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力夏提·卡的尔 玛依努
【摘要】目的 探究前房注气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5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前房注气术治疗,对其治疗的结果分析。结果 5例轻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实施1次前房注气术治疗成功;21例中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经1次手术治疗成功,9例患者经2次手术治疗成功;4例重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1次手术治疗成功,8例患者2次手术治疗成功,3例患者治疗3次成功;患者术前视力水平为(0.47±0.12),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为(0.63±0.11),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明显高于术前。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接受前房注气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创伤小。
【关键词】前房注气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弹力层脱离
【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067-01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可导致患者眼盲,临床主要是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患者手术后,可能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并发症的情况[1-2]。本研究主要对前房注气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临床应用价值作观察,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5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前房注气术治疗,对其治疗的结果分析。50例患者中,年龄58岁-85岁,均值(68.79±7.51)岁,男25例(25眼),女25例(25眼),轻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角膜脱离面积25%以下,边缘型)患者5例,中度(角膜脱离面积25%-50%)患者30例,重度(角膜脱离面积50%以上,或角膜中心脱离)患者1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前房注气术治疗,空气消毒处理。于裂隙显微镜的引导下,在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最高区,作角膜切口,进入脱离区层间,之后在透明区(未脱离区),作角膜切口,进入前房内,以此切口,将消毒空气注入,保证注气充足,尽量将前房填满。角膜表面向角膜板层切口处,将层间积液擀压出来,重复数次,保证其脱离的相关角膜后弹力层,能够平整的复位。手术后,维持眼压为T+1,协助患者保持为半卧位或侧卧位,不可俯卧。手术次日,对弹力层复位不良患者、空气吸收未复位患者观察,并以相同的方法,再次进行注气处理。术后平卧12h,对患者的眼压监测,若其眼压水平在30mmHg以上,则给予患者醋甲唑胺口服、甘露醇静脉滴注干预,来降低眼压,防止高眼压对角膜内皮功能造成影响。术后1d,开放点眼,普拉洛芬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滴眼,每天4次。
1.3 观察指标
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治疗情况以及其术前、术后视力水平作观察分析。
1.4 数据分析
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患者注气术后,前房内空气均在1d-3d吸收,在手术后1d,患者的前房内气泡体积,均低于1/2前房体积,患者均可将部分瞳孔露出。5例轻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实施1次前房注气术治疗,即后弹力层得以完全恢复,其复位时间均小于3d,1周内患者的角膜均处于透明状态,术后3个月,其视力恢复。30例中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中,21例经1次手术治疗后,其后弹力层在3d内恢复,实施连续3d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其后弹力层未再次出现脱离的情况,术后1周角膜均处于透明的状态,9例患者经2次手术治疗7d后,其后弹力层得以复位。15例重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4例患者1次手术治疗成功,8例患者2次手术治疗成功,3例患者治疗3次成功,其后弹力层均在2周内复位,1个月内角膜透明度恢复。患者术前视力水平为(0.47±0.12),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为(0.63±0.11),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明显高于术前。
3讨论
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发生,主要与患者手术方式、切口位置、自身条件等有关[3],轻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可自行愈合,但是中重度者,可出现出现角膜基质持续水肿的情况,若不能恰当的处理,则可引发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失代偿等的情况,甚至失明,因此,加强患者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有效治疗干预,十分必要。
本研究中,100.00%的轻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实施1次前房注气术治疗成功;70.00%的中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经1次手术治疗成功,30.00%的患者经2次手术治疗成功;26.67%的重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1次手术治疗成功,53.33%的患者2次手术治疗成功,20.00%的患者治疗3次成功;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明显高于术前。表明前房注气术在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治疗中应用,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可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前房注气术是治疗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常用的气体为消毒空气、惰性气体等[4],有研究显示,消毒空气在前房注气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优于惰性气体,且吸收的速度更快,对患者角膜内皮造成的毒性小,可降低惰性气体所致眼压升高、瞳孔阻滞等并发症的情况[5]。
综上所述,前房注气術应用于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的治疗中,效果好,可重复操作,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飞.白内障术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前房注气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8,36(4):294-296.
[2]黄侠,袁军,赵志玲等.前房注气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9,41(11):822-825.
[3]李海燕,马波,柴芳等.前房注气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9):1182-1185.
[4]吴利安,王从毅,杨文等.手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分析和治疗[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37(6):419-423.
[5]侯艳宏,李倩,崔红平等.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大范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复位一例[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37(6):47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