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融资“无惧”家底薄

2020-10-16 07:11
纺织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专利权纺织专利

通过专利权质押融资,将专利权作为无形资产,可以有效帮助纺织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2020年纺织行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十分严峻,在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纺织行业遭受的冲击尤为严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纺织企业迫切需要融资来应对资金运营紧张的挑战。通过专利权质押融资,将纺织企业的专利权作为无形资产,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升纺织企业市场竞争力。

纺织企业转型升级任务迫切

根据国际纺联发布的第四次调查报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5月20日-6月8日,全球纺织订单平均下降42%,预计2020年的全年营业额平均下降32%。当前,全球纺织产业格局正面临进一步调整,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受到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虽然我国拥有全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但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任务紧迫。

实现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在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把握全球纺织业发展趋势,跟踪产业前沿和高端技术,加强行业科技创新和研发,提高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最终目标是提高纺织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纺织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年公布了《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以下简称“分类”),纺织行业中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包括新装备制造业大类下的纺织专用设备制造,新材料制造业大类下的染料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根据2018年数据的核算结果,2018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107090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1.6%。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与传统的劳动、资本等要素相比,知识产权(专利)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美国、欧盟相关研究显示,知识产权是驱动产业增长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未来的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知识产权(专利)的推动,而专利融资将成为纺织企业缓解资金短缺的重要抓手。

提升专利创造能力是前提

纺织企业开展专利融资运营的前提是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否则专利融资运营就成了无源之水。纺织企业提高自身专利创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战略规划层面制定专利创造计划。一方面要在企业的年度战略规划中制定年度专利获取计划,包括获取方式和获取数量;另一方面在重点研发项目的立项环节制定本项目的专利获取计划,明确在哪些重点技术分支进行何种形式的专利申请。

重视企业研发、生产环节的专利创造。研发活动是企业进行专利创造的主要途径,企业应该在研发过程中重视专利挖掘工作,及时将新的技术成果反馈给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通过专利性检索评估其是否具有潜在专利价值,并进一步确定是否进行专利申请。生产过程中也可以产生新的专利成果。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存在的缺陷,以及对生产工艺的改进都可以作为专利申请的技术发明点。

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纺织科技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深厚的基础性科学技术研发能力,丰富的研发设备,以及良好的实验室条件,而企业则具有敏锐的市场把握能力以及新技术的产业化实施条件。因此,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提高纺织企业专利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山东愉悦家纺联合天津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特宽幅织物高精度清洁印花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围绕该项目形成了45 件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 件,实用新型专利25 件。愉悦家纺还利用专利权质押融资获得了恒丰银行的4000万元贷款,为企业技术装备的改造升级提供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

围绕产业前沿关键技术、高难度技术培育出的高价值专利更容易在专利融资运营中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

高价值专利更易获融资资质

浙江金蝉布艺拥有一件名为“一种TPU全遮光面料”(申请号:CN201920389039.5)的专利,该专利在incopat 商用专利数据库中的价值度评分高达9 分(满分10 分),也正是凭借这件专利,金蝉布艺通过专利权质押获得了中国银行3500 万元的贷款。由此可见,培育高价值专利是企业进行专利融资运营的重要方式。

高价值专利具备4 个主要特征:一是“高”,即技术的研发创新难度高;二是“稳”,即专利的权利稳定;三是“好”,即专利产品的市场前景好;四是“强”,即专利的技术竞争力强。企业只有培育出高价值专利,才能有广阔的专利运营空间。纺织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围绕行业关键技术进行高价值专利培育。纺织企业可以重点关注化纤新材料关键技术,生物基合成纤维原料高效合成技术,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低成本产业化技术,医用海藻纤维、壳聚糖纤维、甲壳素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等产业前沿技术。围绕产业前沿关键技术、高难度技术培育出的高价值专利更容易在专利融资运营中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为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额度。

其次,纺织企业应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尤其重视专利文本撰写质量。专利文本撰写质量是高价值专利稳定性的基础所在,只有具备高度稳定性的专利才能在专利评估中获得较高的价值认可,对于一些涉及重大技术创新的专利申请,需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论证,由高水平的专利代理人与研发人员经过充分沟通后再撰写申请文件,保证专利申请质量。

第三,完善专利布局结构,构建高价值专利组合。专利布局包含若干方面,其中以技术布局和地域布局为重点。在专利技术布局方面,纺织企业应结合产业链结构,尤其注重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方向发展,向高档次、高附加值、多用途、功能化的方向发展。比如面向多纤维混纺交织面料、高支高密纯棉织物、高档弹力织物、高档提花织物及天然彩色棉、大豆蛋白纤维等新产品进行专利技术布局,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和技术制高点。在专利地域布局方面,纺织企业应围绕产品出口策略及国际市场动态,提前进行专利技术海外布局,为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知识产权保障。

通过完善专利技术布局和地域布局结构,能够形成高价值专利组合。相对于单件高价值专利,高价值专利组合在技术完整性、稳定性和市场价值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可以说,高价值专利组合是企业专利融资运营的“利器”。

利用优惠政策助力专利融资运营

为了充分发挥专利融资运营对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开始在广州市、成都市、无锡市等51 个市、区和单位开展专利质押融资试点示范工作,鼓励各地区为专利质押融资提供优惠政策。目前的优惠政策主要以多方面的财政补贴为主,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保险费补贴。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后,企业购买相应保险产品的可申请保险费补贴。如中关村为每个专利质押融资项目提供不超过6 万元的保险费用补贴;广州地区按投保费用的50%,不超过20 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二是评估费用补贴。企业在专利质押融资过程中产生的评估费用可以享受相应的补贴政策。如天津为企业提供单笔不超过3 万元,年度总额不超过10 万元的专利质押融资评估费用补贴;三是贷款利息补助。企业以专利权出质所获的贷款所支付的贷款利息,可以享受补贴政策。如武汉市为企业提供所获贷款的利息额30%的补助,福建省为企业提供利息总额30%~50%的补助。

企业应该及时了解当地政府的专利融资运营补贴政策,利用财政补贴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将专利融资运营的效益最大化。

构建产业技术专利池运营模式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发明专利的65%都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的,说明从总体上看中小企业是我国专利创造和技术创新主体。但是从微观层面来看,单个中小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专利拥有量都显得势单力孤。在专利权质押融资中,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专利评估价值的30%,这使得中小企业在专利权质押融资中难以获得期望的融资结果。而通过在本行业内部企业之间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实现技术优势互补,进而构建产业技术专利池,则是实现中小企业专利质押融资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

在构建产业技术专利池过程中,同一技术领域中具有技术优势互补或者制约关系的企业可以协商约定,相互之间优惠使用对方专利或者形成交叉许可,同时以共同体的形式将专利池整体对其他方进行许可和授权,或者以整个专利池作为专利权质押标的物,各专利权人共享融资贷款。专利池不仅在专利实施和运用中将单个专利的效益最大化,也在专利权质押融资中发挥组合优势,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人才培养

提升纺织企业专利融资运营工作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全面的人才队伍是关键。专利融资运营人才既要熟悉企业主营业务、技术和产品,又要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如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熟悉企业专利申请、维护和管理工作,掌握专利检索、分析和评估等专业知识。为此,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专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制定常态化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计划,面向企业开展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知识培训,如面向企业管理层开展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的培训,面向研发人员开展知识产权创造方面的培训。此外,对生产、销售、行政部门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培训。

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形式方面,企业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如联合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邀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评估机构开展专业知识讲座。这样既能保证人才培养的知识全面性,又能提高培训内容的专业性。

当前,国际市场上,纺织产业面临特保措施、反倾销、技术环保等贸易壁垒;国内市场虽然空间较大,但产业发展异常迅猛,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产业“高成本、高风险”特征愈来愈明显。纺织业的发展必须抓住战略机遇,更新发展理念,加快自主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纺织产业的知识产权密集型属性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通过专利权质押融资能够为企业缓解融资难、成本高的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专利质押融资正成为中小型纺织企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的强力助推器。

相关链接:

我国专利融资运营制度与实践

专利权质押是目前最典型的专利融资运营模式。专利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以合法拥有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作为财产权,经评估作为质押标的物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质押。出质人应当与权利人签订书面质押合同,专利质押权自双方到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2006年10月31日,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发放了我国第一笔专利权质押贷款,贷款总额为150 万元,贷款质押标的物为贷款企业拥有的专利权。这是我国首次以专利权作为贷款质押标的物,开启了中小企业专利融资运营的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专利权质押法律法规制度,国家还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专利融资运营的推广和应用(见表1)。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探索,我国专利融资运营取得了显著进步和丰硕成果。

表1 我国专利融资相关政策法规

图1 专利权质押实施流程

表2 各地方模式及其典型特征

图2 我国近十年专利权质押融资额(单位:亿元)

在专利权质押实施流程上,各地纷纷推出了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专利质押融资管理办法,从规范工作环节方面指导企业和相关机构进行专利权质押融资。总体上来说,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金融机构、服务(评估)机构,主要流程包括贷款申请、项目/专利评估、签订法律文件等环节,具体如图1 所示。

在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方面,我国多地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代表性地方模式,如北京模式、浦东模式、武汉模式以及四川模式。各地方模式的典型特征如表2 所示。

此外,全国其他地区也各自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如江苏省推出的利用保险公司的险资作为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政融保”模式;中关村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产品“智融宝”模式等。

在全国专利权质押融资额方面,图2 是我国近十年来专利权质押融资额的增长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为70 亿元,2010-2015年期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率为54.47%,2015年专利权质押融资额达到560 亿元。2016 专利权质押融资额出现小幅回落后便迅速恢复了快速增长,2019年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了1105亿元。

猜你喜欢
专利权纺织专利
澳洋纺织
专利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发明与专利
论实用新型专利权终止对同日申请的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
——兼评专利法第九条
论FRAND原则对标准必要专利权行使的限制
论专利权无效判定的基础
专利权与生命权如何平衡?——白血病患者陆勇案引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