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华忠 徐文生
【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白内障患者76例,在2015年6月-2019年10月入院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n=38,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与观察组(n=38,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1天及1周的裸眼视力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1天、1周及1月的视力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月视力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具备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及治療效果好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白内障;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104-02
前言:
白内障是临床眼科常见病为多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或中毒、局部营养障碍、辐射等因素,引发的晶状体代谢紊乱,造成患者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浑浊,进入人眼的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阻碍,无法投射到视网膜上,导致患者视物模糊、视力进行性减退,且伴有眩晕感、近视度数增加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1]。临床常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已经成为现代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其设备昂贵、要求技术较高,基层医院难以普及;大多县级基层医院仍然以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为主;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为改良型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切口小,效果好,其疗效确切,本文以7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该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9年10月收入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6例,男38例,女40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76.39±8.56)岁。符合《眼科诊疗常规》中的白内障相关诊断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意义,可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方法为:①术前准备:于术前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丙美卡因滴眼液点眼表面麻醉,安多福0.1%PVP-I消毒液常规消毒结膜囊,铺巾。②手术措施:主切口位于角膜缘前相距1mm10点,宽2.2mm;辅助切口于2点方位的角膜缘,前房穿刺注入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以撕囊镊行CCC环形撕囊;水分离、分层后,行预劈核,于10点位的切口采用撕囊镊钉住核块轻轻后拉,增加核块和囊袋赤道部的间隙;于2点位切口,以劈核钩钩住晶体核块的赤道部,分别向内、向上,撕囊镊、劈核钩两向用力,刺入晶体核弹力分核,一分二,旋核二分四,超乳,抽吸出残余晶状体皮质;向前房、囊袋再次注入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使囊袋张开,植入人工晶体,再次抽吸至干净停止,注水闭合角膜切口,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眼。
研究组(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方法为:术前、术后与对照组一致。手术措施:以上方穹窿部为基底做结膜瓣,热凝止血,角膜缘后的1mm处,11点方位上切形状为反眉弓形、长3mm的巩膜隧道,经隧道内的前行至前房;前房内注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角膜缘2点位方向做辅助切口,用撕囊镊进行CCC环型撕囊,囊袋口直径6mm;水分离、水分层,慢慢旋转晶状体核至前房。撕囊镊刺入晶体核弹力以碎核刀将核一分为二,晶体圈套器分两次将晶体核隧道取出。植入人工晶体方法对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天、1周及3月的视力恢复情况,标准视力为0.5-1.0。
②评估患者1周后的裸眼视力,并记录比较。
③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包含后囊破裂、角膜水肿、前房渗出及虹膜破损等。(后囊破裂+角膜水肿+前房渗出+虹膜破损)/例数X100%=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取t检验;计数资料取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术后3月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裸眼视力及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白内障手术是最早的外科手术之一,于公元前600年,印度的外科医师Susruta利用一种小刀将混浊白内障向后推入玻璃体腔,使患者重获光明,此为针拨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眼科医生的不懈探索白内障手术经历了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CCE)、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再到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PHACO)手术[2]。而最早的ICCE手术,既没有保留后囊;也没有植入人工晶体,治疗效果比较,已被淘汰;ECCE对手术设备和耗材要求不高,且价格便宜,曾是临床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方式,但其切口较大、术后视力恢复较差、易并发散光等问题,而被淘汰;PHACO具有手术切口小,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迅速,术后散光小,术眼反应 轻,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该手术方法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方法。但是设备昂贵、要求技术较高,基层医院难以普及。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具有成本低、切口小,且治疗效果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治疗效果相似,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结果表明,研究组术后3月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裸眼视力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意义(P>0.05),表明经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视力,且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采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切口较小,可恢复患者视力,且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手术费用较低,效果好,设备无特殊要求,易被患者接受,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边建军, 郭陈煜, 周超. 不同切口大小超声乳化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 41(2):158-162.
[2]马琳丽, 徐强, 姜士军. 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50例临床观察[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7, 38(5):231-233.
[3]马琳丽, 徐强, 姜士军. 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50例临床观察[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7, 38(5):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