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沧州市中心医院是“兵分三路”:援鄂、援外和沧州整体防控督导,进行三线作战。
抗疫特别贡献奖
2020 最佳医院管理团队
获奖单位
沧州市中心医院
获奖理由
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这一切在他们身上一一展现。兵分三路,支援湖北,守护沧州,他们构筑防疫前沿最坚固的“堡垒”!
沧州市中心医院抗疫团队
2020年4月8日,沧州市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临床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管理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以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人员日常监测和重大疫情风险分析研判、预警和处置工作为重点,做好疫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工作,主任单位设置在沧州市中心医院。
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温秀玲特别开心,因为这是她一直在推动的事情。
几个月前,这位有着43年党龄的基层防疫战线的“老战士”,作为沧州市医疗专业抗击疫情的“主心骨”,带领沧州医疗力量,兵分三路,支援湖北,守护沧州。
武汉暴发新冠肺炎后,凭借多年的防疫经验,温秀玲敏锐地意识到,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温秀玲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
高广明沧州市中心医院院长
面对开始蔓延的疫情,沧州市中心医院立即部署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应急预案、成立防控专家小组,创新病人入院流程,果断在院内部署建立了院感防控“五道防线”:预检分诊,诊区筛查和流调,诊室内筛查,病区排查和发热门诊、留观病房筛查。
其次,腾、增、改留观病房,设置留观病床58张,为救治感染病例做好准备。从机动车入口体温筛查、接触史筛查到预检分诊处复测,从挂号窗口启动实名制制度到分诊区所有病患及家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全面落实首诊负责制和全程负责制。
在抗击疫情的第一时间,“五道关口”的设立,为沧州市中心医院迅速筑起了坚固的防线,不但维护了正常的医院运行秩序,也为沧州市其他医院应对院内交叉感染提供了可供学习借鉴的“样板”。
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班子成员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全力以赴应对处置当前突发疫情。
该院迅速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温秀玲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院长高广明任常务副组长,院领导班子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五个专业组,分别是综合协调组、院内感染防控组、医疗救治专家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督导组。
同时,建立常态化会议调度制度,每天召开两次碰头会,分别由院领导班子和领导小组专业组组长调度防控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疫情当前,温秀玲要求全院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据高广明介绍,医院感染防控组先后制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检分诊筛查的应急预案》《沧州市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等8个红头文件;制定发热门诊工作制度、隔离病房工作制度等9个相关制度;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医疗机构的经验,与全院22个部门共同制定了97个具体操作流程。
医务部组织成立了以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一科孙宝华主任为组长的27位院级医疗救治专家组,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老年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部、影像科、检验科、中医科等各个专业,负责沧州市中心医院院内成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救治工作;成立了以儿科主任牵头的9名儿童专家救治组,负责儿童院区患儿的临床诊断和救治工作。所有专家组成员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为新冠肺炎疑似和留观患者提供了专业高效的诊疗救治平台。
该院建立了三级护理防控管理体系。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病房护士长三级护理防控管理体系,充分体现“管理靠体系”的原则。同时成立了专项护理管理组,由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形成了有效应对、协调管理网络;建了6个专项管理组,包括人力资源调配组、人力资源培训组、护理质量与安全组、物资保障与调配组、患者转运组、宣传报道组,构建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其中,该院创新性建立“两库六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体系,即抗击新冠肺炎外派护理人力储备库与院内护理人力储备库(两库),结合各科室护理人力优先等级相匹配(六级),形成“两库六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体系。
由此,沧州市中心医院变“坚守阵地”为“主动出击”,实施医防结合,成立督导组,分区包片对全院全员进行巡回督导,保证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筑起一座座抗“疫”堡垒。
同时,该院充分发扬公立医院的担当精神,将该做法在全市推广,沧州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也科学决策,由沧州市中心医院牵头成立了防控督导组(即“沧州市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临床管理中心”前期名称),发挥该院在新冠肺炎诊治和防控方面的经验优势,对沧州市基层医疗机构和复工复产的企业开展防控督导。
沧州市中心医院危重症救治团队正在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进行ECMO 置管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实际上,沧州市中心医院是‘兵分三路’:援鄂、援外和沧州整体防控督导,进行三线作战。”温秀玲说。
第一条战线是“援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湖北省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为了湖北百姓的生命健康,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沧州市中心医院先后派出两批共9名优秀医护骨干作为河北省赴湖北医疗救援队队员驰援武汉。
据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沧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理事长白锡波介绍,1月27日,该院第一批援鄂队员由沧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韩玉带领5名医护首批对接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
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紧缺,且防疫物资严重短缺,但平均每天门诊就诊患者突破千人,病床爆满。为减少更换防护服次数,队员们6小时一换班,每次上班前不敢喝水……但队员们克服困难,勇挑重担,坚守前线。
2月19日,该院再次派出贾丽娜等4名医疗队员支援武汉。经过简短培训后,入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与其他队员接管中南医院2号楼3楼的病区,成为首批进入中南医院独立接管病区的外省医疗队。主要收治确诊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在圆满完成中南医院的救治任务后,3月16日,他们又转战雷神山,勇挑重担,坚守到抗击疫情的最后时刻。
3月20日、31日,沧州市中心医院第一批、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分别圆满完成了55天、42天的支援任务,平安凯旋。
第二条战线是“援外”。实际上是由沧州市中心医院援外救治团队分别援助沧州市人民医院和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救治团队。
也许上级考虑沧州市中心医院位于市中心,不适合作为定点医院进行疫情防控,因此,虽是地区龙头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在疫情初期并不是新冠肺炎救治的定点医院。但一方面随着疫情在沧州不断扩散,沧州疫情不断告急;另一方面兄弟医院在救治重症患者时遇到困境,一时间沧州防控、救治形势十分严峻,各方压力陡增。
2月11日晚上,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到紧急任务,支援沧州市人民医院,负责重症患者救治。沧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时任急诊医学部主任李勇主动请缨。17年前,李勇曾作为沧州市“非典”救治专家组成员,在疫情不明的情况下,不仅参与成功救治了沧州市唯一的“非典”患者,而且认真培训抗击“非典”医护人员机械通气和重症监护等技术,切实提高了全市危重症救治能力。17年后,他再次带队出征。
经过两个医疗队的团结协作和艰苦努力,接管的沧州市新冠肺炎疑似及危重症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河北省首例运用ECMO技术治疗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长达90余天,患者顺利治愈出院。
在他们的努力下,3月2日,沧州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
第三条战线是沧州市全市的疫情防控。
温秀玲带领的防控诊疗督导组统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集结了医疗、护理、院感以及行管科室的96位专家,组成16支基层指导工作队,他们30次深入全市16个县(市、区),主动分赴全市19家县级医院,205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1898家复工复产企业,全方位开展现场巡回督导,同时启动了24小时工作机制,畅通联络渠道,公布联络电话,随时解决受援医院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中遇到的问题,巩固基层医疗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同时,16支基层指导工作队实行逐县包联负责,通过现场指导、远程咨询等形式,指导包联县(市、区)基层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开展培训,织密基层防控网络。同时横向构建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防控体系,确保发热病人应急处置及时、高效。
数据显示,在督导组开始督导之后,沧州市的新冠肺炎病例再无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