升综合运用能力。推断题就像警察破案一样,要紧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解题的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学生在解题时需要从题目中找出一些显性或者隐含的信息,找到题目的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以此为突破点,最终推导出结论,如果学生没有十足把握得出的结论为正解也可以逆向验证,若“路”走得通则证明答案正确。
二、熟悉考试题型,学会灵活解题
根据历年考题我们不难总结高考化学中有机化学推断题的出题题型常见的也不过是这几类:混合考察型,即考察两种及以上的知识点交叉命题,考察性质题通常是围绕常见的元素乙醇等物质的转化进行推断。条件给予题就是通过提供有机物的性质和相互关系来推断,也有可能是学生利用化学计算进行推断。信息给予题则是考验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有机化学相关知识点,由提供的新知识,当场进行推断,一般推导题是最常出现的题型,根据题意推导有机结构并写出同分异构体和化学方程式。每一道题都有其相应的解题思路,在我们了解出题者的要考察的目的,充分利用题中给到的有用信息寻找解题关键并且开动大脑,结合以往所学的有机化学的知识解出正确答案。
高中化学有机题通常都是给大量的已知信息,再给一个看似混乱的结构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判断分子式,与几摩尔溴或者氢氧化钠反应之类的问题。这一类题归根结底考的是学生对官能团的理解和熟悉程度。比如考生要注意酯基的水解会不会产生酚类,而是多消耗1摩尔NaOH;亦或是考查溴和酚的取代这一类知识点。
而我们重点关注的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则是从相对分子质量出发,或者从一个简单的物质经过几步流程到一些高分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复杂的分子。对于这类题,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培养学生有效的解题思维,我们可知这类题首先应该从这两种途径入手:一是通过以官能团为解題出发点;二是通过题目中已知的有效信息为出发点。日常对有机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有了良好的思维模式,在考试的过程中则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思考时间,还能得出正确答案。多做有机化学推断题还可以锻炼考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有机综合推断题中卤代烷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而醇和烯烃也可以成为相互转化关系,理解这一转化关系时学生应该注意,理论上讲所有的卤代烷烃和醇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卤代烃或醇的消去反应有一定结构要求,例如:一氯甲烷、CLCH2C(CH3)3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卤代烷烃、单烯烃、一元醇之间的“三角”转化反应也属于有机化学的主干知识,翻阅历年高考试题册,便会发现这一转化关系常常出现在有机框图推断题当中。
三、总结
总的来说,有机化学推断题在高考化学试题部分是占很大的分值,也是历年来的热门题型。只要学生在有机化学地学习中做了充实的准备,打牢基础,熟记化学知识点,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畏难!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学会分析有机化学试题的出题特点,善于总结知识体系,构建有机化学相关知识脉络。留意细节,了解官能团的形式与特点,尤其是重要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如何确定有机化学式和结构简式等等一系列知识点。身为老师,在学生高考复习的时候进行相关指导也是非常有必要,帮助学生攻克有机化学推断题这一难点,加上学生自身的努力,定能在高考中有机化学部分取得满意分值。
参考文献
[1]杨有林.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8):173—174.
[2]胡其翠.高中化学推断题的解答方法探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