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娜
【摘 要】 目的:分析并研究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在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本次实验中共有58例患者参与实验,将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结核菌素试验法、涂片法、培养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可得,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的结核组检出率为38(88.37%)例,高于PPD(55.26%)、涂片镜检测法(23.26%)、痰培养法(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PD和痰培养法具有一致的结果,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与PPD和痰培养法的结果均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是不能够有效的对结核活动性进行区分,可以作为结核诊断的有力辅助方法。
【关键词】 结核;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快速诊断;应用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该疾病的危害较大,一般依赖于快速治疗,而快速治疗的基础是快速、有效、准确的检测,而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本文就研究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在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中共有58例患者参与实验,其中所有患者均为我院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结核组合非结核组,结核组中有肺结核患者27例,肺外结核患者8例;HIV合并结核感染患者8例。其中非结核组共有患者15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分布为13-84岁,平均年龄为(52.33±15.39)岁。结核组包括:(1)肺结核患者27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分布为35-83岁,平均年龄为(48.99±18.77)岁。(2)肺外结核患者8例,其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分布为22-79岁,平均年龄为(49.21±18.38)岁;其中包括腰椎结核2例、骨结核2例、淋巴结核4例。(3)HIV合并结核感染患者8例,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分布为19-87岁,平均年龄为(47.68±18.29)岁。
1.2 实验方法
1.2.1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 采取静脉血4-8ml,并进行单个核淋巴细胞的分离,然后进行计数,其中所有操作均按照使用说明书严格进行[2]。
1.2.2 结核菌素试验 在检测者的前臂内注射0.1ml的PPD,在72小时候对患者局部硬块的均径进行检测[3]。
1.2.3 痰培养和涂片镜检测法 此两种方法均按照相应仪器或试剂的操作说明书进行严格操作[4]。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相关的统计学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与其它方法的结果对比
通过本次实验可得,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的结核组检出率为38(88.37%)例,高于PPD(55.26%)、涂片镜检测法(23.26%)、痰培养法(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与PPD、痰培养法检查结果的比较
通过本次实验可得,PPD和痰培养法具有一致的结果,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与PPD和痰培养法的结果均具有一致性(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结核类疾病属于慢性传染病,我国是结核类疾病发病大国,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是一种新型的结核疾病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 RD1区编码的抗原靶和培养滤液蛋白作为抗原[5]。通过本次实验可得,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的结核组检出率为38(88.37%)例,高于PPD(55.26%)、涂片镜检测法(23.26%)、痰培养法(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PD和痰培养法具有一致的结果,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与PPD和痰培养法的结果均具有一致性(P>0.05)。
综上所述,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是不能够有效的对结核活动性进行区分,可以作为结核诊断的有力辅助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祎, 张宁, 刘晓荣, et al.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实验和Xpert MTB/RIF检测在糖尿病并发菌阴性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价值[J]. 陕西医学杂志, 2019(7):885-889.
[2] 葛肖肖, 彭灿辉.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18, 6(03):153-156.
[3] 霍震宇, 彭丽.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诊断结核感染中的应用[J]. 国际呼吸杂志, 2018, 38(24):1909-1912.
[4] 康怡.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实用医刊, 2019, 46(3):68-71.
[5] 張桂花, 张莺莺. T-SPOT.TB检测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诊断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