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润
摘 要:结合地区松材线虫病产生的原因和发病的实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提高防控效果奠定基础。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为害;防控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6-0109-02 中图分类号: S763.18 文献标志码: B
松材线虫病直接威胁松树的健康生长,是现阶段我国林业部门重点进行的病虫害防治目标之一。从松材线虫病发病原因和规律分析,该类害虫在短时间内不能被彻底地清除干净,必须加强防控,尤其要重视科技水平的应用。为此,应该结合松材线虫病的发病原因和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1 松材线虫病的为害
1.1 松材线虫病的发病原因
首先,有很多易感染的寄主,有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林木种类很适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其次,气候条件适宜。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在气温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繁殖速度比较快,给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再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改善了运输条件,但是一些有病虫害的木材也被运到林区内,给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最后,有些地区为了减少对林木生长的干扰,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也造成林区内的杂草众多,不利于发现病情。
1.2 为害症状
天牛是重要的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其在吸取松木养分的同时将疾病传播给松树,造成松树的水分代谢不正常,影响松树的正常发育。从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到松树死亡可以分为4个阶段:首先,发病的初期阶段,该阶段染病的松树变化不是很明显,其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松树的树脂分泌量减少,同时树叶萎蔫,明显可见天牛啃咬留下的痕迹;其次,发病的中期阶段,该阶段的树叶开始变黄,留下明显的天牛产卵的痕迹;再次,发病的后期阶段蛀木屑;最后,发病的末期阶段,松树会出现枯萎死亡症状,颜色发生变化。
1.3 发生的特点
首先,松材线虫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如果地区的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工作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忽视该疾病,加之感染该病的前期症状不明显,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导致症状的加剧,病情蔓延之后,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其次,松材线虫病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松褐天牛等传播媒介的协助下,病菌会大范围蔓延。再次,病害的发生具有复杂性。松材线虫病的发病症状比较复杂,可能和其他的病害混淆,给确诊造成了难度。最后,松材线虫病有多种传播途径,不只依靠松褐天牛传播,通过人为方式运输木材也能进行传播。
1.4 松材线虫病的感染过程及特点
松材线虫病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10月,因为这个时期的松褐天牛体内有大量的松材线虫,松褐天牛咬伤松树之后可将松材线虫直接输送到松树的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松材线虫能够大量繁殖。刚开始症状并不明显,在每年9—10月开始慢慢出现症状,之后造成松树严重感染,导致松树死亡。如果地区温度保持在20~25 ℃,还会导致松材线虫的大面积扩散。
2 松材线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1 治理难度大
科学有效的植物防疫检疫能够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从松材线虫病的特点来看,该病害属于外来物种,传播比较隐蔽,检疫的难度比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将造成该病的大范围传播,控制难度比较大。造成治理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我国的林业检疫工作起步较晚,有些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加之检疫手段的落后,很容易造成该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其次,国家开始大量开展林业工程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调入外地树苗,在调运的过程中存在检疫不规范的行为,进而输入了带有病害的苗木。最后,在松树林内还种植了一些其他的林木,如果发生疫情会很快扩散,但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即便采取砍伐治理等措施,也不能保证完全清除病害。
2.2 防治技术落后
在1980—1990年间,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的南京地区被发现,随后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治理措施,雖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受治理成本高和治理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地区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导致防治技术不理想,影响了防治效果。
2.3 缺乏资金支持
首先,研究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资金的缺乏不利于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其次,在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控的过程中也需要足够的资金,但是有些地区的资金缺乏直接影响了防控的效果。最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难度大、防治周期长,很难短时间内见到效果,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3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对策
3.1 完善植物疫情监测体系的建设
科学的松材线虫病监控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防治水平和能力。首先,建设检查站。检查运输中的林木,避免携带病菌的苗木进入林区。其次,及时检查松树的生长情况,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再次,对林木加工企业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问题的林木,必须及时进行处理。最后,建立明确的处罚制度,并结合当地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同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以保障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3.2 增强防控意识
首先,林业部门应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松材线虫病的防控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其次,对林业防治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病虫害防治的能力。最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传播防控松材线虫病的相关知识,做到预防和防治相结合,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积极配合林业部门的防治工作。
3.3 调整林分结构
通过科学的规划林分结构能够有效防止该疾病的发生,因此,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增加林木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林木的抵抗能力。此外,将针叶林和阔叶林混交可以充分提高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在松林外种植一些阔叶林也能起到隔离的作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也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树种,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3.4 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
首先,生物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松褐天牛,应注意保护松褐天牛的天敌,减少松褐天牛的数量。此外,还可以使用苦豆碱有效抑制线虫的繁殖,造成线虫的死亡。其次,物理防治手段。在松褐天牛高发期,可以在林间放置一定量的诱捕器,实现对松褐天牛的诱杀,降低松褐天牛的数量,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有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要及时对病毒进行清理,并运输到规定的地带集中焚烧。最后,化学防治措施。每年10月之前采取化学防治措施,使用螟虫乳剂对发病松树的树干进行喷洒,对松褐天牛幼虫能够起到很好的灭杀效果。此外,可以使用以拌磷等药剂,直接喷洒松树根部的土壤,防治效果也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