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胜
【摘要】研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效果,以验证该种治疗方式的意义。方法:在本次实验中,抽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9月的肺癌患者共计7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实验对象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的人数各35名,对A组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B组患者实施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数据,经过专门的统计工具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对比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结果:除胸腔引流时间及淋巴清扫量以外,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其并发症总发生率比B组少23.1%,两组表现差异明显,且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积极的手术治疗作用,其临床价值凸显,应该在该种疾病的治疗中得到有效应用。
【关键词】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088-02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癌具有细胞生长速度缓慢且分裂时间长的特点,其扩散速度和转移速度也较长,因此早期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提升治疗效果。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腔镜手术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围绕非小细胞肺癌展开,以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作为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验证该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医院内抽取70例诊断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治疗对象,包括男性37名,女性33名,其年龄在49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8±4.59)岁。按照肿瘤分期系统,将所有患者分为T1、T2两期,其中T1患者人数为31例、T2患者人数为39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35名,平均年龄为(60.98±4.58)岁,其中T1患者人数为18例、T2患者人数为17例;B组患者35名,平均年龄为(61.72±4.36)岁,其中T1患者人数为13例、T2患者人数为22例。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了同意书,排除所有具有手术禁忌及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A、B两组的身体差异不大,发病状况差异在区间范围内,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为两组患者对象制定记录表,采集患者在术后发生的所有数据,然后统计、分析最终结果,将诊断后的结果进行比对。
(1)对B组患者实施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让其采取侧卧位,作长约20—25cm的后外侧切口,然后撑开并对患者的系统性淋巴及肺叶进行清扫。
(2)对A组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双枪气管插管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单肺通气方式;在患者叶中线的第七肋骨之间做2cm的切口,然后将胸腔镜置入;在患者腋前線第四肋骨之前做4cm的切口,作为操作孔;在患者腋后线第八肋骨之间做2cm的切口,作为副操作孔。
在胸腔镜的辅助下,对患者的胸腔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胸腔黏连状态;对患者的肿瘤大小、部位、纵隔淋巴结肿大及浸润范围进行有效观察,同时观察患者胸腔内是否出现转移灶;以单项式或者序贯式对患者的肺门结构进行解剖(注:由于一般情况下对肺叶的切除并无固定模式,因此可依据实际情况及医生的操作习惯来进行);对患者的支气管、肺血管及肺裂阵型分别游离离断,并根据手术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多个肺裂及动脉分支进行切开缝合器切断;完成肺叶切除术后,使用无菌手套将标本从操作孔中取出,以常规方式对肺门淋巴结及纵隔进行清扫。
1.3观察指标
(1)A、B两组患者的手术发生情况对比
(2)A、B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x2进行资料组比较,当p<0.05时,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实验结果,把观察指标进行比对,具体对比结果见表1、表2:
3讨论
3.1非小细胞肺癌的病因与病理
目前我国肺癌造成死亡率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非小细胞型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0%,且大部分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因此生存率更低。
造成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生活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及工业废气严重,在长期生活中容易吸入有害物质,从而引发该种疾病。其次是工作环境的影响,部分人群由于在工作中容易接触到铍、镉、焦炭炉、含镍的杂质、氯乙烯及铬化合物等化学物质,因此增加了肺癌的发生率。再次,由于烟草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及多链芳香烃化合物,同样也成为了引发肺癌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另外,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也以导致该种疾病的发生。
患该非小细胞型肺癌后,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症状有胸痛、胸隐痛、痰血、咳嗽及低热。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将该整癌细胞分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及其他细胞类型。
3.2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作用原理
该种手术方式要求肺癌患者符合一定的条件,而且对手术操作方法要求较高。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全胸镜下肺叶切除术切口更小,因此,该种手术以出血少、创伤小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治疗效果。
3.3综合诊断效果评价
经过对比研究,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A组患者,除胸腔引流时间及淋巴清扫数量以外,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实施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B组患者,且表现差异明显,P<0.05;从表2中可以看出,A组患者在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其表现差异明显,且P<0.05。
综上所述,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均可以有效清扫患者的淋巴数量,但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由于创口较小,因此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极大地地降低了患者因手术而产生各类并发症的几率,提升了治疗效果,其临床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李喆,杨杨,刘延风,etal.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18(1):82-85.
[2]胡利兵,高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术中出血量、VAS疼痛评分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6).
[3]张鑫,郭志华,李京沛,等.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1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