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李贞梅
消化内镜室属于特殊诊疗环境,护理人员长时间暴露于体液、辐射、血液等危害环境中,护理人员需具有良好肢体支撑力量和娴熟操作技巧,但长时间站立操作、搬运病人等均对消化内镜室护理人员产生一定潜在伤害,增加消化内镜室护理人员职业损伤风险。本研究选取我院消化内镜室护理人员18名,旨在分析职业损伤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镜室护理人员18名(2018年2月~2019年7月),均为女性,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76±3.12)岁;受教育程度:中专3名,大专6名,本科及以上9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13名;工作年限:<1年3名,1~5年11名,>5年4名。
1.2 方法 采用我院自制《消化内镜室护理人员职业损伤调查问卷》,收集护理人员有无接触消化内镜强光源辐射、连续注视消化内镜视频终端>2h、连续站立工作时间>4h/d、工作时处于不良体位情况,并收集有无视觉疲劳、腰背痛、肩痛、视力下降等职业损伤情况。共发放18份调查问卷,全部有效收回。
1.3 观察指标 职业损伤危险因素;职业损伤情况。
2.1 职业损伤危险因素 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以连续注视消化内镜视频终端>2h 88.89%,连续站立工作时间>4h/d 88.89%,工作时处于不良体位83.33%,肌群、肌腱活动负重过度83.33%为主。见附表1。
附表1 职业损伤危险因素
2.2 职业损伤情况 职业损伤以视觉疲劳77.78%、腰背痛61.11%、肩痛61.11%为主。见附表2。
附表2 职业损伤情况
近年来,我国对护士职业危害防护重视度不断增加,消化内镜室等特殊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相对严峻[1]。临床应积极明确消化内镜室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从多方面实施综合防护。本研究结果发现,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以连续注视消化内镜视频终端>2h 88.89%,连续站立工作时间>4h/d 88.89%,工作时处于不良体位83.33%,肌群、肌腱活动负重过度83.33%为主;职业损伤以视觉疲劳77.78%、腰背痛61.11%、肩痛61.11%为主。提示连续注视消化内镜视频终端>2h,连续站立工作时间>4h/d,工作时处于不良体位,肌群、肌腱活动负重过度是造成消化内镜室护理人员视觉疲劳、腰背痛、肩痛的重要因素。
临床应结合以上方面制定防护措施:①建立健全轮班制度,合理安排个体工作时间,在不影响临床正常进行消化内镜诊疗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劳动强度,并合理调整轮班间隔时间,在护理人员资源充足情况下尽量缩短轮班间隔时间,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休息时间,避免因长时间站立工作、重复工作导致职业损伤。②加强职业损伤自我防护教育,若护理人员需长时间站立操作,则应穿戴弹力袜,并指导护理人员学习如何在不影响工作情况下保持良好姿势,避免出现频繁弯腰、被迫体位等不良姿势,可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操作需求调整站姿,或者使用高脚凳[2]。
综上,消化内镜室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多为视觉疲劳、腰背痛、肩痛,与连续注视消化内镜视频终端>2h,连续站立工作时间>4h/d,工作时处于不良体位,肌群、肌腱活动负重过度有关,临床应结合上述方面制定防护措施,降低消化内镜室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