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华
(南通开放大学,江苏南通 226006)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日益加大,国民素质的大幅度提高,社会上高学历的人才日益增多。各大高职院校进而引进了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这部分年轻教师,虽然朝气蓬勃,上进心强。但仍普遍存在着专业实践能力较弱、实际工作经验缺乏、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若没有针对性的培养,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国务院、教育部高瞻远瞩,适时积极鼓励推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这对于高职院校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结合“产教融合”教学改革背景,分析提高青年教师实践素质的能力和水平的机制建设。在加强教学改革青年教师培养方式,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结合青年教师现状基础上,对教师实践技能提升的培养途径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教融合” 模式不仅有助于增强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与吸引力、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契合度,还有助于缓解技术危机、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助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深入程度及所取得的成效仍旧不尽人意,无论是顶层设计层面,还是具体实施层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的功能还未能真正体现,近年来,我国政界与学术界也都在相继地对产教关系进行研究,由早期的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到产学研结合再到产教融合,在不同背景下对产教关系的认识与描述也不一致,但对产教关系内涵探讨一直在继续着[1]。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是指育人过程中生产与教学的融合,包括3 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的融合,是育人方式上的融合;二是教育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技能的融合,是育人内容上的融合;三是教育教学成果与技术产品研发的融合,是育人成果上的融合。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推行过程中教师尤其是实训教师,与企业师资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如何从政策层面、顶层设计、实施层面协调好师资的技术、教学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推行“产教融合”模式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中,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保障。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结合企业师资培养适用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双师型师资,是高职院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目标。通过调研,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仍存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高职院校中学历本位思想仍占据主流。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也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现阶段其教师招聘虽多是要求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学历,但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真正应用学科的硕博士很少到高职院校就职。因而,其师资队伍存在实操能力有限,在应用性研究上能力不足。在高职院校中职称提升十分重要,教师技能等级证书几乎无视,造成高职院校教师对技能水平提升重视程度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教师技能水平的提升。
高职院校相比一些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而言,在“产教融合”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上相对较弱。高职院校所配套的实训设施及硬件设备基本是依据学科专业建设组建的,受教育周期及物力财力等条件的制约,存在滞后化及不匹配的问题。因此造成高职院校的教师虽然清楚技术的重要性,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对新技术及缺乏对企业的追踪式了解,很难在实训指导中与岗位工作过程相贯通,理论指导中与实践操作相关联。进一步造成高职院校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不足,在实践技术技能教学能力上呈现短板,难以提高。
当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虽有产学结合的形式及内容,但在深度上仍很欠缺。企业为减少人才引进成本,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看作是岗位培训,使学生快速成为企业岗位所需的劳动者。而学校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看作学生的实践学习,使学生顺利从学校向企业过渡,完成人才培养任务。高职院校的教师投入到“产教融合” 实践教学岗位的机会少,顶岗实践的机会少,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加上针对师资的培养机制不健全,工作量核算机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导致高职院校教师难以真正融合到“产教融合”中去,影响了教师技能的提升。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经常是根据学生报考情况来决定,而招生形势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造成了学校在专业建设上,进行多点投建,使高职院校的专业类别总体呈现出多而不优、多而不强、多而不特的特点。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也不得不根据专业设置的变化来不断调整教学学科,变相地造成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广博有余,精深欠缺现象[2]。院校与企业沟通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的专业路径相对不畅;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区域经济发展相脱节;专业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地区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与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脱节,不但降低了学校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导致专业教师所掌握的技术技能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难以融入地区企业中去。因此,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教师技能提升的途径。
高职院校要重视建立“产教融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才能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发展,才能真正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构建关系如图1 所示,培育师资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企业三方合作,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及策略吸引企业和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师资队伍,企业提供师资培训基地以及与学校合作培养师资,而学校作为师资培养的责任部门,需制定出师资的准入标准、培训机制,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制度以及考核“双师型”教师的标准等。
制定切实可行的“产教融合” 教师队伍聘任标准。可以结合国家以及当地的情况明确“产教融合”任教教师的标准,作为学校招聘人才的依据。也可制定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教师的资格认定标准,为高职院校适应“产教融合”需求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依据。然后高职院校再根据这个标准对教师进行聘用考核,从而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资格的认定作为入门的门槛,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确定教师队伍的师资培训基地。依托师资培训基地,寻找一些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师资定点培训企业,让教师能够真正有企业顶岗实践,提高教师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其中来,与学校深度合作。
图1 “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构建关系架构图
产业转型、企业发展都需要人才,而人才需要学校来培养,但又不仅只依赖于学校,毕竟培养什么素质的人才、如何培养,都需要与企业进行探讨。高职院校的教师技能培养更是重要,校企可制定以下3个方面的机制培养和提高教师技术技能水平。一是可以通过参观考察或者挂职锻炼等方式,了解企业有哪些主要业务岗位,岗位的具体职责、业务流程以及目前的用人标准。二是在了解这些情况的基础上,与企业的专家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力结构和对应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是真正到企业挂职、跟岗,熟悉业务操作,提高管理能力,掌握企业需求。
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师资培训基地是有效发展产教融合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产教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3]。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高职教育而言至关重要。院校可以利用企业的优势在企业内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可以利用学校场地优势,在校内建立集生产、技术开发为一体的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学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和创业教育基地,探索“厂中校”合作机制,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合企业岗位及社会需要的应用实践。为保证产教融合的有效实施,校企双方必须建立实训基地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制度与管理,完善实训基地考核机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多渠道全方位为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创造条件[4]。
高职院校应制定企业师资准入标准,完善聘任制度,校企共建“混编双师”教师队伍。优先聘用具有行业企业经验的高技能人才,有利于内部教师能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岗位设置等第一线的知识。从行业、企业中聘任兼职教师是一个较好的优化教师结构的方式,可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其带动青年教师开展系统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素养。制定到企业跟岗、挂职培训机制,规定毕业于非师范专业的青年教师必须进行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实践和定学时的培训,使其掌握的实践技能和经验能为职业教育服务。可5年为一周期开展培训,要求教师每5年至少达到6 个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时间。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需要制定出适合学校校情的教师培训考核管理制度以及教师培训管理档案,让培训制度切实有效地实施,并且将教师培训及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和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从制度上保障教师技能水平的提升。引入新的职业资格及技能证书,通过报销教材费、报名费等措施,鼓励专业教师依据自身专业实际情况,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水平考试,取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提高专业实践能力[5]。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技能大比武,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评委,通过比武营造“专业教师技能为先”的声势,促使青年教师在比武前准备、比武中学习、比武后的总结中熟悉行业技能要求,掌握操作规程,切实培养一大批“青年教师操作能手”,为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业务素质高的毕业生服务[6]。
产教融合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跨界性的重大战略,是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的深度融合与紧密协作。产业转型的趋势下,高职院校要真正将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上来。“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完善培训机制,构建一批能力出众能适应“产教融合”模式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保障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