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爱军
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恢复高考多年来,产生了几千名高考“状元”,但成为行业领袖的却不多。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还要从两个有点夸张的名词——“学霸”与“工作王”中找出答案。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反向论证来解答,就是不学习我们会什么?每个人生下来首先向家人和周围的人学习,吃饭、走路、说话……我们融入人群,否则我们只能是动物态。
待到大一点,我们走进课堂进行系统性学习,弥补家人和周围人的不足和不全面,这种学习是有标准答案的学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如果独自盲目摸索,首先不一定摸索对,其次,不一定摸索全。
用尽一生即使摸索对和全也是一种浪费,因为前人已有,只是重复。把前人一生几代或者数代的精华总结出来直接传授和传承是必要的。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就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模式的固定也是思维形式的固定。学霸就是把别人的东西学到极致的一类人。学霸是前人成功总结的知识在前,自己随后的模仿极致在后。这种模仿的极致一旦固定为模式,对于其他模式就常有显而易见的排他性。
中国有句古语:各尽所能,物尽所用。我们要把自己高效利用起来,否则就是浪费。
要想成为工作王,则必须将工作做到极致,这里边就不仅仅是模仿所能及的,这是学习基础上的自我体现和发挥的极致,更多的是创造。无论是管理上的创新还是技术上的创新,学习是基础,在发挥的过程中添加了很多自己独到的创造。
如何在工作中把自己发挥到极致?要用兴趣作动力,用爱好作牵引。
学霸的思维模式多是模仿思维,而工作王的思维模式则是创造性思维。学霸是对定量的攻克,而工作王是对变量的攻克。由此,学霸不一定是工作王、工作王不一定是学霸就存在很大的必然性。
学霸和工作王是人生不同阶段的极致,如何将学霸变成工作王不仅需要掌握方法、思维模式,更需要有一定的心智,有很强的抗击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