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维菊
【摘 要】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结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本社区中心慢性病高危人群,病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从中选择了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50例,后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前者在其基础上接受社区健康管理,分析比较两者的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管理依从性相对于对照组,不依从的较少,差异显著(P<0.05);两组管理1年后改善情况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的有效性高,将其应用于慢性病高危人群中,其管理结果要优于常规护理管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路径。
【关键词】 慢性病;社区健康管理;高危人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慢性疾病的认知不足,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能够对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综合评估,为其提供健康指导,预防慢性病发生和发展。本次研究对象为慢性病高危人群,选取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临床分组试验结果探讨社区健康管理的临床价值,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本社区中心的100例慢性病高危人群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病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50例。对照组50例人群中,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分别为25和25,年龄在53~71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7.23±6.13)岁,其中有15例体重超重、14例血糖偏高、15例血压偏高、10例血脂偏高;观察组50例人群中,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分别为26和24,年龄在51~73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7.44±6.20)岁,其中有16例体重超重、13例血糖偏高、15例血压偏高、10例血脂偏高。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社区健康管理:对慢性疾病高危人群进行干预,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次随访时患者的BMI、血压(血糖)、腰围等,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对其跟进随访1年[1]。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计算,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达分析结果,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相关研究数据的对比用t检验。P<0.05时,表明两组慢性病高危者的研究数据与计数资料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比较两组的管理依从性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前者有49例依从,后者有40例依从,差异较为明显(P<0.05),如表一。
2.2 分析比较两组的管理1年后改善情况
管理1年后饮食结构、运动状况、BM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情况均逐渐改善,对照组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改善良好,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如表二。
3 讨论
高血压、糖尿病等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有著较高的死亡率。慢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习惯与运动情况等因素有关。社区健康管理对慢性疾病高危人群进行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以及运动指导等,改善换患者的膳食结构,维持1年随访管理。为慢性疾病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掌握其个人健康状况,对人群进行疾病风险评估,对人群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开展个性化的饮食、运动管理。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管理情况比较,观察组中有49例依从,对照组中有40例依从,差异显著(P<0.05);管理1年后,观察组的饮食结构、运动状况、BM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改善情况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社区健康管理与常规护理管理两种管理方法的结果存在不同,社区健康管理组的服从管理情况以及管理1年后的改善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较于常规护理管理组的恢复情况较好,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2]。
综上所述,社区健康管理是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案,慢性病高危人群的风险因素在一年内基本消失,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梅英. 社区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评估[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203-204.
[2] 张春惠,徐珊,赵丹,刘盛元,杨洁,彭晓琳. 健康管理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评估[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62-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