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斌 李雪莲 马己才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治疗中CYP2C19基因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82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服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将野生基因型分为快代谢组,将突变杂合基因型分为中间代谢组,将突变纯合基因型划入慢代谢组。结果:EM、IM、PM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0例、40例、10例。对比各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基因组患者的脑血管复发比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YP2C19基因分型可以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中的指导原则。 在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二级预防可将重点集中在血压控制上。
【关键词】CYP2C19基因检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治疗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055-02
在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治疗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最新研究已经发现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不同[1-2]。同时,研究发现对氯吡格雷的低应答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有關,并且与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3]。 然而,如何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调整高危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大的临床获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还不一致,中国人或老年人参与数量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老年人CYP2C19基因不同代谢型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循证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8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服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服用剂量为氯吡格雷75mg/d,拜阿司匹林100mg/d,治疗周期为21天。纳入标准:70岁以上;服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将野生基因型分为快代谢组,将突变杂合基因型分为中间代谢组,将突变纯合基因型划入慢代谢组,分别应用EM、IM、PM进行表示。
1.2方法
1.2.1血脂检测
在晨起时间段对空腹状态下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并取部分血液样本测定其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ight-density lipoprotein,LDL)等多项指标水平,检测方法为酶比色法,同时记录治疗前后的数据[4]。
1.2.2CYP2C19基因检测
采集2 mL患者静脉血并使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收集。所有标本均外送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采用荧光检测仪和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实现CYP2C19基因检测[5]。
1.3观察指标
对比各基因型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对比各基因型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使用%作为计数资料的单位,组间数据的对比,使用χ2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各基因型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
EM、IM、PM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0例、40例、10例。对比各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表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附表1。
2.2对比各基因型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情况
各基因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比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附表2。
3讨论
吴晓峰[6]研究发现CYP2C19基因分型与服用氯吡格雷的老年患者的心血管复发事件之间存在相关性。支架植入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是如此。PM的心血管复发事件显著高于EM和IM。有研究报道,患者体内具有功能丧失的单个或两个CYP2C19等位基因,可使氯吡格雷活性降低并导致抗血小板作用减弱,因此增加了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复发的风险。 国内研究发现,具有慢代谢型CYP2C19基因的氯吡格雷具有降低的抗血小板作用和增加的氯吡格雷耐药性发生率。
总之,CYP2C19基因分型可以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中的指导原则。 在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二级预防可将重点集中在血压控制上。
参考文献
[1]胡晖,刘长城,王粮山,等.CYP2C19基因检测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作用[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9,35(1):45-48.
[2]朱洪申,王进昆,王崇谦,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88(5):376-380.
[3]杨禹娟,田刚,王亚萍,等.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9,17(7):89.
[4]袁德山,袁晋青.冠心病患者中基于基因检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最新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88(6):90.
[5]黄翚,曾涛,潘小平,等.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治疗预后的关联研究[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9,25(2):161-165.
[6]吴晓峰.CYP2C19*2和CYP2C19*17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病人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联分析[J].安徽医药,2019,23(4):679-682.
作者简介:陈俊斌,男,1969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广东南雄;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