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汝魏王遗臭远,如姬虽逝足千秋
——东风剧团①豫剧《虎符》表演版本评介

2020-10-19 12:19郭俊亭
郭沫若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信陵君魏王门客

郭俊亭

2020年春节在老家休假,偶然在网上观看了胡小凤老师主演的豫剧《虎符》,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一是紧凑、环环相扣,充满矛盾冲突的有较高文学性的剧本,二是如姬、魏王和信陵君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的精湛表演;三是胡小凤深沉、委婉、大气的豫剧唱腔。

一、剧本的文学性

剧本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使命感和审美感。豫剧《虎符》是1961年东风剧团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话剧剧本改编。郭沫若的五幕话剧《虎符》创作于1942年,取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1943年开始上演。该剧描写了战国“四君子”之一魏国信陵君(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豫剧《虎符》故事梗概大致为,赵国被秦军围困,平原君之妻(信陵君之妹)突破重围,到魏国求救,魏王一心自保,不敢与秦为敌。信陵君洞悉天下形势,只有连纵抗秦方有出路,与魏王陈明利害,魏王不听,不予救赵。如姬赞赏信陵君宽厚仁爱的品质和合纵抗秦的主张,又感念信陵君为她报了杀父之仇,冒死盗符,救赵保魏。魏王得知虎符被盗,追杀如姬,逼迫庶母老太妃自裁,杀死宫女。追至坟园,侯赢讲明原委,魏王震怒,侯赢自尽。如姬看魏王执迷不悟,太妃为袒护自己而死,悲愤万分,用戟头穿胸而亡。全剧充满了大义和悲壮的紧迫气氛,大幕在一片令人扼腕的唏嘘中落下。剧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凝重砣磅。1942年正是中国抗日战争艰难时期,该剧有针砭时弊的历史意义。改编后的豫剧版本为七场新编历史剧,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优秀剧目,再一次地对该剧赋予了新时期的历史意义。

郭沫若1963年10月23日看完豫剧《虎符》后的题词(现存东风剧团):当年为斥蒋光头,今日翻成反现修。看汝魏王遗臭远,如姬虽逝足千秋。

1963年老舍在北戴河观看演出后题词:“玉润珠圆巷满枝,东风歌舞月移迟。心声应胜霓裳曲,爱唱多情郭老诗。”

剧本几易其稿,保持了原创精神,不断赋予新时期的审美意蕴,愈渐圆熟。豫剧《虎符》是1961年秋,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经郭沫若同意,由翟翼、周孝武、刘志轩根据郭沫若的同名话剧剧本改编,最初是由周孝武、徐亚堂二人理出了一个粗略的大纲,但跟郭老的剧本主旨不太一致,经团领导开会研究重新改编,翟翼负责第二、第三、第四场,周孝武负责第一、第五场,刘志轩负责第六、第七场,然后再由翟翼进行串改,成稿后基本没有大的改动,然后交给了郭老,郭老仅修改了几个字就通过了。唱腔设计是惠景林、宋淑云老师。1963年豫剧《虎符》在北京演出,郭沫若副委员长亲自到长安剧院观看演出并上台合影。 10月21日在北京西山礼堂,有一百多位将军观看东风剧团《虎符》演出。另外在上海、郑州等地演出也引起轰动,并由上海广播电台录制播放。同年在北戴河观看演出后老舍先生题词:“玉润珠圆巷满枝,东风歌舞月移迟。心声应胜霓裳曲,爱唱多情郭老诗。”1978年东风剧团重排该剧,剧本及唱腔又做了一次修订,在表演及唱腔上日臻成熟。1988年根据剧情及唱腔又一次进行了修订,情节愈加曲折紧凑,矛盾环环紧扣,冲突凸现,险象环生,毫无拖沓之嫌。同年河南电视台录制成视频,中央电视台进行了转播。

1963年版的豫剧《虎符》有音频,1978年版和1988年版的均有视频,为研究豫剧的“东风现象”及胡小凤的豫剧表演风格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来源。其他版本,1937年日本侵华开始由祥符调名家司凤英在开封演出有《如姬盗符》,当时很为轰动。1985年由赵贞玉、陈晓霞、李素芹录制的《虎符》视频,在原版结束后又新增一场“哭三灵”,有信陵君(陈晓霞饰)近半个小时的唱段,这是胡小凤版的《虎符》中所没有的。还有一版是现在东风团的剧目,在服装、剧情、唱词及唱腔上改动颇大,跟1988年版的《虎符》不可同日而语。

情节的突变与矛盾冲突环环相扣。豫剧《虎符》共分七场,第一场,求援,第二场宫辩,第三场献策,第四场盗符,第五场赠符,第六场搜宫,第七场成仁。以1988年版为例,这版《虎符》时长2个小时,唱腔及表演能够很好地为刻画人物服务,形神兼备,从唱腔、表演、剧本及演员配合等综合实力上看,是豫剧中的上乘之作。

第一场:求援。赵国平原君夫人领兵突破秦军重围,直奔魏国都城大梁求救,赵城危在旦夕,形势紧迫。时间短促,大兵压境,弱赵强秦,唯一希望,求魏救赵,简洁明了。

第二场:宫辩。信陵君为了联纵抗秦,找魏王陈明天下形势,欲救赵,魏王只求自保,看不透唇亡齿寒之态势,按兵不动,信陵君和魏王之间政治主见不同形成第一个矛盾,这个矛盾是非正面的冲突。进而,魏王来见太妃,如姬和信陵君也在,信陵君和魏王不同的政治主张在此升级为个人的正面冲突。这时,赵国平原君夫人来到太妃宫借兵求援,魏王不允,信陵君跟魏王之间的个人矛盾上升为魏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太妃和信陵君看到魏王作为兄长不肯救赵于心不忍,信陵君提出率三千门客救赵,当着太妃与妹妹之面魏王只得同意。但是秦军三十万大军压境,三千门客,上下悬殊太大,几乎没有胜算的可能。冲突层层升级。

第三场:献策。信陵君与平原君夫人欲带三千门客奔赴邯郸,发现门客侯赢不见,平原君回转寻找,遇到正在追赶的侯赢及侯女二人,侯赢分析双方力量悬殊,三千门客无济于事,要救赵保魏非魏国出兵十万(汤阴驻有魏军十万)方可解围,提出盗符之策。信陵君在三年前替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为下一步如姬盗符埋下伏笔,侯赢拿出一支竹简让信陵君写信给如姬。

第四场:盗符。如姬开场一段慢板,低回婉转,阐述了她对信陵君大义凛然挺身北进的赞许,同时对魏王不纳良谋表示痛心,表达了愧不能助信陵君横扫秦军的低沉心情。魏王变卦,三千门客虽少也代表魏国出兵,他惧怕引起秦魏矛盾。此时侯女来到魏王寝宫给如姬送来明天的祭礼,礼盒盖暗藏书简,大王疑惑,侯女开盖,礼盒内侧对着如姬加以暗示,外侧对着魏王,魏王看后,放下心来。如姬为看书简,提出用歌舞来助兴魏王饮酒,王大喜,如姬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不时劝酒,魏王醉,而后安歇。如姬担心魏王未睡,连唤魏王两声,王无应,方去看小简,看后大惊失色,盗符事关重大不敢轻举妄动。这时魏王发出梦话:“无忌,三千门客岂不是以肉投虎,如卵击石。”如姬闻后方知赵国和信陵君俱将不保,不免心急如焚,赵国深陷战火,魏王昏庸铁石心肠,下定决心盗出虎符。这时乐队停,如姬拾裙偷看魏王是否睡,又轻唤“大王”,无应,慢移莲步趋向虎符。忽大王梦语“如姬”,如姬一个水袖抽身急转,惊若木鸡,慢缓片刻,如姬又“大王,大王”两声,无应,方知是梦话。迅疾快速把虎符放入祭盒,魏王大叫“如姬”,随即起床直奔如姬,见如姬手捧食盒,如姬一时间面如土色,魏王从如姬手中夺过祭礼道,“这是无忌人头”,如姬方知实乃梦话,随机道,“你吃醉了。”用手夺过祭盒。

第五场:赠符。魏王和如姬来到坟园祭奠如姬之父,见到侯赢,魏王问侯赢为何不随无忌前往邯郸,侯赢机辩,如姬带两份祭礼,其中一份赠予侯女祭奠其母,魏王忽大叫,“且慢。”,如姬、侯赢及侯女大惊,魏王道,“让侯先生小心查看。”以来嘱咐侯赢监督好信陵君。信陵君不知虎符到手,觐见魏王,暗探虚实,暗示如姬,两人均不便明讲,魏王以为两人眉来眼去暗在道别,十分生气,魏王抽出腰间佩剑狠狠砍下卫士手中戟头,警告无忌,带着如姬愤怒离去。无忌满脸羞愧,欲离坟园,侯赢带祭礼至,无忌方知虎符到手,喜。忽有人来,二人顿生紧张,见是门客朱亥前来催行,这才放下心来。信陵君带汤阴十万军前往邯郸救赵,为不引起魏王注意侯赢留下。

第六场:搜宫。太妃在宫中忧虑,为邯郸、女儿、儿子的安危忧心忡忡。老兵求见,太妃得知无忌带魏兵八万救赵,体恤两万老兵让其转回汤阴,老太妃知盗符关系重大,一时心急如焚。如姬来见,讲出盗符之事,太妃责备如姬,如姬接下来一大段唱腔,娓娓道来,赵国一旦灭亡,魏国亦将不保,如若两国联纵抗秦,可保安全,一国亡,两国均将不保。太妃方才明白,如姬请罪,太妃让其先逃往侯府。魏王带侍卫来搜查如姬,太妃言称盗符乃自己所为,王不信,太妃骗过魏王,魏王恨,把先王宝剑赐给太妃自裁。太妃死,宫女报盗符乃如姬所为,魏王杀宫女知情不报,继续追查。

第七场:成仁。侯赢、侯女劝如姬一同奔赴邯郸,如姬则要回宫请罪,侯赢劝阻,路过坟园,如姬要祭拜父亲,如姬为了保全信陵君清白,至死不去邯郸,犹豫中魏王带卫兵追上,如姬见到坟地上被魏王砍下的戟头藏于袖中,平原君夫人到,讲赵国已解围,如姬闻太妃身亡,指责魏王凶残不念亲情,魏王羞怒,如姬用戟头自杀。侯赢对魏王的残暴大失所望,加上盗符一计为己所出,知命不保,侯赢自裁。平原君夫人指责魏王暴政怎么让人臣来保?魏王大惭。剧情结束。

这是一出大型新编历史悲剧,暗讽当时国民党对日侵华不抵抗的强烈谴责,借如姬之口和信陵君义举来指明天下形势,唯国共合作,方能抵御外侵。

剧本具有深厚的语言艺术性。首先,剧本语言的文学性与豫剧的板式声腔调式的节律有机融合。如“爱子女秉公德一片丹诚”、“可叹我负义胆无计用”、“怎效那无盐女佐政宣王”、“恨不能助公子捷奏奇功”等,有很强的文学性,简练的文言性语言,具有中国传统的含蓄蕴藉的审美情趣,创作又遵循着豫剧的板式结构节律,具有可演和可唱性;其次,以歌载舞的唱词,第四场盗符中如姬为了灌醉魏王,助兴饮酒中有一段载歌载舞的表演及唱腔,“棠棣花黄,大河淌淌/皇天厚土,肥邑大梁/童叟妇孺缟衣锦裳/鼓瑟铮铮歌舞月光”引用昆曲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歌颂大梁之美,增强了该剧的趣味和格调;第三,在唱词上,用字数和板式的不断变换,来推进人物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很好地表达了人物情绪和环境变化的一致性。如第四场盗符中,如姬从担心赵国与无忌的安危到盗符一计的实施,之中个人心理的变化,一步一步分层推进终下决心,魏王的猜忌疑心使盗符情节,紧张有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如姬的唱词有十字、八字、七字句和板式的变化使唱腔灵活有变;第四,语言的诗意美。如第六场搜宫中开篇老太妃的四句唱腔,“夜融融碧空悬皎洁明月/亮晶晶光莹莹花影摇斜/万户家共欢聚仲秋之夜/独有我思征人徘徊庭阶”。这四句唱词刻画了夜深人静,反衬出老太妃内心的不安;第五,用通俗简化的文言融合到唱词的创作中,符合古典历史剧当时的人文社会,及人物的时代背景,避免了用现代语言去阐述和表达古代人物,转入不伦不类的弊病,呈现出了古典文学的韵味美。如,“自从那秦犯赵邦城欲坠”、“义师出魏”、“唇齿寒”、“义军列队”、“誓战强贼”、“力差百倍”等。浅显易懂的文言风范,呈现出文本典雅之美。

二、唱腔分析

豫剧《虎符》有多个版本,前后有几代人的演出,其唱腔也有各自的风格特征。

首先是第四场”昨日里宫廷内一场争论“的唱腔分析:

这段唱腔一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1963年版,1978年版和1988年版的。本节针对这三版唱词及唱腔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论述,具体如下:

1988年版一共六句。如“昨日里宫廷内一场争论,大王他不纳良谋令人痛心,魏公子大义凛然挺身北进,老太妃忧国爱子含苦茹辛,可叹我空负义胆无计尽,愧不能助公子横扫秦军”。是盗符一场起初如姬在寝宫里的一段唱腔,是对魏王不连赵抗秦的痛心,和对信陵君抗秦大义行为的赞许与钦佩,但是三十万秦兵与三千名门客之间悬殊太大,为信陵君及赵国的安危表示担忧。1978年版的是十六句,唱词如“昨日里在太妃宫一场争辩,大王他真乃是愚昧昏庸,御妹她忘生死把兵来请,不愧是赵国的巾帼英雄,老太妃为国忧心血费尽;爱子女秉公德一片丹城,魏公子率门客行为英勇,挺身起救危难舍死忘生,似这等大义凛然令人敬,不由得替大王羞臊难容,可叹我空负义胆无计用,怎效那无盐女佐政宣公,眼望着三千人寡难敌众,奈难转大王的铁意冰情;闷悠悠为征人忧思不定,愧不能助公子捷奏奇功。”唱词表现出的这种担忧更为充分,深化了如姬复杂的愁绪。

从板式上分三层:第一层是慢板,从“昨日里在太妃宫一场争辩”到“老太妃为国忧心血费尽”;第二层是二八板,从“爱子女秉公德一片丹城”到“奈难转大王的铁意冰情”;第三层是流水板,“闷悠悠为征人忧思不定”,“愧不能助公子捷奏奇功”。唱腔低徊、婉转,娓娓诉说如姬内心的忧虑和羞愧之情,为下一步盗符打下伏笔,字字句句透出如姬的“忧”和“愧”,表现了一位正义和深明大义的贵妃不能如愿以偿的忧虑和愧疚。1988年版可能考虑到突出剧情的紧凑感,缩减为六句,但是这六句就比较单薄,对忧虑的心理铺垫不够充分,1978年版的表现得比较到位。

同时对1963年版的该段唱腔也做以分析。1963年跟1978年版均为十六句,改动有六个地方:

1.“昨日里在太妃宫一场争辩”,“论”改为“辩”,为了突出辩的气氛紧张,论字要弱些;

2.“不愧是赵国的巾帼英雄”,“丹诚”改为“英雄”,一是避免与“爱子女秉公德一片丹城”句尾用词重复,二是用英雄更妥当,丹诚显得突兀;

3.“魏公子率门客行为英勇”,“赴同仇大义情重”改为“率门客行为英勇”勇字唱腔进行加重,表现出由衷的赞许与敬重,原来的唱腔处理比较平淡,改后的词和腔更为厚重,人物情感也显得饱满;

4.“似这等大义凛然令人敬”,“浩然凛冽”改为了“大义凛然”,在意境上更为广泛,由原来的单层扩展为双层含义;

5.“眼望着三千人寡难敌众”,“胜众”改为“敌众”,敌是抵挡的意思,突出了前边的三千门客的寡与少,胜是不可能的,悬殊太大,故用敌比较准确;

6.“愧不能助公子捷奏奇功”,第四个字由“效”改为“助”,效即模仿,助是“辅助”的意思。

1978年版的唱词及唱腔较为符合人物和剧情,戏曲的起承转合,承就是剧情的发展阶段,第四场“宫辩”属于该剧的承也就是发展阶段,需要适当而又恰当的拖延,让观众急切的心情暂时作以平缓,是戏曲剧情和观众欣赏的需要。1963年版的唱腔(胡小凤饰如姬,周兰凤饰信陵君,韩刚饰魏王,王爱焕饰太妃,谢长春饰侯赢,董秀香饰平原君夫人)细腻、清晰、低徊、舒缓又不失明亮,如说似唱。

1978年版的唱腔整体上更有层次感,富于变化,有韵致,在归韵和情感上也显得成熟。从唱词内涵上分作三层:第一层,从“昨日里在太妃宫一场争辩”到“不愧是赵国的巾帼英雄”。首句中的“争”字化用了曲剧腔韵,“不愧是赵国的”中的“的”加重音,表达了对平原君夫人的赞叹。第二层,从“老太妃为国忧心血费尽”到“似这等大义凛然令人敬”。唱腔低缓下来,从“爱子女秉公德一片丹城”转入二八板,尾字“诚”用重音,“舍死忘生”的“生”进行2个加重音,来表达对信陵君带门客赴赵行为的赞许。第三层,从“不由得替大王羞臊难容”到“愧不能助公子捷奏奇功”。首句中“羞臊”二字低沉,表现出如姬因魏王所为使自己感到羞臊,前两句唱腔低缓,后边两句中“公”和“敌众”重音,整体上低缓悲壮,尤其在“闷悠悠为征人忧思不定”中转入流水板,“忧思不定”,表明了一个愧字,不能跟无忌到邯郸一同奋战。这段唱腔以豫西调为基调,通过两个高音,和几处重音,来表述心情的变化,同时又使低缓的唱腔里增加了亮度和厚度,富于高低、轻重的变化。

其次是第四场“棠棣花黄”唱腔分析:“棠棣花黄大河淌淌,皇天厚土肥邑大梁,童叟妇孺缟衣锦裳,鼓瑟铮铮歌舞月光”。这四句边舞边唱,节律悠缓,在前一段低徊的唱腔后做了一个轻快明丽的处理,使观众为之一亮。侯女送来祭礼,如姬心事重重,因侯女暗示过她内有小简,她在猜测其中内容,魏王多疑要看祭礼,如姬迅速地把盖子外侧对着魏王掀开,魏王未有发现,放下心来,说要卧榻而眠,如姬双眼一转计上心来,主动提出以歌舞助兴,魏王喜,如姬通过水袖的翻、转,抓、甩、抖、旋、扬,一个转身,配合音乐,边舞边唱,再配合台步、身段,舞姿曼妙轻盈,雍容华贵,使紧张的剧情变得轻快靓丽,时间不多,但很精当。

第三是第四场“这一阵倒叫我心神不定”唱腔分析:第一层,从“这一阵倒叫我心神不定”到“急忙忙取小柬偷偷观看”是流水板,表述了魏王已睡,猜测和紧张的心理得以放缓,用稍快的唱腔来表达这种心情。唱罢,如姬担心魏王未睡,连叫两声无应,方才去看小简。第二层,从“看罢柬不由我大吃一惊”到“倘若此事被发觉”是飞板,唱腔低缓。“三寸小柬千钧重”的“千钧重”用重音,表达内心的惊和此事的分量之重。“霎时顿觉力难擎”中的“擎”和“倘若此事被发觉”中的“觉”,均为重音,处理得很短促,“觉”又是音高,使唱腔有了变化。第三层,从“弥天大祸事非轻”到“我不敢轻动”是紧二八板,首句中的“祸”字高音,紧接着一个“轻”字落下来。前边突出了这个“祸”字。“抗秦救赵全落空”中“赵”做高音,后边三字“全落空”又低下来。用高低轻重起伏变化来表达内心的吃惊和担心。

第四是第四场“听他言倒叫我义愤填膺”唱腔分析:这段唱腔从“听他言倒叫我义愤填膺”到“解民倒悬刻不容”是紧二八板,从“要助公子成义举”到“天大风险我肩承”是垛子。含义上在如姬看罢小简后魏王说梦话,无忌带三千门客不等于白白送死。如姬听后,方才明白魏王借刀杀人的用意,十分气愤,如姬连续两个胸腔的起伏和提气,来表达内心的气难平。为了不能让此义举落空,而要成功救众生,“天大风险我肩承”中的“险、肩承”用重音结束,下定决心盗符。唱罢如姬小心翼翼左右相看,无人,然后一个水袖旋转身亮出后背,见外边无人,才去到塌前一再听魏王是否睡着,再用眼睛去观察,方才敢去拿虎符。魏王又说梦话,吓得如姬一个疾步反转身,又听无音,才迅疾拿出兵符。一个圆场,表达内心的激动和紧张一时无措,后又放入祭盒,刚捧起祭盒,魏王大叫“如姬”起榻,向如姬奔来夺过祭礼。过了一会,如姬方知魏王是在梦中,方才夺回祭礼。

第四场四段唱腔从低徊——轻快——紧张——激越高昂——迅疾收腔,唱腔处理完整,体现了唱腔上的起承转合。表演上,多次通过眼神、脸色、动作、台步、身段及精到的水袖,来刻画人物内心的紧张、悲愤和激昂。这场唱腔由十字、八字,又十字,再七字,又八字,从字数的变换上,背景音乐的节奏上,唱腔及表演上,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变化。又用魏王的三次梦话,令如姬心惊肉跳,一波三折,惊心动魄,牢牢抓住受众。

第五是第六场搜宫中“且息怒免悲伤如姬告罪”唱腔分析:太妃刚听罢无忌派来的汤阴老兵的禀报,说无忌带精兵八万赴邯郸救赵,感觉盗符事件重大,如姬来到太妃宫,承认盗符是自己所为,如姬劝慰太妃的一段唱腔。

首先从板式上分作三层:第一层是二八板,从“且息怒免悲伤如姬告罪”到“挽危难全义举理所当为”;第二层是垛子,从“为的是抗秦霸援赵保魏”到“盗符事是我为当仁无愧”;第三层是紧二八板,“纵有那塌天祸”,“我甘当重罪誓死不悔”。

从结构、含义及唱腔上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从“且息怒免悲伤如姬告罪”到“袖手观不救赵大理有亏”。唱腔舒缓,板式上从二八板开始,在字音上,走中州韵,干脆利索。内在旋律把握准确,根据豫剧板式的特点,一句三节,唱腔的韵律跟文本的韵律相匹配,腔随韵走,韵随节走,使曲谱的节律、文本的节律跟唱腔的节律保持一致,表演又随着情节、人物情感和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很强的韵律美。“求援书似雪片向大梁纷飞”中“求援书”三字做以重复来强调赵国的求救心切,后边一个“飞”低徊的拖腔再次强调求救的迫切,打动人心。“袖手观不救赵大理有亏”中“大理有亏”的“理”后有一个下滑音,听来很是巧妙。唱腔是豫西调的二八板,整体舒缓,有致。

第二层,从“公子他进忠言把唇舌苦费”到“挽危难全义举理所当为”。无忌不顾安危,此壮举感动人心。“义军列队”中“队”字是一个高音,“誓战强贼”中“誓强贼”3字用重音。“三千客对敌兵力差百倍”唱腔低缓。“谁不为征人们忧险担危”和“挽危难全义举理所当为”运用了曲剧的唱法。这节唱腔用高音和重音来表现信陵君的义行被感动,甘愿冒险,唱腔变得激昂。

第三层,从“为的是抗秦援赵保魏”到“我甘当重罪誓死不悔”。“为的是”四个排比句式述说盗符的目的,“为的是协门客凯旋而归”中“凯旋”两字高音,后边“为的是全公子宿愿不违,为的是助公子壮志得遂,因此上盗虎符寝宫之内,调荡阴十万军与赵解围”唱腔显得更紧,激烈如骤。“纵有那塌天祸,我甘当重罪誓死不悔”转入紧二八板,旋律上依然与前边保持激烈一致,唱腔却缓了下来,因为前边已把原因讲述明白,音乐的快表示如姬心理上壮烈,引出她甘愿受罚,誓死不悔。

这段唱腔,由缓——激昂——激烈——慢,层层递进,富于层次感,完整、舒缓、激越、大气。每一句通过豫剧板式的一咏三叹的唱腔特点呈现出完整性的处理,在每节中又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理,各层铺垫发展,达到高峰,然后又用紧二八板在短暂舒缓唱腔中结束。“康秦霸”听着字与字间是断的,实则字断气连,表现了如姬的担心和决心的复杂情绪,保持了人物情绪和唱腔上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在唱腔中,化用桑派的摇曳多姿跌宕起伏的唱法,又不同于桑派的疏密有致,她是通过吐字的轻重,音的高低,腔的强弱、长短、顿挫,融合人物的情绪来达到此种艺术效果的。

剧中韩刚扮演的魏王也比较成功,用花脸的脸谱和妆扮,老生的唱法,唱腔用中州韵,精炼、清楚,念白清晰,如“他怎知搬砖砸脚自己疼”中的“脚”普通话是jiao,他发中州韵jue,一听就是豫剧的味道。另外擅长运用表情、动作来刻画人物,尤其是在盗符一场,也很精彩。

苗石玉,扮相漂亮,做派洒脱,唱腔明亮,颇具阳刚之气。整剧人物之间的配合默契,有青衣、花旦、老旦、花脸、老生、文武小生,行当齐全,实力不俗。

如果复排虎符,建议:一是,把第四场如姬“昨日里在太妃宮一场争辩”十六句唱腔完全保留1978年版的唱词唱腔;二是,拓展人物群,是否考虑增加一个丑角,来调剂紧张的剧情,用丑角恰当的点缀,从悲中看到可贵的暖;三是,关于“荡阴”地名汤阴的读法,应由dàng改为tāng。

另外目前能见到的其他剧种:有1942年北京人艺的话剧《虎符》;2019年10月20日由西安秦腔剧院百年易俗社国庆会宁演出历史剧《盗虎符》,并首次赴香港演出,获得赞誉,编剧范紫东,导演王霭民,主要演员有张宝玮(饰魏王)、张咏华(饰魏氏)、任炳汉(饰平原君)、郭军(饰信陵君)、丁小玲(饰无忌)、惠敏莉(饰如姬)、张丽(饰皇后)、王明豪(饰晋鄙)、惠景华(饰侯赢),该剧情节跟豫剧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结局的反差,最终均是无忌带魏8万军救赵成功,秦腔以魏王受到众人谴责而原谅了如姬盗符,呈现的一个喜剧的结尾,豫剧是如姬、老太妃、侯赢、宫女均因盗符而死,产生了强烈的悲剧震撼力,跟郭沫若的原剧本精神保持了同样的格调;另外,淮剧也有《虎符》,没见到全剧的视频。

猜你喜欢
信陵君魏王门客
三人成虎
如何看待谎言
鸡鸣与狗盗
背道而驰
唐雎说信陵君
门客三字阻筑城
默当
信陵君尊老
三人成虎
当代“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