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龙
摘要:随着油田持续开发,主体区块已进入特高含水期,持续高含水,但同时,在主体水淹区又存在大量的剩余油,研究剩余油平面上、剖面上分布位置,为下步挖潜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收率,是本油田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油田开发后期水淹区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开发提供指导性方向。
关键词:剩余油;平面;剖面;水淹区;黄沙坨
前言
黃沙坨油田为一块状边底水火山粗面岩油藏,为孔隙-裂缝双重孔隙结构储层。油田2000年投入开发,3年后产量达到最高峰(33万吨),随之进入快速递减期,油田最高自然递减达57.6%。2005年5月开始转入注水开发,但难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油井水淹严重,油田长期处于低速、低效开采状态,2013年6月-2018年5月开展非烃类气驱项目,增油效果不理想。原始油水界面3315m,目前油水界面2950m。
1 油田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油井水淹严重
截止2018年初,黄沙坨油田开井44口,含水<10%的1口(小平7),含水30-60%的6口,含水60-90%的10口,含水>90%的27口,占开井总数的61%。不包括低产间开井,油田开井34口,含水<10%的1口(小平7),含水30-60%的2口,含水60-90%的5口,含水>90%的26口,占开井总数的76%。
从构造位置上看,低部位油井全部水淹,中部位油井含水已达95%以上,高部位油井含水90%以上,边部油井未水淹,但除小平7外,其余井液量较低(表1)
1.2 注水效果差
油田注气井全部停注,注水效果不好,除小22块北部2口有效注水井(小平6、小20-38),其余井均为污水回注,能量消耗严重,无有效能量补充,地层压力下降。
1.3 新井及措施井效果差
近5年实施新井及各类措施5项15井次,累计增油3210吨,有效井次4井次,有效率仅27%。
2 剩余油分布研究
2.1 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研究
(1)井网不完善的低井控区域形成的剩余油。
在井网边部,由于仅存在单一方向的采油井,且周边无有效注水井,注入水难以波及到,这样的部位存在一定的剩余油。
(2)构造因素形成的剩余油
因构造因素形成的剩余油,1是在封闭断层边角地带,2是在构造高部位,由于注入水的重力作用,使得注入水易于进入油水井间的负向构造部位,而在正向构造部位,注入水进入较少,水洗程度不高,油层中留有较多的剩余油。
(3)流体性质平面非均质性形成的剩余油
受注水注气影响,地下流体粘度、密度、流动系数等影响流体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在平面上产生非均质性,裂缝是主要的渗流通道,注水驱油接近活塞式。影响注水效果因素主要是裂缝、孔隙的发育程度及走向,裂缝发育区注水推进速度快,将有大量剩余油分布在(被注入水封闭在)裂缝通道的两侧,成为基本未驱替的优质易动用剩余油。
(4)生产动态不平衡因素形成的剩余油
受地层渗透能力、地面设备、工艺管柱限制,同一井区油井日产液量差异大,不同的采液强度造成原油在不同方向推进速度不同,受不同生产压差的影响在采液强度弱的油井周围易聚集剩余油。
2.2 水淹区剩余油剖面分布规律研究
(1)底水锥进在锥间带形成的剩余油
油田高角度垂直裂缝异常发育,底水突破油水界面锥进,造成油井水淹,但在水锥的锥间带有大量的剩余油。2009年小23C井堵水获得短期效果,最高日增油5.7吨,2015年小15-27井组注气,在气体压水锥作用产生后,小23C井含水下降明显,但由于圈闭封闭性差,气体压锥作用难以长时间产生效果。
(2)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形成的剩余油
油层层间非均质性强,注水、注气沿高渗透层突进,中、低渗透层水洗程度低,留有较多剩余油。
2.3 剩余油微观分布规律研究
宏观裂缝为渗流和驱替微裂缝剩余油的主要通道,对于高含水井区,剩余油富集在微裂缝、细小孔隙和基质中,气驱虽能进入微裂缝和小孔隙,但与流向垂直的孔隙中存在一定量的原油段塞,同时在大孔道仍存在少量油斑、油膜。
3 结论及建议
黄沙坨油田目前水淹严重,开发难度大,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剩余油挖潜空间,下一步可以实施控水稳油措施办法进行剩余油挖潜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卫.老油田复杂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新领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2]孙晖,穆增辉,曲凡军,姚晨明.垦利油田垦12断块剩余油分布综合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06)
[3]谢远军,王思文,陈洪娟.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模糊综合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11)
[4]焦雪峰,陈明强,金维鸽.剩余油分布技术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7(04).
[5]李洪玺,刘全稳,温长云,张学才,刘婕.剩余油分布及其挖潜研究综述[J].特种油气藏.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