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均质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2020-10-19 10:07曹锋曾伟
公路与汽运 2020年5期
关键词:坡底坡顶摩擦角

曹锋, 曾伟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4)

在建设山区公路、铁路、建筑及跨河、跨线桥等工程时,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往往需将基础建立在具有一定坡度的斜坡地基上。斜坡地基周边环境相对于水平地基更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若不充分考虑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参数,会给地基极限承载力及工程的安全稳定带来一定风险。针对地基极限承载力,李震等采用控制变量法和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了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极限承载力系数的多因素演化规律;尹鑫等利用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数值模拟技术,通过拟静力法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对放置于边坡顶部条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给出了地震荷载作用下临近边坡条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系数设计图,用于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初步估算;江杰等对南宁软岩地基大直径灌注桩极限承载力展开研究,得出软岩互层地基桩基荷载沉降性状为缓变型,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可用指数函数描述桩的受荷性状,并结合数值反演分析预测了其极限承载力。上述研究主要针对临坡地基及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对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研究较少。该文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因素对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为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研究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全长112 km,双向四车道,行车速度100 km/h,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所处地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雨充沛,年降水量最高可达1 900 mm,春季低温多雨,夏、秋季多高温,冬季多冰雪,气候复杂多变。地貌主要为丘陵,山群高程大多为180~470 m,高度差为30~180 m。地表以水田和旱地为主,斜坡表层大多为外露岩石,局部为松软种植土,下伏强风化泥质灰岩和弱风化泥质灰岩。取其中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断面(见图1)对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展开分析。

图1 斜坡地基断面示意图(单位:m)

2 研究方法

2.1 有限元模型

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建模分析。考虑到计算模型的长度方向尺寸远大于横截面尺寸,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建立二维模型。模型采用全局网格划分,基础底面线附近的网格局部加密(见图2)。

图2 斜坡地基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

为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减少模型边界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对模型土体参数进行简化处理:斜坡按直线处理,将路基基础与地基土层视为同性均匀土体,基础采用小立方体弹性模型模拟;左右边界和底部边界按基础10倍距离考虑,对模型左右两侧进行法向约束,底部进行水平和竖向约束,上部为自由界面。材料参数见表1。

表1 土体参数

2.2 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众多,为便于分析各因素对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在考虑地基土体材料及设计参数的同时,调整不同影响因素的设计参数对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采用经典理论中的极限平衡法求解:

(1)

式中:qu为地基极限承载力(kPa);γ为地基重度(kN/m3);B为基础宽度(m);Nr、Nq、Nc分别为极限平衡法中的承载力系数;c为黏聚力(kPa);Df为基础相对埋深(m)。

3 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以斜坡地基数值模型为基础,通过调整计算模型中地基土内摩擦角、边坡角度、斜坡高度及基础埋深,针对处于斜坡坡底、1/4斜坡、坡中、3/4斜坡及坡顶位置的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

3.1 内摩擦角

建立基底光滑、边坡角为25°、斜坡高度为10 m、基础埋深为2 m的斜坡地基数值模型,对地基处于斜坡不同位置及内摩擦角分别为10°、20°、30°、40°的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均增大,且增大趋势大致相似,说明增大内摩擦角可提升斜坡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内摩擦角为10°时,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基本一致,约为35 MPa;内摩擦角由10°增至20°时,地基极限承载力增加约68%;内摩擦角由20°增至30°时,地基极限承载力增加约71%;内摩擦角由30°增至40°时,地基极限承载力增加约81%。说明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增长幅度增大。内摩擦角大于10°时,越靠近斜坡坡底,地基极限承载力越大,内摩擦角为40°时达到最大值,约193.3 MPa;越靠近斜坡坡顶,地基极限承载力越小,内摩擦角为40°时达到最大值,约169.6 MPa,相对于坡底减小约23.7 MPa。说明斜坡地基不宜太靠近坡顶。

图3 内摩擦角-极限承载力变化曲线

3.2 边坡角

建立基底光滑、内摩擦角为30°、斜坡高度为10 m、基础埋深为2 m的数值模型,对地基处于斜坡不同位置和边坡角分别为15°、25°、35°、45°、55°的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图4。

图4 边坡角-极限承载力变化曲线

由图4可知:随着边坡角的增大,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均减小,说明边坡角增大会降低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同边坡角时,斜坡不同位置地基极限承载力大小为坡顶<3/4斜坡<坡中<1/4斜坡<坡底,说明越靠近坡底,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越大。边坡角为15°时,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均最大,分别为坡顶104.5 MPa、3/4斜坡108.5 MPa、坡中112.3 MPa、1/4斜坡113.6 MPa、坡底114.7 MPa;边坡角为55°时,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均最小,分别为坡顶74.7 MPa、3/4斜坡76.3 MPa、坡中77.1 MPa、1/4斜坡78.1 MPa、坡底79.5 MPa;边坡角由15°增至55°时,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分别降低28.6%、29.7%、31.3%、31.2%、30.7%,说明边坡角增大会导致斜坡地基承载力较大程度下降。

3.3 斜坡高度

建立基底光滑、内摩擦角为30°、边坡角为25°、基础埋深为2 m的数值模型,对地基处于斜坡不同位置和斜坡高度分别为2、4、6、8、10 m的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图5。

图5 斜坡高度-极限承载力变化曲线

由图5可知:不同斜坡高度时,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为坡顶<3/4斜坡<坡中<1/4斜坡<坡底,且随着斜坡地基由坡顶变化至坡底,极限承载力的增大幅度逐渐减小,说明越靠近坡底,斜坡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越大。斜坡高度小于6 m时,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均随着斜坡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斜坡高度为2 m时,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坡顶45.5 MPa、3/4斜坡55.9 MPa、坡中62.7 MPa、1/4斜坡66.6 MPa、坡底68.2 MPa,斜坡坡顶地基极限承载力最小,斜坡坡中、1/4斜坡及坡底地基极限承载力相差不大,说明靠近斜坡坡顶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偏小。斜坡高度超过6 m时,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不再变化,说明斜坡达到一定高度后,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再受斜坡高度的影响。

3.4 基础埋深

建立基底光滑、内摩擦角为30°、斜坡高度为10 m、边坡角为25°的数值模型,对地基处于斜坡不同位置和基础埋深分别为0、1、2、3 m的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图6。

图6 基础埋深-极限承载力变化曲线

由图6可知:随基础埋深加大,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均增大,说明增大基础埋深可提升斜坡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基础埋深为零时,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分别为坡顶30 MPa、3/4斜坡37.6 MPa、坡中41.6 MPa、1/4斜坡45.1 MPa、坡底47.4 MPa,斜坡不同位置地基极限承载力相差较小。随着基础埋深的增大,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差值逐渐增大,基础埋深为3 m时,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达到最大,分别为坡顶80.3 MPa、3/4斜坡98.8 MPa、坡中121.3 MPa、1/4斜坡141.6 MPa、坡底146.7 MP,坡顶地基极限承载力最小,1/4斜坡及坡底地基极限承载力相对较大。说明越靠近斜坡坡顶地基极限承载力越小,越靠近斜坡坡底地基极限承载力越大。因此,增大基础埋深可提升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且越靠近斜坡坡底提升效果越好。

4 结论

(1) 不同条件下,斜坡越靠近坡顶地基极限承载力越小,越靠近坡底地基承载力越大。

(2) 内摩擦角为10°时,斜坡位置的变化对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内摩擦角超过10°时,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强。

(3) 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随着边坡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4) 斜坡高度小于6 m时,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随着斜坡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斜坡高度超过6 m时,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再受斜坡高度的影响。

(5) 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与基础埋深成线性关系,随基础埋深加大而增大。

猜你喜欢
坡底坡顶摩擦角
垃圾发电厂上的滑雪公园
矿车路线迷宫
矿车路线迷宫
黄沙梁
借助摩擦角 快解匀速运动问题
读郭亚军先生主编的《松竹梅》诗集感吟
冀北沙荒地不同坡位黄柳生物沙障对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考虑土拱效应的铁路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
摩擦角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放弃最短的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