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家风代代传

2020-10-20 07:28武艳平
河南电力 2020年10期
关键词:窝头熏陶淡泊

文_武艳平

“盘子光溜溜的,这次饭做得刚刚好。”吃完饭时,奶奶总喜欢说这句话。她的眼睛里笑意盈盈,眼角的皱纹重叠着,眯成一条缝,仿佛是完成了多了不得的大事儿一样。奶奶有一种神奇的能力:饭前问清楚所有人吃什么菜、吃多少,做出来的饭总是刚刚好,既吃饱了又不剩饭菜。

记得我和堂姐她们都特别爱去奶奶家,因为奶奶家里总有很多蛋糕、饼干、芝麻糊之类的美味,诱惑着小馋猫一样的我们。吃了这些,饭桌上就吃不下饭了,奶奶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大伯四五岁的时候,家里很穷,人口又多,每个人每天吃多少东西都是定量。太爷爷和爷爷都是家里的壮劳力,每天要出门挣工分,吃得肯定不能短缺。大伯年纪小,只能分到一小块玉米面窝头。有一天,他晃晃悠悠地在院子里边吃边玩,一不留神,手里的窝头就被旁边的大公鸡抢了去,吓得大伯顿时哭了起来。奶奶听到哭声赶紧出来,去追那只可恶的公鸡,足足在院子里追了三圈儿才追上。幸亏公鸡还没来得及吃窝头,就被当场拿下了,鸡口夺食,重新让大伯吃了才罢休。

奶奶一边讲一边摆出追逐跑步的姿势,完美地将当时的场景再现,在场所有的人都乐开了花。笑罢,奶奶吃着我们剩下的饭菜,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现在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你们浪费的东西是别人曾经苦求的。”说完,奶奶收拾碗筷去了厨房,留下面面相觑的我们。

懵懂的我们虽然并不太懂奶奶话里的意思,但是节俭的意识像是一颗种子被种到了心底,随着读书学习、生活阅历的增加一点点发芽壮大。

妈妈作为节俭的新一代倡导者,把节俭二字用一种更健康有效的方式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妈妈说,勤俭节约,把“柴米油盐酱醋茶”过成“琴棋书画诗酒花”才是真本事呢。在她眼里,很多废物都可以再次利用。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洗脸,发酵后可以浇花,长出的花每一株都茁壮肥美。做饭、做菜剩余的边角料,巧手一翻又变成另外的美味。譬如,吃剩的干馒头泡软,加入胡萝卜碎、鸡蛋,最后入油炸制,变成筋道可口的小丸子,配着番茄酱,每次一大盘都不够吃呢。磨破的衣服,别人可能随手就扔了。可妈妈凭借着她“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用一台缝纫机根据划破的纹理走向,耐心地织成字母、闪电、条纹等形状,乍一看像是给衣服增添了新的设计元素,素雅又别致。有时候觉得自己新买的衣服太单调,让妈妈在上面织就一朵花、一片叶,整件衣服瞬间提高了身价,再看市面上其他的款式也就索然无味了,无形中省去了再次购买的环节,从而避免了衣物的重复浪费。

而今,在家里两位节俭大将的熏陶下,其余人也不甘示弱,节俭在我们家处处可见。爷爷和爸爸的毛笔字专用纸从以往的废旧报纸,变成了现在网上流行的水写布,蘸水即可书写,写完一段时间后字迹自动消失,反复使用,绝不浪费。逛超市、逛街随身携带购物袋,既漂亮又节约,尽量少使用塑料袋,给地球母亲减负。全家始终奉行低碳出行,距离不远的地方,扫个共享单车,全家人说说笑笑地就出发了,既节能减排又省钱省油,一举多得。

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节俭应当作为家风,家人应以身作则、处处熏陶、代代相传,才能培养出勤俭持家、宁静淡泊、志存高远的卓越儿郎。

猜你喜欢
窝头熏陶淡泊
用艺术熏陶家风
淡泊,在风骨之内
艺术熏陶
如此熏陶
甘于淡泊,勇于自强
窝头
花糕,我爱摆弄
窝头
一锅窝头的故事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