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欣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气象局,甘肃 张掖 734400)
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自186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6℃。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从季节分布看,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受海陆水汽交换影响较为明显。本文主要分析该地区夏季(以6~9月为主)降水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应。
利用1951-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39个站点6~9月降水资料。
运用小波变换、M—K检验等诊断方法[1-3],分析1951-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以及逐年夏季降水周期变化和突变检验。
1951-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6~9月降水时间序列曲线(如图1所示),并运用五点二次平滑和9年滑动,得到平滑曲线值(如图2~3所示)。
图1 降水距平百分率及其线性趋势
图2 降水距平百分率及其五点二次平滑
图3 降水距平百分率及其9年滑动平均
1951-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6~9月的降水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即降水总体逐年增多。由图2看出,1993年以前,夏季降水存在小幅波动,但在1967年附近夏季降水量明显减少;1993年后,夏季降水量比较稳定,降水量持续偏多。由图3看出,1961年之前,夏季降水量基本稳定在平均量附近;1961-1991年之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量有小幅波动,但总体上持续少于平均降水量,即降水量偏少;1988年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量持续多于平均量,即降水量偏多。
总体而言,20世纪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大环境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变化明显,总体呈降水增多趋势;20世纪50~80年代,夏季降水基本稳定在平均量附近;80年代末以来,以此为转折,夏季降水量总体呈持续偏多趋势,且较为稳定。
图4 长江中下游6~9月降水小波变换
逐年降水量值变化具有周期性,对1951-2013年6~9月降水量进行小波变换,将降水距平值在时间和频率两个方向展开,提取降水序列的周期(如图4所示)。
由图4看出,上半部分为低频,等值线相对稀疏,对应降水量值较长周期的振荡;下半部分为高频,等值线相对密集,对应其较短尺度周期的振荡。由此,呈现出的振荡之处,分辨出奇异点,每个奇异点即为一次突变转折点。上图中,在频率为9时的1964年,1973年,1982年,1990年处,小波系数出现了最大值,说明分别在以上的各自年份前后,夏季降水量发生了较强的振荡,即出现了降水量的较大波动值,异常偏多或偏少。同时,在1960以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量变化相对稳定;在1990年之后,其降水量变化也相对稳定。
1951-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以1988年为转折点,呈现先偏少、后偏多的趋势。利用M-K方法,检验其降水变化序列(如图5所示)。
图5 长江中下游6~9月降水突变检验
由图5,降水序列1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952年的值为负值,1975年后,其值大于1.96(除去1978年,1986年,1990年,1992年),即降水量是显著增多的。对于降水序列2,1985年之前,其值大于1.96,即降水量是显著增多的;1985年之后,降水量也是增多的,但值小于1.96,因此降水量增多不显著。降水序列1和降水序列2相交于一点,即1985年为降水突变点,同时突变点的值大于1.96,说明此突变点是显著的。
总体而言,检验结果说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量在1985年前后发生了转多突变,这与中国80年代末,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量总体呈偏多趋势基本一致。
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海水热膨胀、山岳冰川消融,致使海平面上升,同时加速海水蒸腾,促使海陆水汽交换加聚。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显著,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明显。
20世纪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6~9月)降水变化明显,总体呈降水增多趋势;20世纪50-80年代,夏季降水基本稳定在平均量附近;80年代末以来,以此为转折突变点,夏季降水量总体转为持续偏多趋势,且较为稳定。
由突变检验结果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量在1985年前后发生了转多突变,这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量总体呈偏多趋势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