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家教家风对小学生生活方式及态度的影响

2020-10-18 01:10:14王永伟
学周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家教家风家长

王永伟

(甘肃省民乐县顺化镇寄宿制小学,甘肃民乐 734500)

新时期以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形式愈发多样,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加深,家庭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家风家教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学生以后的整体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

一、家长创建优秀家教家风的好方法

(一)言传身教

家庭教育就是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明的言谈举止[1]。这些都是家长首先应该做到的。学生生活中,除了上学,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了,他们参与学生成长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家长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有端庄的仪容仪表,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的言谈举止,从细节做起,做到言传身教,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孩子跟着家长学习,渐渐也会养成好的行为举止。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应该一味地给孩子讲大道理,而是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人生态度。比如和孩子一起规划一次旅行,制订旅行计划,准备旅行用品,将行程设置得多姿多彩,培养孩子的计划能力。同时,也向孩子展现出对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的态度,培养孩子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二)加强沟通,从课本外寻找故事

家长可以从教材外寻找案例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鼓励孩子面对困难不放弃的时候,可以讲一些名人的故事,如数学家研究数学理论的故事。数学课本中有许许多多的定义和理论,这些都是数学家进行上万次演算最后得出的结论。家长可以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讲一讲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古代或者近代的数学家坚持不懈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坚持自己的想法。

可以讲述几何的最早提出者——欧几里得研究几何理论最后成立体系的故事。欧几里得在大学时跟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潜心学习,并将柏拉图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下去。通过不断地研究,他从柏拉图的数学思想中发现了几何理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林畜牧业的发展、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增多,几何理论的发展越来越明显了。欧几里得立志要完成这一理论的研究,后来他开始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从爱琴海边的雅典古城,来到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新埠亚历山大城,为的就是在这座新兴的,蕴藏着丰富文化的异域城市实现自己的初衷。在此地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一边收集过去的数学家们留下的著作和演算手稿,向有名望的数学家请教,一边尝试自己写作,表达自己对几何学的理解。欧几里得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终于写出了《几何原本》。

家长在讲述了欧几里得的励志小故事后,可以教导孩子培养勇于创新,不畏艰难,好学的品德,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树立坚定的信心,勇于战胜人生中遇到的困难,让孩子对以前的数学家们怀有深深的敬意,学习他们的献身精神和对数学的热爱。

家长可以通过一个个名人的小故事,增强孩子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扩充孩子的知识面,又让孩子体会到先驱们为了历史进步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和伟大成绩,让孩子知道科技发展到今天的不易。激发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信心,鼓励孩子为祖国事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做出更多的努力。

二、优秀家教家风创建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管理上有张有弛

家长在家庭树立家风应该做到有张有弛,既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发展,也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严格的管理[2]。比如有一些很琐碎的小事情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不一定每一件事情都要定规矩,可以让孩子跟着自己的心情去决定自己干什么,不干什么,学着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不拘泥于一定要按照规矩来做事。家长不能一味地压抑孩子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对以后性格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吃饭的时候,有些父母会规定孩子必须吃什么,对身体有好处,不能挑食等。这样虽然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好处,但是家毕竟应该有一定的包容性,适当的宽容是可以存在的,这样更能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管理自己,规划自己。个性化的规矩有利于孩子热爱自己的家庭,不被拘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使孩子能够自理,有自己的主见。但是在有些事情上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该守的规矩一定要遵守,比如道德品质问题,撒谎一定要接受惩罚,见到长辈一定要有礼貌等。原则性的问题一定不能有半点马虎。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树立威严,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

(二)尊重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家庭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和宽容。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肯定是有很多规矩要遵守,按时上课,课堂上不许随便说话等。但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孩子积极地和家长进行交流。例如在家庭里面对一些事情时,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见,旅游的时候想去哪里玩,带什么零食等,不要一味地把什么事情都安排好,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再比如全家大扫除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来计划怎么样安排,而不是家长强迫性地去规定,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整个过程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协调,而不是一味地根据家长的安排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家长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帮助,做孩子的引导者,孩子才是整个活动的策划者,适当的时候家长甚至可以放弃父母的权威,服从孩子的安排,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促进孩子责任感的养成,更有家庭的概念和担当。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管理自己和引导他人,变得更加成熟。

(三)因材施教,开发潜能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家规,对调皮的孩子应该比较严格,以约束为主,要让孩子有规矩感,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为其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内向的孩子应该比较宽松,以鼓励为主,培养其勇敢的精神,使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集体生活,不被边缘化。也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采取不同的管教方法。家长可以利用其长处,规避其短处,为家庭找到和谐相处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三、学校如何帮助家长树立优秀家教家风

(一)开展主题班会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家长来学校一起开展有关家风家教的主题班会。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古至今,“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家喻户晓。到了近代,很多名人名家会以书信的方式教育子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傅雷家书》了。这些素材都可以成为班会的讨论材料。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学习这些脍炙人口的文章和故事,尤其是家长,让他们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树立家风家教的重要性,从而付诸行动中去。

(二)开展家风家教征文活动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征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家庭风采展示出来[3]。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等公开区域,在学校的德育处,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里,可以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充分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宣传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组织办手抄报

人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巩固强化,才能达到根深蒂固的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制作手抄报,把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张贴起来,供大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种方法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又增加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从而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家优秀的家教家风记录下来,同时也可以将名人名家的小故事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实践。

(四)扩展家教家风教育的新渠道

学校可以开展情境实践活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充分理解家风家教的内涵,表达其生动性[4]。应该把家风家教与具体的场景结合起来,每个月制定一个主题,每一周举办一次活动。比如,农历正月的时候可以举办一次“热爱中华礼仪,传承中国文化”的主题活动;母亲节前夕可以举办“感恩母亲节”的活动;清明节前夕可以组织“勿忘祖先”的活动;国际劳动节可以组织“热爱劳动”的活动;五四青年节可以组织“做一个温暖的人”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宣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对树立优秀的家风家教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创造一个有着优秀家风家教的家庭,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我们首先要正确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家风的好坏,家训的宽紧,家教的优劣,家长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不能一味地人云亦云,要根据孩子性格和年龄阶段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尽量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这样孩子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家长应该肩负起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与担当,以优秀的家风家教的标准,给孩子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家,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家教家风家长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风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