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培训效果评价

2020-10-19 00:38邱艳茹万永慧沈月周焓
护理学杂志 2020年18期
关键词:层级分层护士

邱艳茹,万永慧,沈月,周焓

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促进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更新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1-2]。虽然护士科研能力越来越被重视,但是目前我国护士科研能力水平不高。尚少梅等[3]对22个省市三级医院护士的调查显示,护士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自评处于中低等水平,且临床护士具有较强的科研培训需求,科研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4]。有学者指出,应根据护士的临床经验和护理科研能力安排培训[3]。分层培训是按能力层级实施相应培训的过程[5],使能力参差不齐的护理人员通过培训逐步提升,在我国主要应用于护士规范化培训[6]。本课题组在前期构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评价指标体系[7]的基础上,将科研分层培训课程体系用于护士科研能力分层培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参加2018年科研分层培训的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从事临床护理工作;②参加2018年科研分层培训班;③培训前有效完成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问卷调查;④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剔除未完成此次科研能力培训相应班级的全部学习任务者、未参加结业考核者及未有效完成培训后科研能力自评问卷调查者。共81名临床护士纳入并完成本研究,根据护士科研能力自评[8]得分及意愿将其分配至初级班37名、中级班27名和高级班17名,各层级护士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各 层 级 护 士 一 般 资 料 人

1.2方法

1.2.1成立科研培训管理小组 科研培训管理小组由5人组成,其中组长和副组长各1名,秘书3名。组长为博士,主任护师;副组长及秘书均为硕士,护师或主管护师。组长负责课程整体的统筹规划以及相关授课专家选择和联络;副组长负责每次课程专家接待与课程主持;3名秘书分别担任初级、中级、高级班的班主任,为学员答疑解惑,课后收集学员反馈,与组长讨论后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培训结束后通过内在能力(结业考试)及外在能力(科研产出等)来综合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为报名护士提供咨询,评估与分析护士的科研能力,并根据护士科研能力自评情况以及意愿将学员分层;联系授课教师,安排授课地点与授课时间。

1.2.2科研分层培训方法

1.2.2.1护士分层及各层级培训目标 本研究以Benner[9]的能级进阶模式和泰勒的教育目标模式[10]为理论基础。班主任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8]对参与培训的护士进行调查,根据评分结果给予护士以分层建议,护士再综合自身意愿自主选择初级班、中级班或高级班。初、中、高三个层级的科研能力自评得分分别为0~40分,41~80分,81~120分[11],最终分别有37名、27名和17名护士选择初、中、高级班。各层级培训目标:初级班旨在掌握科研的基本概念及中文数据库文献检索方法,了解护理科研的基本程序及论文书写格式;中级班旨在掌握英文数据库文献检索方法,研究工具的设计及护理论文写作方法,了解质性研究方法及科研标书撰写;高级班旨在掌握科研标书撰写方法,了解研究热点及创新点。各层级护士分别接受初级班、中级班及高级班的课程培训以保证其在知识和技能上的提升。培训内容参考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评价指标体系[7]制定,见表2。

表2 临床护士科研分层培训内容

1.2.2.2分层培训 实施培训时间为2018年7~11月,共计5个月。根据各班的人数选择容量不同的学术活动中心的会议室举行培训,培训师资有护理核心期刊的资深编辑、护理学院主讲《护理研究》的教师及生物统计学专业的教授。课程安排:每个班每周1次课,时间为17:30~19:00。培训通知提前一周在微信群和QQ群发出,要求培训护士提前调整好学习时间,实名签到,不允许报备。培训形式:科研诚信、科研选题、质性研究等主要是理论授课;文献检索、统计分析方面主要是计算机实操指导;撰写标书及论文撰写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并选取部分学员撰写的标书或论文进行针对性分析与指导。各班培训次数:初级班9次,中级班8次,高级班9次。此外还安排工作人员现场录播教师讲授过程,视频也会上传至千聊App供学员反复学习;建立科研培训班的微信群,提供科研资料以及解答学员疑问。

1.2.3评价方法 护理人员科研能力采用潘银河[8]设计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评估。该量表包含问题发现能力(3个条目)、文献查阅能力(5个条目)、科研设计(5个条目)、科研实践(6个条目)、资料处理(5个条目)及论文写作(6个条目)6个维度,共30个条目,每个条目从“无法做到”到“完全能做到”依次计0~4分。总分120分,0~40分为低水平,41~80分为中等水平,81~120分为高水平[11]。该问卷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61,各维度的重测系数为0.624~0.852,各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95~0.840[8]。通过问卷星分别在2018年7月(培训前)以及2019年3月(培训后4个月)对参加科研分层培训的护士进行调查。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培训前后不同层级护士及护士总体科研能力得分比较,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依据能级进阶分层培训模式,根据护士科研能力自评结果结合护士的意愿这种主客观结合的方式将护士分为初、中、高三个层级,这样可极大地调动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并设定各层级针对性的培训目标和内容,这样可精准把握不同层级护士的特点,针对性地为护士科研能力进阶提供帮助,促进护士科研能力从初级到高级的培养。此外,本研究将杂志社、大学及医院的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培训师资的力量得到保证。故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临床护士整体科研能力自评得分及6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表明分层培训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本研究虽然在培训后护士科研能力总分由培训前的58.41分上升为66.73分,但是护士的科研能力仍处于中等水平,远低于孙瑞敏[12]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与研究地点的选取有关,孙瑞敏[12]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护士,该院的整体护理科研实力在全国屈指可数,并且具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及学习资源,护士在培训前的科研能力就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研究发现分层科研培训对于不同层级护士科研能力的提高情况不同。有研究显示,护士有较强的科研培训需求,尤其在选题、论文撰写方面[3],并且阻碍护士开展护理科研的主观因素占首位的是不知如何选题,绝大多数稿件未采用的主要原因也是文章选题问题。护士护理论文撰写和发表论文与工作年限有关,低年资护士撰写论文能力较低[13]。本研究初级班护士83.78%(31人)未发表过论文,且59.46%(22人)为工作3年以下的护士。因此,初级班的培训目标之一设定为了解护理科研基本程序。本研究结果显示,初级班护士培训后自评问题发现和论文写作得分显著提高(P<0.05,P<0.01),说明在选题和论文撰写方面培训的有效性,而文献查阅、科研设计、科研实践、资料处理4个维度的自评得分在培训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护士可能还没有掌握这些科研知识,也提醒在后续培训形式及方法上需要改进。中级班护士培训后自评总体科研能力及文献查阅和论文写作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说明分层培训基本达到中级班培训的目标。但中级班护士其他4个维度评分提高不明显,反映培训还需要针对各个维度进行细化、加强。而高级班护士培训前后自评总体与各维度科研能力均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高级班样本量过少有关,也可能与高级班护士82.35%(14人)为硕士研究生有关,其在校期间经历过系统的科研学习,并且88.24%(15人)高级班护士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文章,说明其科研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因此后续需要加大样本量,并延长观察时间补充取得的科研成果数量,如科研课题立项及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等,以验证本次分层培训方法对高级班护士的科研能力提升的效果。

表3 培训前后不同层级护士及护士总体科研能力得分比较 分,

4 小结

本研究对临床护士进行科研分层培训,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但是培训后护士的自评分并不高,说明护士的科研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后续培训需根据学员和导师的反馈及各层级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培训效果。由于本研究时间仅9个月(5个月的培训期,4个月的实践期),故暂未收集培训后护士撰写和发表论文、申报课题及获得专利情况,后续研究将补充培训后护士的科研产出情况。此外,后续研究可邀请40岁以上的高年资护士参加,并加入对护士的质性访谈资料,以更好地了解护士培训后的收获。

猜你喜欢
层级分层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有趣的分层现象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