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玮玮
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凝练的艺术魅力,让每一个诗词爱好者深深着迷。正所谓“诗中有春色满园,词中有人生百态”。然而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讲,学习古诗却是“一把辛酸泪”:因为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缺乏品鉴经典的情怀,加之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所以常常让年幼的他们“难解其中味”,并受到枯燥乏趣的困扰。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呢?笔者以为,基于T型课堂学习背景,要使学生的古诗学习既有视野上的“宽度”又有思维上的“深度”,教师可以尝试“打开”文本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从学一首到学一组,通过比照阅读、纵深探究,发现古诗趣味学习、深度学习的“最佳路径”。
一、类比拓展,思考验证,参透“一种手法”
古诗学习,借助文本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意其实不算难事,难的是体悟古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和古诗创作的表现手法。大凡古诗,基本都是寥寥几十字,语言高度凝练,需要读者仔细推敲,方能有所体悟。即便如此,学完“这一首”古诗,不同学生对诗人独特的表现手法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甚至有些学生只能有个朦胧的认识而无法豁然开朗。这种时候,拓展同类写法的一组古诗进行比较学习,在拓展的组诗中进一步验证“这一首”古诗里的表现手法,能让学生对“这一种手法”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初步建构起古诗文体的特征图式,从中习得古诗创作的表现手法。下面以《山居秋暝》《鸟鸣涧》组诗学习的片段实录予以说明。
师: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在《山居秋暝》的颔、颈联诗句中圈出来。
生:我圈画了“明月”“松”“清泉”“石”“竹”“莲”“渔舟”“浣女”。
师:你们瞧,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画面,可谓“诗中有画”。细细品读这四句诗,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月光照在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流淌。女子洗衣归来,竹林里一片喧闹。莲叶晃动着,打鱼的小船顺着水流向下行。
……
师:几位同学都看到了明月照在松林间。再看诗中这幅画面,明月还照在哪呢?
生:它还会照在清泉、石头、竹林、莲叶、渔舟上,或者也照在浣女的脸庞。
师:是呀,明月的清辉洒向大地,照耀林中万物,想象着读好这幅画。(生读)
师:在这幅画中,我们仿佛还听到了哪些声音呢?
生:我听到泉水哗哗(或叮叮咚咚)地流淌。还有竹林摇曳声、划桨声、水声、莲叶摇动声……
生:还有浣女们的说笑声。
师: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欢声笑语和“竹喧”有什么联系呢?
生:她们可能聊聊洗衣服时的事,也可能拉拉家常,因为很开心,所以说笑的声音就大了,连原本安静的竹林都感觉喧闹起来了。
师:这么多声音,都在这幅画面中,请大家一边读一边仔细体会。(生读)
师:好一首秋夜林中曲!你们有没有发现,同样是写景物,“明月松间照”和后面三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第一句没有声音,后面三句里都有声音。
生:我明白了!第一句描写的是没有声音的景物,后面三句描写的是动态的景物,这就是动静结合。
师:是呀,这幅画面里既有静态的景,也有动态的景,诗人一一描绘出来,这种表现手法就叫动静结合。诗人很善于使用这种表现手法,比如他的另一首诗《鸟鸣涧》……
师:《鸟鸣涧》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呢?你们发现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了吗?
生:写了桂花、春山、月、山鸟、春涧等景物。其中的春山和春涧都是静态的景,而桂花落、月出、鸟鸣则是动态的景。
生:我发现诗人描写的景物有静也有动,也是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师:现在把两首诗对照起来看,发现两首诗都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那么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呢?
生:让景物更有画面感。
生:描写动态的景物,可以展现大自然的生机,增加了活力。
生:这并不是表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因为写的是晚上的山林,非常寂静,所以才听到清泉、浣女、花落、鸟鸣的声音,这反而更加衬托出山林的幽静。
师: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动静结合的描写,更能表现出山林的静谧,也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的喜爱之情。
……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非常出名的代表作,其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堪称经典,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仔细品味。学生通过“想画面”“听声音”,逐步发现了“这一首”诗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初步认识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习得这种表现手法、领悟它的作用直至迁移运用,光靠“这一首”古诗的学习还不够,此时此刻“打开”文本,将探究学习拓展开去,给学生补充同类型的古诗《鸟鸣涧》,让学生在两诗的類比中找到共同之处,继续感受“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加深对这种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感悟,并在进一步的思考与交流中,体悟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除了能增加画面感、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还能发挥“以动衬静”的作用,用动态景物的描写衬托出山居的静谧美好。
这节课,真正实现了T型课堂有宽度、有深度的学习。《鸟鸣涧》的补充,不是在内容上和《山居秋暝》形成“1+1”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这个核心点上让二者一脉相承、深度对接,为学生深度学习拓展了空间。这个深度,不是方式上机械地读读背背,而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纵深:在《山居秋暝》中初探“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在《鸟鸣涧》中加深对这一手法的认识,在两相比较中领悟其作用,在不断地圈画朗读、想象描述、倾听交流、方法类比中经历思维的训练与提升。
二、对比延伸,梳理总结,发现“不同表达”
古诗学习,还可以链接不同写法的组诗,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首”古诗的表现手法:通过引导学生在相似内容、别样表达的组诗学习中,回望发现、梳理总结其间的不同之处;透过这些不同之处,透过这些拓展延伸的组诗,在对比阅读中不仅发现“多种可能性”,更参透“这一首”古诗的核心内容,让理解更深刻。下面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组诗学习的片段实录加以说明。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也知道孟浩然对李白来说亦师亦友,李白对他非常敬仰。想象一下,孟浩然即将离开,李白此刻是怎样的心情?
生:我想李白应该挺难过的,毕竟好友就要走了,古代交通不发达,这一分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呢。
生:我觉得李白不一定会太难过吧,这不符合他豪放的性格啊。他心中也许会有不舍,但更多的,可能是希望孟浩然一路平安吧。
生:我认为李白会很不舍,不舍得孟浩然离开。我自己和朋友分别时都会依依不舍。
师:你们都揣摩到李白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那么他在詩中表达了吗?(学生在小组讨论后作答)
生:有。“孤帆”说明长江上船虽然很多,但李白眼里只有孟浩然的“那一条船”。
生:“碧空尽”说明李白目送孟浩然很久,直到船消失在天空的尽头,他还是不愿离去,依依不舍。
生:我觉得“长江”正是他们绵绵不绝的友谊的象征。
师:原来,所有的深情都藏在这些景物之中。借助景物来表达这依依惜别之情,叫作“借景抒情”,这里的情是含蓄的表达。(板书:借景抒情 含蓄表达)
师: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到景物时,要把藏在其中的感情读出来。(生读)
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谓送别诗的经典。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送别诗都是这样借景抒情的呢?有没有别的方式呢?(课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和《别董大》两首诗)请两位同学分别读。(生读)大家思考一下,这两首诗中有景物描写吗?
生: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师:诗中还有两句话,不是写景的,是写什么的?
生:写人物对话。
师:谁跟谁在对话呢?想象一下,他会说些什么呢?试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课件出示句式,如图1;生说略。在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说的话顺势提问作者“想表达什么”,从中明确“祝福”“惜别”“友谊”“宽慰”等意)
[ 王维举起酒杯对元二说:“ ”
高适拍拍董大的肩膀说:“ ” ]
师:这两首诗表达惜别之情的方式,和李白的“借景抒情”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首诗都是直接话别。
师:是呀,无论王维还是高适,都是用话语直接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是通过言语诉情,这样的情是直抒胸臆的。(板书:言语诉情 直抒胸臆)
师:借景抒情也好,言语诉情也罢,不同的送别诗,却有一样的离别情!课后请同学们再去收集一组送别诗来读,如《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相信大家会对送别诗的写法有更深的体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送别诗的经典之作,“借景抒情,含蓄表达”是这首诗最值得品味的写作特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想象画面,感受诗人与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研读诗句的语言特色,发现惜别之情藏于“孤帆”“碧空尽”“天际流”等景物之中,情感表达含蓄委婉。学完这首诗,教师将学生由“这一首”诗引向“这一组”诗(《送元二使安西》和《别董大》),继续围绕“送别诗中的情感及其表达方式”这一核心点进行拓展,朗读并思考:这两首诗是否也有景物描写?除了景物之外还有什么?想象诗人还会说些什么?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很容易发现“这一组”诗中的另一种情感表达——“言语诉情,直抒胸臆”,同时也更加明晰了“这一首”诗中“借景抒情,含蓄表达”的表现手法。课堂最后,教师又向学生推荐了《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送别诗,进一步将小专题研究延伸到课堂之外。
这节课中,T型课堂的宽度,体现在打开文本的学习内容上,由“这一首”诗的学习,扩展到了“这一组”诗的品析,直至更多首诗的研究,为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送别诗”这一类诗的写法特色,开拓学生阅读的视野;T型课堂的深度,则体现在聚焦表达内涵上,通过比较异同、想象情境、补白对话等学习方式,可以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由一种抒情方式的理解感悟,扩展到多种抒情方式的探究发现,最终解开“送别诗”情感表达方式的密码,正所谓宽度深度两相和。
T型课堂背景下的古诗学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向语言更远处欣赏品味,向情感更深处探索发现。课堂有宽度及灵动性,思维有深度及活跃性,教学才有张力,学习才有效度和吸引力。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