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特性,故事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本文将分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各个部分当中的应用策略,期望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用分析
引言: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教學质量和效率就成为了我们主要考量的问题。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需要教师掌握故事教学法的应用方法,来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在整个小学语文的教育过程中,语文识字教学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在具有一定识字基础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够进行语文阅读以及写作的学习,对其他科目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应当以语文识字教学为基础。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当从两个渠道来开展,首先,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文字知识。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日”这一个汉字的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太阳的具体形状,以及甲骨文、小篆、大篆等不同形式当中的“日”字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观看和分析,找出他们之间都有着怎样的关系,明白“日”这个汉字的演变过程。在图形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讲述一些有关于“日”这个汉字的故事,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可以对学生讲述“后羿射日”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来模仿后裔拉弓射日的动作,看看拉开的“弓”是不是像一个“日”字?通过图文结合的故事讲解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日”字的由来和构成,明白“日”东升西落,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其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优势,帮助学生学习文字知识。要结合文字的具体内容,寻找相应的故事,来帮助学生形象化的记忆文字。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山”这个字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播放“愚公移山”的动画,让学生通过动画的形式,来更好的了解“山”这个概念,并且掌握“山”的具体写法。通过图文结合以及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将故事教学法进行深度的应用。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基础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将故事教学法进行合理的应用。应当学会创设具体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度的学习体验。例如我们可以将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当改编,让学生进行情境短剧的演绎。在带领学生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节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当中的内容,并且让学生通过自由选择的形式来确定自己的角色,进行情境短剧的演绎,通过小鸟与青蛙之间的对话,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人,所以教师也应当注重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将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来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学生对知识的影响就能够更加的深刻。教师可以将课文当中的故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按照课文当中所描述的内容来进行操作。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节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装水的小容器,并且给学生一些小石子,让学生将石子投入到小容器当中,来观察水位的变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将故事教学法进行合理应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教学当中,教师也应当注重故事教学法的合理应用,让小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来将故事表述出来。我们可以带领小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内容,并且让小学生进行朗读竞赛,来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开展有关于故事朗读的游戏活动,让每一名学生说一句话,并且传递下去,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对学生布置相应的主题,例如“小青蛙过河”等等,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对小青蛙如何过河写出相应的故事,并且通过朗读的形式来展现出来。在和谐的教学氛围当中,学生对朗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发挥出故事教学法的实际作用。
四、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阶段,应当对作文教学的开展有所涉猎,帮助小学生打好基础。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曹冲称象》《大禹治水》等故事性课文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进行写作,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故事的续写,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发挥出故事教学法实际的教育作用。
结语: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当从识字、阅读以及朗读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振海.试论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03:116-117.
[2]尹红艳.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