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2020-10-19 10:19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埃希菌革兰葡萄球菌

李 娜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及腋窝下淋巴结肿。目前,针对于早中期的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无疑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以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为主,但是其术后发生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的概率为1.7%~30%[2]。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一方面影响了治疗效果和预后,另一方面增加了皮瓣坏死的概率[3]。因此,掌握引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切口、引流管置管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乳腺癌的诊断标准,且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②符合手术切口及引流感染临床诊断的标准:手术切口、引流管周围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较多且经过细菌培养后呈现阳性,患者体温在38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9/l。排除标准:①患有肝肾功能障碍、恶性传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②合并其他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患者。患者年龄26~71岁,平均(43.45±7.52)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0.56±7.89)个月;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65例,浸润性小叶癌29例;混合型26例。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区域皮肤消毒,首先在患者胸部一侧选择横梭形切口,然后采用电刀将患者的皮瓣切开,使腺体组织充分暴露出来,之后将腺体进行清除,同时清理患者的腋窝,对于结扎较粗的血管及淋巴管,在主刀医生进行彻底止血处理之后,使用一定量的蒸馏水进行创口组织清洗,除此之外,对于患者的腋下部位需要放置多孔橡胶进行引流处理,并且在进行切口的缝合是,选择不吸收线进行皮内连续缝合关闭。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感染情况,同时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发症情况、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引流方式、引流量及置管时间等。另外采集患者经手术之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局部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120例患者发生20例切口及引流管感染,感染率为16.67%。将20例切口及引流管感染的局部分泌物进行培养,共检出2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70.37%),革兰阴性菌8株(29.63%)。见图1。

图1 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2.2 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情况分析

由表1、2数据结果可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率较高,对青霉素敏感率最低,分别为100.00%、100.00%;90.00%、100.00%;10.00%、20.00%。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低,分别为100.00%、100.00%;33.33%、33.33%;33.33%、0.00%。

表1 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表2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2.3 围手术期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单因素分析

由表3数据结果可知:使用橡皮引流管、使用负压引流、置管时间≥10 d及BMI≥25 kg/m2的患者围手术期发生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率显著高于使用Y型硅胶多孔引流管、使用逆行冲洗负压引流、置管时间<10 d及BMI<25 kg/m2的患者(P<0.05)。

2.4 围手术期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的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的橡皮引流管、使用负压引流、置管时间≥10 d及BMI≥25 kg/m2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普通负压引流(OR=4.041)、置管时间≥10 d(OR=3.361)是围手术期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4。

表3 围手术期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单因素分析(例,%)

表4 围手术期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的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乳腺癌早期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所以往往不易被察觉,并且该病在治疗之后预后较差,在术后切口的感染率相对较高[4]。在一般情况下,乳腺癌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部分患者在乳腺癌的基础上还合并其它疾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围手术期伤口感染的几率[5]。

对于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的致病菌,Pettke E等[6]研究发现将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分泌物进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较高。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引起化脓性感染的病原菌。在本研究中在120例患者发生20例切口及引流管感染,感染率为16.67%。提示在乳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间,患者感染率相对较高,这与耿凤勇等[7]研究结果一致。将20例切口及引流管感染的局部分泌物进行培养,总共检出2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70.3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37%),这与耿凤勇等[7]研究结果一致。同时在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较高,这与临床上的感染情况相符合[5]。

本研究发现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率较高,对青霉素敏感率最低,对环丙沙星、四环素、红霉素等敏感性都在40%以上,提示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耐药性较差,对青霉素耐性较高。在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低,而对头孢她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等敏感性均在60%以上,提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差,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同时表明在临床上针对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感染应该采用万古霉素、利福平治疗革兰阳性菌,亚胺培南治疗革兰阴性菌。Sakurai K等[8]研究表明相对于普通负压引流相比,逆行冲洗负压引流有利于促进血液凝块、组织碎片的排出,使流管更加通畅,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引流管感染的发生。孙继红等[9]研究发现减少置管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率。

本研究发现橡皮引流管、普通负压引流、置管时间≥10 d及BMI≥25 kg/m2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的单因素,并且置管时间≥10 d(OR=3.361)是围手术期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普通负压引流、置管时间≥10 d是围手术期手术切口、引流管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且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

猜你喜欢
埃希菌革兰葡萄球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碳量子点黄芩素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县级医院2016年至2018年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大肠埃希菌在临床感染中的耐药情况分析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