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占超
石秤老村是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的一个自然村,它位于嵩山背部米库岭下,挂头岭西,九曲龙王河南岸,因村南有两个大小秤锤巨石而得名。
庚子年阳春三月中旬的一天,暖风和煦、艳阳高照,我和几位文友应邀前往石秤村,寻访仰慕已久的大小秤锤。车停石秤村,久候的老友就热情地招呼上了我们。
下车环顾四周,立刻就被这个嵩山深处的古老村落吸引住了,一眼就能看到边的山村就坐落在一条干涸的山沟里,山沟两岸矗立着两排老瓦房,统一都是石块干砌而成的根基,泥坯垒垛而成的土墙,土墙四角有老蓝砖垒砌成的砖柱,房顶的灰瓦已经散乱,长满了瓦松、蒿草和小树,房屋虽然破旧,倒也干净整齐,还有几家大门前叠摞着一人多高的瓦垛和砖垛,可能是准备整修防盖的吧!偶有几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的平房或楼房,大多数人家都是低矮的门楼,门两旁放着两个青石或红石门墩,两扇破旧的木大门,纯石头砌成的院墙,门楼和院墙上均覆盖着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板在遮风挡雨,站在院子当中,就会感觉到,这里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石天石地石部落。
在沟北的墙角处,坐着几位晒暖的老人,他们用浑浊的眼光注视着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有一个大爷还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向我们亲切地打着招呼,“吃饭了吗”,我们礼貌地作了回答。朋友介绍说,这个小山村约有三四十户人家,年轻人大都搬到山下的镇区和城区了,村里留下的都是年老体弱的人了,老年人在山里住习惯了,留恋这里的山水草木,农耕生活。
看到我们进村,几条看家护院的家狗,汪汪汪地狂吠了几声,而后用警惕的目光扫视着从它们身边匆匆而过的我们;一群老母鸡咯咯咯、咯嗒、咯嗒、咯嗒地在墙角处不停地刨着杂草和树叶,寻觅着食物,一只美丽的大红公鸡在鸡群后面,高仰着硕大的鸡冠,抖动着丰满的羽翼,趾高气扬地在四周巡视着,护卫着;行进中,一棵百年老枣树的树干从一座老院里伸了出来,枣树枝上还没有萌发新芽,弯绕曲折的树枝遮掩了半个路面,我们不得不弯腰侧身而过。
在村口的一棵酷似黑色虬龙、妖娆多姿的老柿树下,拴着一头白顶门的大黄牛,它不停地在甩动着长长的尾巴,驱赶着附在他身上的蚊蝇,还不时地勾头用舌头舔拭着身体的多个部位,偶尔还会仰天哞哞哞长啸几声;村边的几畦菜地里,生长着鲜嫩嫩的韭菜、绿油油的大葱、青翠欲滴的菠菜、细茎嫩叶的香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是那么油光锃亮。
我们沿着沟沿向村外走去,一路上,崎岖不平的山村小道蜿蜒曲折,杂草丛生,小路两旁,奇形怪状的山石林立,大大小小的沟壑相间,垒砌齐整的层层梯田里,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争奇斗艳,随风起伏、竞相绽放的花海中蜂飞蝶舞、金光闪闪、碧浪滚滚、清香四溢;远处山坡上、一簇簇、一团团粉红、洁白的杏花正绽蕾吐蕊、含苞怒放;忽然,前面传来一阵突突突的机器轰隆声,寻声望去、只见左边一位中年汉子正在用手扶拖拉机改装的旋耕犁耕地,一位女子正在前面撒着肥料,机器过后,只留下了一片片黑黝黝、湿漉漉的泥土;远处不时地传来一声声嘎嘎嘎野鸡的鸣叫声……好一幅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啊。
开始上山了,小路变得更加狭窄了,路两边的野草树梢越来越密了,朋友只得在前面折枝拨梢,薅草开道,我们脚下的山路高低不平、硌脚绊腿,树枝划破了脸颊、酸枣树刺伤了胳膊和小腿,衣服上扎满了灰圪针、蒺藜,裤子、鞋上沾满了灰尘和草芥;太阳开始变得暖洋洋的,脸上冒汗了、浑身燥热了,我们不得不脱下了上衣,将衣服扎在了腰间;行走中,我们的脚步突然打滑、身体打了个趔,原来脚下的羊肠小道上竟堆满了落叶和荒草,枯叶足足有30公分厚,踩在上面松软滑溜,极易滑倒,我们不得不在行进中更加小心翼翼,举步维艰,更需要抓枝拽梢才能攀援上行。
悬崖边上的一簇满枝金黄、淡雅清香的花朵吸引了我的眼球,哦,远处还有一片片金色花团,朋友介绍说,这就是野生连翘花,属落叶灌木,生长于山坡灌丛、林下或草丛中、山谷或山沟疏林中,是一种高山野生中药材,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性肾炎、紫癜病、肺脓肿、视网膜出血等,对治疗高血压、痢疾、咽喉疼痛也有效果。朋友还说、山上还生长有白蒿、野菊花、血参、元胡、益母草、山楂、荆芥、桔梗、黄芪、艾叶等多种中药材,每年都有附近村民和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此采集中药材。
在布满了杂草荆棘的山道上披荆斩棘、挣扎攀爬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滴水棚,这是一处极为险峻的峡谷悬崖,凸出的的崖层下面是一开阔的洞穴,看样子里面可容纳十多个人,在这座高山峡谷里,沟深境幽、细流潺潺,溪水静静地流向峡谷深处的积水潭里。
据传说,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鬼谷子大师曾在这里教学收徒,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一代明士就在此读书修行。朋友介绍说,往年的夏季汛期、滴水棚前清泉如珠、瀑布飘逸、撞崖击石、滴水成帘,站在水帘下面使人顿觉神静气爽、脑清肺润;若在深秋隆冬季节来此,高高的滴水棚崖壁上,冰瀑飞扬、冰挂晶莹、冰清玉洁、银光闪亮,观冰览川,貌神若仙。
站在山坡高处的朋友指着南边那道高耸漫长的山陵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秤杆,他又指着西北方向的一大一小两个山峰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小秤锤,我踮起脚尖,向南北方向极目远眺,确实像一杆秤和秤锤,但又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我想象中的秤锤应该是两块大巨石,没有想到竟然是两座山峰呀,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朋友接着又向我们讲述了石秤的传说,相传战国时期,庄子兵困嵩山门头寨,天长日久,就在门头寨附近形成了个一个货场和集贸市场(后演绎成集场村),经常有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在此经商贸易,在一次战争中、一名商人为了躲避士兵,仓皇逃亡时就把一杆大秤和秤锤留在了途中,九龙王在此地游历时,就把遗落的秤杆和秤锤点化成山陵和山峰了,久而久之,就有了今天的石秤村了。
攀登上了大小秤锤峰,俯视了细长的秤杆陵,远眺了漫山遍野的粉红、雪白的杏花和金黄的油菜花、连翘花、迎春花,仰望了蔚蓝天空中的袅袅白云和翱翔的归雁、沐浴了初春的丽日艳阳和徐徐煦风,呼吸了清新幽香的新鲜空氣、领略了山村老家的自然风光,分享了中国悠久的古代历史传说,我们怀着轻松自在、心满意得的心情踏上了归程。
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回到了石秤村朋友家中,这是一处老宅,上房是三间砖混平房,里面住着朋友八十多岁的老娘,东西厢房是土坯垒成的老瓦房,东厢房是厨房和朋友住房、西厢房是放杂物间,大门也是石砌墙石板顶木质门,正在我审视之时,院外又进来几个人,原来是市保险公司来人到村里核查农业保险事宜,朋友是村干部,我们有幸于两位美女老总同桌吃饭。
热情好客的嫂子急忙端出了蒜苗炒土鸡蛋、小葱煎豆腐、炒油菜苗和炒肉丝,又端出了鸡蛋、蒜汁手擀面,面对主人的美味,使人情不自禁地味蕾大开,饭量大增,我竟接连吃了两碗手工面条,同桌的文友也是大口吃着菜和面,尽情地饱着口福,就连同桌的两位矜持的美女也是吃得津津有味……
带着美景、装着美食、揣着依恋、怀着感激,我们告别了山清水秀、古韵悠悠的石秤老村。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