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2020-10-18 01:10雷立军
学周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创造力想象力想象

雷立军

(甘肃省民勤县新关幼儿园,甘肃民勤 733399)

什么是创造力呢?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幼儿园素质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及非语言方式创造性地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美术教育由于其特殊性,更具有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优势。那么,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首先,应该重视培养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其次,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进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不断的实践与钻研方面,也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及经验。

一、观察——创造的基础

观察是一切思维和创造的基础。人类要认识表现事物首先要进行有目的、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视觉、知觉去感知事物的特征,诸如其形、色及空间等,这是艺术创造的源泉。那么,如何才能让幼儿具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呢?

(一)看看说说,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让他们注意观察生活,拥有认识世界的眼睛。平时将见过的事物想一想,说一说。比如,在上学路上,你都见过哪些情景?让你画一幅画的话,你将画什么?为什么?请幼儿描述。教师再根据幼儿的描述,表扬观察仔细的幼儿,激励没有认真观察的幼儿,并给予其观察方法的指导,以保证他们逐渐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好习惯。

(二)转转看看,引导幼儿多视点、多角度观察物体

物体的丰富性、立体性决定了对其观察方法、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如果幼儿不了解这点,势必将影响到对画面主题的表达深度。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经常引导幼儿不断转转看看,多角度、多视点观察物体。

二、想象——创造的阶梯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的确如此。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幼儿时期是想象力最丰富、形象知觉最敏感的时期,也是记忆印痕的永存时期和形象思维的活跃期,这一时期是艺术意向的原始来源,是艺术视觉的最初环节,也是创造思维的先在酵母,如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应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相应挖掘其想象力,启发引导大胆想象,也就等于构建了通向创造的阶梯。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呢?

(一)听、说、看、摸,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

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虚拟现实意境,有机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想象、探索、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灯光、音响、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光、声、色、形等变换成幼儿形象的视觉、知觉,进而启迪其思考。在一种新的教学情景中,让幼儿听、说、看、摸,其情绪自然非常高涨,多种感官有机被调动起来,思维想象也就无拘无束,任意驰骋了。

(二)边谈边想,讨论交流表象、情感和想象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幼儿的记忆力表象都是多姿多彩而不尽相同的,师幼要经常讨论交流各自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一起将见到的事物想象、延伸,使多个人的思维形成多种综合优化和重建。这样,就不仅会层层激活幼儿的记忆表象,而且还会触发幼儿想象、创造的灵感。

(三)多看多想,欣赏美术佳作

美术欣赏是一种精神和心智的活动。幼儿欣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作品质量的高低,多欣赏一些美术佳作可以丰富他们的情感和想象。大家都知道,当我们面对多种风格的美术作品时,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往往会在突然间引发意想不到的记忆表象,发生由此及彼的联想,并列、连接、叠加、触发等多种变化,想象和发现等心理活动会获得较多的可能和机会。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构筑幼儿藉以寻找创作灵感的感悟源,即多让他们欣赏美术佳作,多找一些各种风格、各种表现形式、想象丰富内容广泛的作品,把他们带进一种特定的艺术氛围中,让其通过对美的欣赏和评释,引发其与相关的、无关的事物进行联想,并作横向、纵向的比较联想,让幼儿的创作超越浅层的知识界面和形体的简化构成。这样,就突破了其创造思维的狭隘性,拓宽了其审美意识范围,提高了其艺术鉴赏力,也就为培养其创造才能上了一个台阶。

三、创造——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创造力是一直最受推崇的智力要素,也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学学画画,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

现代抽象绘画不是对真实物象的客观反映,而是加入了想象创造、夸张抽象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这些作品中的形象与幼儿习惯的再现性美术作品仍有极大的反差。通过对这类作品的鉴赏,既可以锻炼幼儿的逆向思维,又可以拓宽幼儿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在幼儿对这类作品的观念、思维和创造方法有了较清醒的认识后,再让他们试着用这种形式学学画画,将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出来,自然就发展了创造才能。

(二)玩中练、练中玩,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

幼儿好动好玩,他们创造的作品是原创性的,是用可视形象来笑来闹来跳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感情的,因此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气氛中自由自在地画想画的东西是至关重要的。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就某个活动进行分析分解,请小朋友一起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它?或者从这事可以联想到哪些与之有关的情景呢?”

师幼一起交流创想,罗列方方面面,从多个角度构建创想,也可以指导幼儿运用“移动”“添加”等方法,做一些游戏练习,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幼儿的发散思维。

(三)想想试试,画画变变,鼓励求异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阿瑞体曾指出:“创造是由不合逻辑开始的,再经由逻辑的润饰和整合,最终达到超越逻辑。”幼儿阶段是幼儿思维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常常“异想天开”,如果他们产生不合逻辑的“异想”,教师应予以表扬、肯定,因为“好奇”“异想”“探索”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创造的萌芽阶段。

在现实生活中,当一物体出现,人们自然会因经验在脑海中引起一些关系链和关系场,这是符合逻辑的,一旦换个角度和位置去考虑,或改变原有的观点形式、功能,人们就会产生陌生和惊异感,由于幼儿天性好奇,就会很有兴趣地探索其中奥妙,这样就拓宽了探索和思维路径,这种求异思维无疑是极能锻炼小朋友的创造性思维的。

四、更新观念——教学质量的提高

要想更新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运用理论,在实践中长时间的观察,了解幼儿、研究幼儿,分析心理以及作品表现,善于总结,接纳外界新鲜事物,不断学习总结,观念才能不断更新。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思想根深蒂固,平时教学时不自觉地便会带出来。所以,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首先就是站在幼儿的角度上看待其作品,只要是幼儿认真地去表现,画出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一幅好作品。

幼儿园美术教育首先要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自在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绝不能压抑幼儿的个性。这里并不是不要学技能而一味追求自由表现,而是要启迪幼儿的思维等能力去掌握技能技巧的过程,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逐渐领悟一些美术技能,在此基础上,经过教师的点拨,幼儿的各种素质才能得到更快的提高,这就是观念的转变。

观念的更新,是对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教育观的转变和更新,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幼儿观,把幼儿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

五、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幼儿智力素质

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那么,教师要不要教幼儿,教师不教干什么。大家都知道,必要的技能还是要教的,比如涂色、认识颜色、折纸、泥工等各种技能。但决绝不能教的是一个一个具体图像的画法,而是画图像的技能。众所周知历史是发展的,是不断更新的,没有一种图像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幼儿观察、不教会幼儿观察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就无法进行审美教育,也只有幼儿亲自去观察事物,掌握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才能对它们有一较完整、生动、形象的了解。以往的教学中,也引导幼儿观察,如观察人物,引导幼儿从头开始说,头是圆的,身体是长方形的,腿是细长方形的,给幼儿的印象,好像所有的人都是这个样子。

要知道没有一种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东西从不同角度去看,都会是不同的。在教学中,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就要培养幼儿真正会看,从各个角度观察同一物品,使幼儿时刻做个有心人,对身边的事物留心观察,在不知不觉中,幼儿的观察力就会得到提高。在教学中,不只培养幼儿观察力就可以了,还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机会让其有想象的空间。

总而言之,观察是基础,想象是阶梯,创造是目的,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要教师能经常有目的引导幼儿勤于观察、大胆想象、乐于创造,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活动效果。另外,作为幼儿教师,要一切为幼儿着想,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通过自身活动,获得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创造力想象力想象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