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湖南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担当

2020-10-14 07:01晏婷婷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担当粮食安全

晏婷婷

[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發展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湖南省作为国家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政策探索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粮食高质量发展要求迫切、耕地空间缩小、自然灾害频繁、品种结构不科学、比较效益低。在新时代担当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重点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坚守耕地红线,加大对农业精准科技支持和粮食品牌支持的力度,引导科学用粮风尚。

[关键词]粮食安全;综合生产能力;担当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3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的安定,还关系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湖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湖南省的粮食安全对实现全国粮食的总量平衡和区域协调,保障全国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1]。

1 湖南担当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贡献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自然条件优越,水稻播种面积一直居全国第一。1952年湖南粮食产量就有102亿kg,70年代初粮食产量达到150亿kg,80年代中期,产量大幅度增加到250亿kg以上。据国家统计局核定,2018年湖南粮食总产量达到302.3亿kg。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省以占全国3%的耕地生产全国6%的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1.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湖南省始终坚持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攻方向,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8年,经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南粮食总量达到300亿kg以上,水稻单产达到400kg,比1977年每亩增产160kg,增长40%。湖南省2016年粮食播种面积505.166万hm2,占全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的4.33%,1997—2018年湖南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在4%~5%之间波动,湖南省的粮食面积单产高于全国12.36个百分点,这表明湖南省的粮食单产水平历年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1.2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快速推进

近年来,湖南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率先在主产区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市场价格机制初步建立,粮食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粮食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宏观调控能力有所加强。在富民强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进程中,湖南省着力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湖南省以粮食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加快建设功能完善的省、市、县三级粮食批发市场体系,稳步发展粮食期货市场,规范粮食期货交易行为。与此同时,湖南加快电子商务建设,构建粮食流通快速通道,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积极推动粮食收购由以“政策性收购”为主,向以政府引导的“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在确保不发生农民“卖粮难”的情况下,根据各地产量、仓容、市场情况,精准弹性启动托市收购,构建了以轮换收购和市场化收购为主、弹性托市收购为辅的粮食收购新格局。2017年,全省共收购稻谷861万t,其中托市收购87万t,托市收购比上年减少120万t,减幅高达61%;2018年全省共收购粮食801万t,其中托市收购量进一步下降至68万t,仅占总收购量的8.5%;截至2019年9月,全省累计收购新早稻162.7万t,同比减少47.9万t,其中托市收购仅8.4万t[3]。

1.3 粮食安全政策和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完善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湖南省调整了水稻生产的发展目标,从以抓产量为主转变到质量、产量并举,突出抓优质稻生产,实施粮食高产的重大生产技术行动,提高单产水平。与此同时,以确保全省粮食安全为主线,努力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一是继续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结合省级储备粮年度轮换,集并部分储存库点,进一步优化库点布局。继续加强储备粮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规模化管理,充实完善市级储备粮规模和市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市级储备粮的终期规模。二是健全地方储备粮轮换机制。根据市场形势和价格走势,及时下达省级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加强对轮换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研究解决轮换工作中的问题。三是继续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和充实应急粮油成品储备,进一步明确应急粮油加工、供应和运输定点企业。加大对应急成品粮油承储企业的定期检查,确保数量真实、质量完好,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确保能够及时足额调运。四是继续加强粮食流通统计调查和价格信息监测预警工作。完善社会粮食供需平衡抽查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统计调查质量。加强对信息监测点的检查指导,完善粮食统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粮食统计工作水平[4]。

1.4 推动从粮食大省努力向粮食强省迈进

近年来,湖南省通过大力实施“优质粮油工程”和粮油“千亿产业”工程,引发了全省粮食从种植、收储、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打造绿色粮油品牌的热潮,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2018年,全省粮油产业实现加工业总产值1 453.8亿元,同比增长6.8%。截至2019年9月,全省粮食行业拥有粮油类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省级龙头企业141家,拥有粮油类上市公司10家,全省14家企业跻身全国米面油食品50强。2017年以来,在全省推动“好粮油”行动计划、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与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中,通过“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和示范企业建设,引导种植优质粮食品种,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让更多的湘字号粮油产品走进千家万户。2019年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指导省粮食行业协会组建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和湖南食用植物油产业联盟,打造“洞庭香米”和“湖南菜油籽”两个省级公共品牌。

2 湖南担当国家粮食安全重任面临的挑战

糧食安全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对于农业大省的湖南,也是一项战略性的工作。面对世界粮食危机的严峻挑战,提高湖南省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是湖南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决定的,也是湖南省对全国粮食安全承担的责任和庄严承诺,也显示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对确定粮食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但是,世界格局千变万化,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要求时而变化。对于人多地少,资源环境优势并不突出的湖南,担当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还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2.1 高质量发展新需求加大粮食增长新压力

当前,我国正在高质量发展,对湖南粮食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粮食生产不再是数量的满足,而是质量的提升。湖南省当前的耕地污染比较严重,多年来重数量安全、轻质量提升的生产传统,导致湖南省粮食的质量不高、效益不佳,粮食生产质量的全国竞争力不强。面对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口粮消费减少的新形势,湖南粮食生产面临较大的高质量发展压力。

2.2 耕地减少导致粮食增长的空间缩减

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的速度很快。湖南省本来人多地少,目前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占比日益增大,土地沙化、土壤退化、“三废”污染等问题严重,土地数量还在不断减少。作为农业大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还必须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今后扩大粮食播种的空间极为有限。

2.3 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粮食增产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 200m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湖南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高,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粮食的增产、增收和质量。特别是湖南省保护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加上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

2.4 粮食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矛盾加剧

湖南省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麦类、豆类和薯类其他粮食生产存在结构不平衡,且粮食生产的优质品种不多,粮食优质率不高,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不仅粮食品种结构需要调整,粮食生产的质量结构也需要调整。在消费上,湖南省居民消耗大米占口粮消费的80%,但湖南省大米难以满足高质量下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需求,优质大米少,品牌度不高,导致湖南当地人不吃湖南米,超市的东北大米、国外大米比湖南米还多。

2.5 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导致粮食生产积极性不足

近年来,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一些地区粮食生产出现“副业化”的趋势。与进城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不断降低。

3 湖南担当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对策

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与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5]。在这一背景下,湖南担当新时代的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必须采取新对策。

3.1 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强化各级政府的粮食安全责任,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加强粮食、食用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要及时解决粮食和副食品在生产、供应、价格方面出现的问题,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同时还要从需求上加强调控,妥善解决粮食深加工与食品生产争粮问题。

3.2 坚守耕地红线

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惩违法批地、占地行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审批土地,依法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通过法律法规遏制违法占用耕地的数量,坚守耕地红线。严格控制非农业生产用地审批,保证人均耕地面积保有量不下降,切实加强荒芜地、贫瘠地的改良与改造,积极做好水土保持、改水改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洪抗旱能力,着力提升耕地的生产效率。要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引导力度,在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鼓励部分有技术、有能力的年轻人回家乡充当农业发展的领头雁、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3.3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精准支撑

一要加强农业知识的推广。农技部门要通过举办农技培训班、开展现场指导、设立日常咨询中心、办示范基地等措施将现代农业科技传送到千家万户。二要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各级政府要积极兑现各项农机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带头购置农业机械。农机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机使用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优秀的农机操作能手,促进农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要抓好高效优质良种推广。支持农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与国家相关粮食新品种研究机构合作,引进一批高、新、特、优类粮食品种。支持省内大专院校和研究单位针对湖南粮食品种开展精准科研,加大自主创新激励,研发培育一批有湖南区域特色的优质粮食品种。

3.4 加大粮食品牌支持、投入力度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牌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协作与配合,形成湖南粮食发展强大的品牌竞争力。要在继续抓粮食产量提高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质量。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好粮油计划”,加大“粮油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发挥“环洞庭湖稻米联盟”“湖南省植物油联盟”等组织的特殊作用,打造一批粮食生产加工的区域知名品牌。省政府要选择粮食生产条件好的区域和品种,支持其以生态特色、品种特色、文化特色为依托,加大对粮食品牌打造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大品牌创建和营销,并完善对湖南粮食品牌的立法保护,为粮食品牌生产营造良好的环境[6-7]。

3.5 引导科学节约用粮风尚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粮食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改进粮食收购、储运方式,加快推广农户科学储粮技术,减少粮食产后损耗。积极倡导科学用粮,控制粮油不合理的加工转化,提高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和饲料转化水平。引导科学饮食、健康消费,抑制粮油不合理消费,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提高居民生活和营养水平[8]。建立食堂、饭店等餐饮场所“绿色餐饮、节约粮食”的文明规范,积极提倡分餐制,抓紧研究制定鼓励节约用粮、减少浪费的相关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 曾福生,匡远配.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6):662.

[2] 王力,陈帅宇.湖南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及其优化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5):13-15.

[3] 李偲.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阔步迈向粮食产业强省[EB/OL].[2019-10-23].https://new.qq.com/rain/a/20191023A0J8JC.

[4] 文绪华.牢记殷切嘱托 持续推进四大行动 扎实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J].河南农业,2019(10):4.

[5] 国务院.中国粮食白皮书[Z].2019.

[6] 王世海.粮食安全领域基本规律探讨[J].粮食问题研究,2019 (1):11-13.

[7] 蒋和平,尧珏,蒋黎.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J].经济学家,2020(1):110-118.

[8] 肖俊彦.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J].中国经贸导刊,2012 (16):27-29.

猜你喜欢
担当粮食安全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你的名字叫担当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
英语教师如何担当育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