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

2020-10-15 00:49陈泰满
中国民商 2020年9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

陈泰满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医院改革力度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实现了全民医保,政府部门给医疗投入的资金也在逐年增加,公立医院要保证财政部门投放的财政资金可以被合理合规使用,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体系,管理单位内部的资金使用及医疗活动的各类工作事项,增强医院的服务能力,来切实地为社会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需要提高内部的医疗水平,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目标构成

一、公立医院的内控体系概述

在公立医院运行中,医院要想实现医院内部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医院规模的扩大,就要对医院内部的各项医疗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控。医院内部的内控目标是保证医院的各项运营活动合法合规、稳定运转,以及避免在医院内部出现违法违规的问题,确保医院的国有资产使用安全,避免资产和资金被违规挪用、盗窃的问题产生,增强对医院资产的管理。医院的内控体系也需要医院的财务信息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医院当期的经营活动状况。内控体系的建设有助于预防医院内部的腐败问题,使医院的决策权,医务活动的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立,建立反腐倡廉的运营机制,实现医院内部各部门间相互制衡。

二、公立医院内控的现状分析

(一)对医院的内控重视度不足

国内一些公立医院内部的领导人员对单位的内控重视度不足,未能够设置完善的内控体系。由于领导人员的内控意识薄弱,会導致医院的医务人员对自身的工作管控不够严格,未能够将医院的内控制度落实于医疗服务活动中。例如,有的医院经营层人员将内控的机制认为是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医院在处理内控与日常的管理关系方面,未能够提高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也未能够将医院的内控体系建设、内控执行与整个医院的发展相联系。也有些医院的运营人员简单地认为预算控制就是医院的内控体系。

(二)忽略了内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管控

在采购医院的医疗设备期间,采购岗和审批岗,有时会由一个人担任,这样就大幅度地增加了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风险,导致在采购活动期间,会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的问题。当出现这些事故之后,无法将具体责任定位,也使医院的运营产生了许多漏洞。

(三)忽略预算控制的重要性

有的公立医院在内部,并没有制定预算计划,开展预算的控制。有些医院制定的经营计划与实际的业务运营匹配度不高,这会造成医疗科室医务人员在执行这些计划时,执行力度不足。有些医院尽管制定了预算方案,可是医务人员也未能够将这些预算方案执行到位。有些医院没有制定预算绩效考核机制,而造成预算控制流于形式。

三、建立医院的内控体系措施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于内控的重视程度

医院的高层领导需要转变重视医务活动而忽略内部管理的观念,学习新型的医院内控体系,以及学习国家的财务法律法规。财务人员要参与到医院的运营活动中,对于出现问题要明确责任,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提高医院的内控水平,增强内控的执行力度。在医院内创造一个良好的内控氛围,促使全体医务人员都在自己的工作中,遵守内控制度,执行内控流程,增强自己的敬业精神与责任感,才能够将各项的内控制度、内控方案有效的落实。

(二)优化完善内控机制

医院要根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机制,来对医院的各类医疗活动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对医院内部不相容的管理岗位,制定明晰的工作职责,以使各岗位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例如,给医院的业务授权审批岗位和业务经办岗位设置不同的职责,要让不同人员来担任,以此来避免出现舞弊的行为,而使医院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医院内部,可以根据医疗活动的重要性,来设置不同的审批权限,医院要制定三重一大的决策机制,设计医院的重大医务活动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医疗服务项目投资以及重大资金使用等相关管理机制,不能够由单人来实现重大事项的决策,对于重大决策要在医院领导班子会议上进行集体决策,避免三重一大的事项由个人随意决策,要强化医院的集体决策,增强投资决策的透明度,来遏制腐败问题的产生。

(三)增强医院资产的安全管控

要确保医院内部的资产安全,此时在医院内,应该建立比较完善的资产管理机制,对于医院的医疗资源要定期盘查,制定清查机制,保证会计账户上的资产数值与实际的资产相一致。也要针对医疗资产的购入、登记、保管、盘点、核对等各项环节,制定完整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以方便医务人员的核查分析,避免造成资产丢失。

(四)增强医院的预算控制

医院的内控机制要规定医院内部财务人员在年末核算该科室收入、支出预算,并将各科室年度预算上报给医院的预算部门。此外,还要加强医院的预算执行力度,医院的各科室医务人员要针对已经审批的部门预算方案,贯彻地落实。然后医务人员要分析预算执行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在执行预算方案中,对于出现预算偏离的现象,要及时地上报预算部门,来对偏离的方案进行修订。医院的各科室部门也要针对本年度的预算方案,在审批之后,不能够随便地调整。对于医院出现的突发事件和运营政策的改变等情况,可以考虑去修订,在修订之后,预算方案也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者是预算管理部门。医院的财务部要对各科室的预算方案执行状况进行细致的审核监督,来确保医院的总体预算方案可以完成。医院的预算部门也要增强对各科室预算执行的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深度的研究,将各类各科室预算执行结果与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发放、考核相联系,提高医务人员对于预算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实现降低业务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

(五)增强医院的内控评价和监督

开展医院内部内控评价,需要医院的负责人针对医院内控设计方案,而制定评价机制。针对内控的执行状况,来发表意见,指出内控制度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提出建议,制定内控评价分析报告。医院的内控监督包含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医院的内部监督人员要根据医院的实际运营状况,来制定内控机制。此时,医院也可以在医院内部去组建审计部,配备高端的审计人才,审计部定期到各科室检查内控的执行状况,以及检查各部门设计的部门管理制度。对于内控中的关键执行人员要检查这些人员的行为、工作结果,对于内控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意见,反馈给医院的高层领导。外部监督是指医院的上级部门对医院内控建设的执行状况的检查和监督,只有医院的上级部门检查到位,才能够引起医院负责人的重视;医院的运营人员支持内控的执行,才能够有助于医院的内控部门给医院设计一整套完善的内部评价、外部评价机制。增加更多的内控评价指标,并给各指标设计评价权重,将评价的结果与部门的年度绩效工资发放相联系,实现绩效考核与内控评价的连接,才能够使内控深度地融合到业务部门内部。

四、结束语

近年,随着国内医改的逐步推进,各公立医院都纷纷地提高自身的内控水平,来提高医院的运营能力。内控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转型发展的一个前提,通过制定内控机制,也会规范各医疗人员的行为,增强医院对各医疗服务的管控能力,以应对外部各类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带来的挑战。医院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来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医院也要增强内部的资产管理能力,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高效的运营。在医院运行中,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优化完善单位的财务制度、资金控制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给内部的医务人员开展内控培训。此外,医院也要建立完善的内部预算控制机制,对各科室医疗费用进行管控,增强各科室预算执行的重视,才能够实现控制好医院运营费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梅.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完善措施研究[J].财会学习,2018(1):78.

[2]林奕丹.初探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问题[J].财会学习,2018,No.179(05):177-178+181.

[3]杜雪梅.浅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000(017):249-250.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促使公立医院达到三个转变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