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奇,王永振,朱晓蕾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 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早在2007 年我国大学生新生入学人数中女生比重已超过男生,达52.9%。女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对于工作岗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就业难已成为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在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后,全国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为女大学生毕业就业提供了新思路。
近几年,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我国创业浪潮中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是缓解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性别、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群体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分析高校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影响因素,有利于正确认识女大学生创业的现实状况,引导女大学生成功创业、就业。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7 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中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占比26%,与2016 年相比,上升了6 个百分点,更有3.8%的受调查学生表示一定会创业。报告也指出大学生创业多集中在门槛较低的餐饮、电商等领域,而创业所需的资金70%靠自筹获得。创业融资体系的不健全,创业指导系统的不完善和创业环境的相对不友好是他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影响学院在校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才能从源头抓起,合理引导、正确激发本院女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提升学院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女大学生,以问卷星为平台,进行问卷发放,有效参与人数为300人。其中,年级分布为:大一86 人,大二114 人,大三100 人,分别占比为:28.7%、38%、33.3%,数据分布均匀;工作经历分布为:有实习或者兼职经历的70.45%,没有实习经历的29.55%;专业分布为:学前教育系127 人,经济管理系53 人,护理系48 人,现代服务系33 人,艺术系39 人,人员比例结构合理。
本研究以“双创”为背景,以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女大学生为对象,在借鉴国内学者,尤其是钱永红、陆根生等人的创业意向影响因素模型的同时,结合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从自身因素、创业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设置题目,来对在校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测量。自身因素包括户籍、年级、专业、有无实习经历、创业资金来源、对自主创业的认识等;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所在地、父母的职业及对于创业的态度、亲朋好友的创业经历等;创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对于在校大学生开设的创业课程、举办的创业大赛、模拟演习以及对国家现有创业政策的普及等;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为创业提供的政策和创业的整体氛围。
1.自身因素。在对本院的在校女大学生是否具有创业意向的调查中,有93.33%的学生考虑过自主创业,其中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占比31.11%;从户籍来源来看,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对于创业意向的影响并不明显;从系别和专业分布来看,经管系和艺术系学生的创业意向明显高于学前教育系、护理系等学生的创业意向;在工作经历方面,是否具有实习或兼职经历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较为显著,有实习或者经历的学生表现出的创业意向更强烈,且对于未来的创业活动更有规划;在对创业活动的认识中,女大学生普遍对创业的认识不够,虽有创业意向,但缺乏对于创业的具体规划和认识,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虽有创业想法但是缺乏创业自信,不敢去规划和尝试,不认为自己能够创业成功。调查发现仅有8.73%的学生对创业有过规划,63.64%的学生虽然具有创业的想法,但没有具体的规划,对创业缺乏正确的认识。
2.资金来源。在创业的资金来源四个选项中,排在首位的是选择通过自己打工的方式积攒创业资金,其次是寻找合作伙伴,通过向银行贷款次之,选项最少的是通过家庭支持。但根据对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调查,学生在实习期工资一般不超过2000 元,实习结束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月平均工资为3000 左右,除去基本的食宿和房租,很难积累到创业所需资金。此外,依照我国现阶段的银行贷款体系,在校学生或者大学刚毕业很难申请到创业贷款,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的创业想法和创业项目因缺乏资金支持而中断。
3.创新创业教育。学校虽然在大一的课程设置上就安排了创业教育课程,在内容上包含国家支持政策的普及,营销沟通技巧、风险的规避、创业项目的选择等。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泛泛而谈,不够深入,未能找准学生对于创业的真正需求点,更谈不上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其次,在人员配备上,创业课程通常是由在校教师担任,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据本次调查,40.91%的学生更希望得到一下交流沟通技巧,38.64%的学生希望获得营销手段方面的知识,对于专业知识和行业信息的需求仅占5%和4%,学生的这些需求恰恰也是在校任课教师的不足。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造成了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对于学生的指导作用并不显著。
4.家庭环境。家庭对于女大学生的创业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资金支持上,在本次受访的300 在校女大学生中,有75%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在负担学生大学期间费用之后,很难通常也不愿意再拿出资金供学生创业。二是在对创业的态度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女大学生毕业之后应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把重心偏向家庭,公务员、教师等工作类型是首要选择,对于创业带来的不稳定和高风险,许多家长表示不能接受。三是从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影响来看,父母的职业对于是否支持孩子创业的影响显著,其中父母有经商或者创业经历的,对孩子创业的态度最积极;父母职业为农民或者工人,则对孩子的创业态度相对保守;周围有创业成功者,则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
5.社会环境。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女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并不乐观。虽然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已显著提高,女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加,甚至在2007 年首次超过男生。但是几千年文化积淀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便是“柔美、优雅、持家”,现有的社会评价机制也更注重女性的外貌以及婚后能否相夫教子,在事业上则不必优于男性,“高学历”“创业”“女强人”似乎成为女性的负面标签。创业的艰辛需要女性具备勇于冒险和挑战的性格甚至商场如战场的争霸精神,这种与现有观念的矛盾直接导致了女大学生在创业时瞻前顾后、信心不足,不敢尝试与挑战,甚至害怕别人的评价。此外,虽然全国创业的热情高涨,国家对于创业的政策支持也随之增多,但缺少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甚至女性的创业帮扶体系、资金支持政策,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依旧是弱势群体。
从本文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虽取决于自身,但也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提高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工作中,需要从女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协同努力。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特提出如下建议: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信源于实力,过硬的自身素质才是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因此,增强女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创业素养,培养她们敢于尝试、敢于冒险、不怕失败的创业精神是前提。此外,应打破“女子不如男”的传统观念束缚,树立新时代女性创业示范标杆,帮助女大学生增强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提升女大学生创业的自我效能感。
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加大对于创新创业的宣传,让更多的父母和家庭了解创业,接受创业,支持创业。自主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一个积极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在创业资金,创业规划上给予子女很大的帮助,更能够极大地增强创业学生的信心,成为创业学生的坚强后盾。
从已有的分析来看,学校对女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显著,但效果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可从改变学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入手,引入校外社会实践导师,为创业课程注入新鲜血液;多组织模拟实习和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斗志;针对不同的系别不同的专业定制不同类型的创业课程,甚至可以结合女院的教学特色,从性别视角出发制定女大学生创业课程。此外,定期向学生宣传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增强女大学生的创业自信。
在国家的普惠政策之外,可以通过妇联等社会团体的影响,有针对性地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支持。比如,设立专门针对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专项基金和创业保障体系,解决女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资金来源单一等困境。全社会营造创业光荣、支持创业的氛围,从而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