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0-15 10:14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新生儿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氧分压闭式气胸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新生儿科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内容提要: 目的:比较高频、常频两种通气方式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5月本院新生儿科诊断气胸需机械通气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患儿55例为观察对象,选取23例使用高频震荡通气+胸腔闭式引流组为观察组,22例接受常频机械通气+胸腔闭式引流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治疗后12h、24h、48h后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OI)、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气胸吸收时间。结果:在治疗的不同时间段,观察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OI)、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气胸吸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能有效治疗新生儿气胸。

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气漏综合征的一种,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肺泡通气不均匀和气体滞留,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危急重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可危及患儿生命[1]。该病常继发于早产儿RDS,窒息复苏不当,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新生儿重症肺炎等,常需机械通气及排气、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临床有效、安全性高的新生儿气胸的治疗方法,从而为新生儿气胸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依据。对本科室近2年来临床治疗新生儿气胸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选取病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在本院新生儿科诊断新生儿气胸需要机械辅助通气+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患儿,选取23例应用高频震荡通气+胸腔闭式引流组为观察组,22例接受常频机械通气+胸腔闭式引流组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的患儿,均予临床表现、体征、胸片或肺部CT确诊,男25例,女20例;足月儿35例,早产儿10例;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15例;体重<1500g 5例,1500~2500g 10例,2501~3999g 30例;早产儿气胸原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4例在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过程中出现气胸。足月儿气胸原因:胎粪吸入综合征10例,肺炎15例,使用常频呼吸机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治疗过程中出现气胸5例。10例为双侧气胸,35例为单侧气胸;其中有5例患儿因病情严重及家属原因在治疗过程中放弃。

1.2 方法

所有纳入实验的患儿入院后予监测生命体征,置于婴儿培养箱中,保持气道通畅、保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恢复和维持正常灌注和血压以及适当的抗感染治疗等。同时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引流管外径不超过1cm,但内径不应<0.6cm,这样保持引流管通畅又可以不压迫肋间组织[2]。将10~12Fr的胸腔引流管经腋前线放入胸腔中,然后连接10~20cmH2O的低负压吸引装置,放置后均可见持续的气体排出。常频机械通气组20例患儿应用菲萍或Drager常频呼吸机SIMV通气模式治疗。①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40%~80%,吸气峰压为15~20cmH2O,呼气末正压为4~6cmH2O,呼吸频率40~60次/min;②根据患儿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③撤离呼吸机:患儿病情平稳好转,逐渐降低呼吸机参数,PIP≤15cmH2O,PEEP=2~4cmH2O,呼吸频率≤10次/min,FiO2<0.4,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正常。

高频震荡通气组20例使用采用克里斯蒂娜高频呼吸机治疗:①初调参数设置,患儿气管插管后直接使用HFOV治疗,氧浓度:40%~80%,平均气道压(MAP)8~12cmH2O,震荡频率8~12Hz,振幅为30~35cmH2O(以看到胸部起伏,震荡波及大腿为宜,上机后拍摄床头胸片以横隔位于第7、8肋之间为宜)。经皮血氧饱和度保持在88%~95%。②根据患儿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及临床表现,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③撤机:患儿病情平稳好转,动脉血气分析正常,X射线胸片或肺部CT提示气胸吸收,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至氧浓度≤30%,平均气道压(MAP)6~8cmH2O,震荡频率<8Hz,改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直至撤机。

1.3 观察指标

两组机械通气治疗后12h、24h、48h后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OI)=FiO2×MAP×100/PaO2、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气胸吸收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P<0.05设定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在机械辅助通气指标中比较:治疗开始时两组患儿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值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氧分压提升的更快、二氧化碳排出的更快,氧合指数改善更显著,吸入氧浓度下调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4。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PaO2的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PaO2的比较(±s,mmHg)

组别 开始时 1 2 h 2 4 h 4 8 h观察组(n=2 3) 6 7.3±1.7 8 5 5.8 5±2.6 0 4 9.1±2.5 3 4 6.1±4.6 8对照组(n=2 2) 6 7.4±2.3 0 5 8.8 5±1.9 8 5 1.9±2.3 1 5 2,2±2.0 1 t -0.2 3 0 -4.1 0 4 -3.6 5 -5.3 4 5 P 0.8 1 9 0.0 0 0 0.0 0 1 0.0 0 0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PaCO2的比较 (±s,mmHg)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PaCO2的比较 (±s,mmHg)

组别 开始时 12h 24h 48h观察组(n=23)39.55±10.71 54.05±16.15 58.45±12.82 64.7±11.06对照组(n=22)35.35±10.40 43.75±12.48 46.55±10.50 53.75±9.58 t 1.258 2.257 3.212 3.347 P 0.216 0.030 0.003 0.002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OI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OI的比较(±s)

组别 开始时 12h 24h 48h观察组(n=23) 19.6±8.96 10.9±4.91 7.00±2.37 3.77±1.15 images/BZ_129_1251_1214_2268_1371.png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FiO2的比较(±s)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FiO2的比较(±s)

组别 开始时 12h 24h 48h观察组(n=23)58.5±10.10 49.0±9.80 36.0±8.52 27.85±3.93 images/BZ_129_1251_1561_2268_1718.png

表5. 两组气胸吸收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s,h )

表5. 两组气胸吸收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s,h )

组别 气胸吸收时间 呼吸机使用时间观察组(n=23) 29.05±4.86 37.5±7.33 images/BZ_129_1252_1908_2268_2065.png

两组患儿胸部X射线或肺部CT显示气胸吸收时间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气胸吸收的时间更迅速,呼吸机使用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3.讨论

新生儿气胸常由于出生时的经肺压过高伴有肺通气不均匀所致肺泡过度扩张而破裂所致。若有肺部原发性疾病,发病率可显著增加,而机械通气的应用更显著地增加了气胸的危险性。新生儿气胸病情常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恰当的治疗可危及患儿生命。针对新生儿气胸这类患儿,应当严格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若患儿突然呼吸增快,出现呻吟、面色苍白或发绀,需排查是否存在气胸。若确诊气胸后,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持续的引流,并进行肺保护通气策略,降低气道压力,有利于气胸的治愈。

本研究观察组20例患儿均在明确诊断后行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通过对治疗后12h、24h、48h时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氧分压在治疗后12h、24h、48h时均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比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显著。高频震荡通气观察组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使用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各时间段,动脉血气氧分压上升更快、二氧化碳排出更明显、吸入氧浓度下调的更快,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氧合。同时观察组患儿在气胸的吸收时间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高频通气是高的通气频率(频率>150次/min),提供小于或等于解剖无效腔的潮气量,较低的气道压力。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新生儿高频通气中临床常用的方式。其主动的呼气原理,保证CO2的排出。HFOV不增加气压伤,可以有效提高氧合,提供肺保护通气策略。由于高频振荡通气能在较低的气道压力和较低的吸入氧浓度下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从而避免了气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减少了吸入较高浓度氧气对早产儿所导致的后遗症,如慢性肺部疾病及早产儿视网膜疾病等[3]。新生儿由于肺组织薄弱,粗针穿刺有造成新的损伤的风险,特别对于肺压缩范围较少的患儿胸穿治疗增加了肺损伤的风险,故主张尽量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于肺压缩在40%~70%的新生儿,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多数病例均能在3d内拔除引流管[4]。

本研究结果表明,HFOV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未见明显的并发症,但由于本研究样本数量相对较少,未来研究中会纳入更大的样本参与其中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氧分压闭式气胸
更正说明
沿海电厂闭式水换热器失效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常闭式防触电插座的研制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1000MW机组闭式水温度控制优化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