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行车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与事故防范研究

2020-10-14 07:14张敏
名城绘 2020年5期
关键词:行车调度轨道交通

张敏

摘要: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得以广泛兴建。如何保证地铁车辆的行车安全是轨道交通企业不断进行实践解决的。因此,轨道交通企业需要针对行车安全事故的不良影响进行全面分析,采取有效的事故防范机制,保证车辆的安全稳定运行。

關键词:地铁车辆;行车安全;安全事故;影响因素分析;事故防范机制

一、地铁车辆行车安全的基本概述

针对城市居民而言,地铁轨道交通工程是重要的出行工具,并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居民常用的代步设施,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出行提供了较大的便捷。而在列车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人们日常出行的顺利,乘客人员和机组人员需要保证车辆基础设备的安全,并结合轨道交通车辆的实际情况,对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整合。

而在轨道交通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中,需要注意行车安全问题。只有保证了轨道交通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才能真正意义的实现地铁车辆的运行价值,并且行车安全问题是衡量地铁工程管理机制的基本杠杆。所以,在地铁车辆的安全且稳定运行过程中,通过优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有效的规避轨道交通车辆不良行车事故的发生。

二、地铁行车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一)行车安全事故中信号设计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1、信号设计不足。针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行驶而言,其基础信号系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车辆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实际运行效率。但是,在信号系统设计工作中存在缺陷问题,或者信号系统整体设计结构不健全,都会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行车安全事故预防机制,从而造成严重的轨道交通车辆行车安全隐患,是导致行车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2、信号系统升级。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针对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进行集中化的升级改造,并对轨道交通车辆的实际运行进行监督,通过整合各项安全技术来升级轨道交通系统中的硬件电路和软件逻辑,保证轨道交通列车之间的行车距离,有效的规避轨道交通列车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车辆进行集中化调试,保证安全运行。

(二)行车安全事故中车辆制动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1、车辆制动的失灵。在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中,由于其运行线路具有曲线性的特点,且实际的客流量较大,轨道交通车辆的起动速度和制动效果都需要具有较高的参数要求。但是,在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中,经常会用到快速制动、紧急制动、停放制动等,当其中某项制动性能出现失控,都会导致相应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甚至严重的会引起地铁列车的失控。

2、制动系统的升级。在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针对车辆设计情况进行集中化管控,采用失电制动、电缓解模式、失电导向模式等,当地铁车辆发生环路失电问题时,能够利用紧急制动模式来规避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所以,要采用具有自检功能的制动系统,从而保证地铁车辆行驶安全事故的发生时,地铁车辆能在最短距离停车。

(三)行车安全事故中基础调度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1、调度位置指挥。在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要保证基础指挥工作的高度集中,促使地铁车辆运行的协调性和安全性。但是,如果基础指挥工作出现了严重错失,会导致轨道车辆原有的正常运行结构遭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地铁车辆运行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调度系统升级。相关调度工作人员再对地铁列车运行进行合理化调度时,要着重注意到地铁轨道列车的实际运行间隔,并且当轨道列车缺少信号保护系统时,可以利用多停控制或者限速控制,来保证轨道车辆平稳停车或者安全行驶。但同时,调度工作人员在执行相关调度时,需要严格按照双人确认制度。

(四)行车安全事故中接车作业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1、接发列车失误。根据目前地铁工程的建设发展情况来看,施工人员的接发车作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进行运作。但是,如果在轨道交通工程地铁车辆接发车作业过程中,相关操作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且存在违章操作,都会引起严重的地铁列车行驶交通事故。

2、接发作业升级。相关管理技术人员在对轨道交通列车行驶进行接发操作时,需要集中确认其基础的区间空闲和路线空闲,并始终保持严谨且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从车凭证的办理效率,集中对信息内容进行核对,从而利用标准化行车指令,来实现联控结构的优化。

(五)行车安全事故中列车驾驶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1、司机的臆测行车。在地铁轨道交通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司机是车辆的直观操作人员,再加上列车运行是具有规律性的动态化操作,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在保证司机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强化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如果司机驾驶人员缺少安全意识,且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不足,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列车的驾驶升级。虽然地铁车辆的安全稳定运行,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的有效控制。但是,司机是对整体地铁车辆运行安全控制的守卫人员,而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控制中心发出的指令信号进行集中化确认和命令性执行,加强对列车实际运行状态的监控,并充分的了解车辆行驶的基础弯道和限速情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要从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入手,对列车控制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相关问题进行控制,保证司机驾驶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的提升,维持地铁车辆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姜洲,高广运,赵宏等.地铁行车速度对盾构隧道运营沉降的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15,11(11):3283-3292.

[2]刘纪俭,沈小兵.基于地铁运营施工管理系统的资源冲突管理系统实现路径[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07):85-88.

[3]陈文瑛,沈雪.基于模糊事故树的北京地铁1号线运营安全事故分析[C].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作者单位: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猜你喜欢
行车调度轨道交通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智能四向穿梭车系统的应用与调度对策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10kV配网调度运行故障及控制对策
地铁折返站微机联锁故障时的行车组织路径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地铁运营非正常行车组织及要点相关阐述
一件难忘的事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