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平
对于商业信用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认为商业信用指的是中小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与买卖双方之间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另外,在市场上制造产品的公司将商品卖给批发商,而批发商把商品卖给零售制造商的行为是一个企业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向另一家公司提供的承诺也叫商业信用。第三,企业与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个人之间在交易中相互提供的诺言也可以称为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具有普遍性、筹资便利和筹资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商业信用对于社会层面来说不仅节省了资金,也活跃了市场;更帮助供应商减少了存货,占有了市场份额;商业信用对于零售商来说在融通了资金的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了稳定的货源;而且商业信用灵活、方便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银行的贷款压力,将银行的部分风险转移了。常见的商业信用形式有: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票据和票据贴现等,其中,应付账款是指买卖双方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形成的欠款,即买方在收到货物后暂时没有从卖方那里收到任何付款,而是等待一段时间才付款。对于赊销商品的企业来说,等同于获得了一笔贷款。预收账款指企业预先从购买方收到的部分预付款。在预付款中,商业信用由买方提供给卖方。例如,建设公司收到的建设款,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的预付款和建设项目的预收款都是商业信贷融资方式。应付票据是由出票人发行票据并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地将确定的金额支付给票据的收款人或票据持有人的行为。是在公司的商品购买和销售活动中使用商业票据结算项目价格时发生的。票据贴现有三种形式,即贴现、转贴现、再贴现。贴现指的是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转给银行,银行扣除一定的贴现息之后再将剩余款转给持票人的行为。企业采用票据贴现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前回笼资金,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也可融通资金使自身得到所需资金,是中小企业一种灵活的筹资方式。
表1 是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所会采用的各种融资方式的比较汇总。
表1 中小企业在经营中各种融资方式的比较
可以看到,商业信用属于外源融资的一种,它比较容易获得且具有限制性条件少、手续简便等优点,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又一重要方式。
中小企业的商业信誉处于自发状态。除少数具有相对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大型企业外,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主要是通过衡量已实现的销售目标来衡量应给予业务伙伴多少商业信用。然而目前商业信用普遍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因为没有对它进行监管的部门,也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包括已经实行的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省市自治区政府正在拟订的信用信息管理办法,都只着重于对银行信用信息的搜集,而对于商业信用可能由于其过于分散、难度太大索性避而不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信用和诚信缺失仍然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样不利于营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信贷司的数据,中国公司目前每年签署40 亿份合同,其中70%是中小企业,但履约率仅为50%左右。每年由于缺乏诚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 亿。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信用文化意识淡薄,对于商业信用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就无法准确制定出能够帮助企业的信用制度。
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不健全,所以导致企业赊销账款回收困难,形成了大量不良债务,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缺乏科学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有70%的账款逾期天数在60 天以上,远高于国际平均30 天的水平,且目前我国只有17%的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部门,其中大型企业的信用管理优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国内500 强的很多企业一般都建立了信用风险制度,而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与大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利润是最能衡量一个企业发展良好与否的表现,而企业之间商业信用活动的开展,提高了中小企业的交易效率,使得企业获得及时可用资金的同时也扩大了中小企业的销售收入,进而提高企业的利润。表2 是2014-2018 年中小企业营业利润的汇总情况。
表2 2014-2018 年中小企业营业利润汇总
由表2 可以看出2014-2018 年以来中小企业每年的营业利润都在显著增长。当银行发现中小企业的利润增加时,就会使银行对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因此中小企业从银行借钱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表3 汇总了2015-2018 年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向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额数据:
表3 2015-2018 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情况
从表3 可以看出,所有银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都在逐年增加,这与中小企业的营业利润呈正相关,表明中小企业每年创造的利润越多,他们获得的银行贷款就越多。另外中小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企业能提供的抵押物增多,减少了向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贷款的风险,这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困难时期从银行获得资金。
表4 中小企业各种外源融资渠道所需资料
1. 商业信用容易获得且限制条件少。表4 显示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外源融资渠道融资所需材料的归纳总结,比较可得:商业信用是诸多融资渠道中最容易获得的,它不需要像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那么繁琐的资料,而且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以预付款的形式存在,企业使用商业信贷来筹集资金就没有实际成本,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商业信贷比较容易获得。
2.商业信用较其他融资渠道成本低,企业获利多。中小企业的诸多融资方式所需付出的成本如下表5 所示,由表5 可以看出进行银行贷款融资时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贷款利息和借入的本金,如果是抵押贷款还需支付工本费和抵押登记费。如果是去小额贷款公司,例如宜信普惠、平安普惠这些,他们虽然手续简便,全程线上操作,最快当天就可以放款,但相比于银行来说他们的信用贷款利息要高于银行抵押贷款利息的2%~3%左右,如果要借入大额资金,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另外如果进行融资租赁,就必须借助“租赁物”,没有“物”,就无法获得资金。对于私人贷款,中央银行设定的基准年利率为3.85%,即以当前一年期LPR4 倍计算,受法律保护的上限利率为15.4%,只要是不超过这个上限水平,民间借贷都是可以的,所以民间借贷往往需要付出高成本。通过比较可得商业信用是中小企业诸多融资方式中融资成本最低的,中小企业运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可以节约成本,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表 5 中小企业各种融资方式成本比较
中小企业在发展经营中会遇到很多的风险。而商业信用的运用会使得中小企业风险控制的难度加大,因为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会使得商业信用的提供者由于信息不对称、事先对企业没有充分的了解而提供商业信用之后导致货款无法收回。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中国集团公司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7~8 岁,而中小企业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2.5 岁,每天有近12000 家中国公司倒闭,每分钟大约有10 家公司倒闭。而这些企业中有近80%是因为三角债而导致企业账款收不回。所以如果提供了商业信用之后企业经营不景气会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甚至累积过多还会使企业陷入债务危机之中。
通过商业信贷筹集资金的期限非常短。中国规定的商业票据期限为1-6 个月,最长期限不超过9 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预收款项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 年。如果公司想获得现金折扣,假设按照市场上常用的现金折扣条件“2/10、1/20、n/30”,这意味着:10 天内付款可享受 2%的折扣,而20 天内付款可享受1%的折扣,需要在30 天内全额付款。因此,商业信贷融资期限相对较短,企业的还款压力较大。
商业信用融资的期限较短,商业票据最长期限也只有9 个月,预收账款大都是在1 年以内,所以企业还款的压力较大,对于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要求很高。如果常期拖欠货款,会导致企业的声誉下降。甚至导致以后这些企业不愿再跟它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失去大部分合作伙伴,也不利于在市场上立足,最终会使企业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中小企业想要增强企业信用,就要将“诚信”写进企业经营方针,上至董事长,下至企业员工都应该培养诚信意识。树立诚信企业制度、营造诚信经营的环境、让诚信深入人心。另外,诚信经营,按时给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付款,绝不拖延。按时还贷,不拖延、不滞后。不偷税漏税、不做假账。在经营活动中,企业还应与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诚实守信,并为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另外,中小型企业在通过商业信贷获得资金的同时也要让另一方获得收益。只有获得“双赢”的商业信誉才能得以延续。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用管理。许多企业在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方面遇到困难,原因是账户的支付出现拖延,风险管理责任不明确。因此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巨大问题。
1.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赊销的基础是信用。中小企业在发生赊销时一般都是由销售或者财务进行交易,然而这种做法弊大于利,因为有些企业了解到的信息不完善、不真实,可能会造成决策的失误影响公司利益。另外还有部分企业客户的资料垄断在少数业务员手中,一旦业务员离职会造成客户的流失,让公司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公司应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加强对客户资源的科学、规范管理,加强对竞争对手以及客户的信用监管和筛选,这样对于建立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解决业务部门职责合理分工的问题。信用风险是一种综合风险,它与金融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决策风险、信息不透明等密切相关。在产品销售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信用风险。要想降低这些风险就需要各职能部门合理明确地进行分工“一个萝卜一个坑”,各司其职,每位员工对于自己所负责的部分都尽心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预测。
1. 中小企业聘请专人培训信用人才。良好的企业信用是进行商业信用融资的基础,只有企业中每个人都讲信用,将企业的信用放在第一位,对所生产的产品保质保量,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这样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中小企业才能做大做强。企业可以从内部挑选一部分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由公司出面聘请专门的信用企业、信用评估机构等中介组织为他们进行讲学,可以采用小班授课以及互动式的授课方式,通过培训让员工集中学习国内外信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知名企业的信用案例,让他们体会企业信用的重要性,提升信用风险的管理技能,使员工能够进一步提高信用意识,以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要。也可以组织考试,成绩合格者予以重任。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让企业内所有的信控人员参与进来,了解信用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拓展并丰富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持续增强信用风险意识。
2.通过实践让培训所学得到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在教授员工书面知识的同时也应让他们投入实践,学以致用。企业可以采取短期体验和模拟场景的方式,将培训的员工分组进行正反两方的情景模拟,让他们在情景中感受信用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程度,以此来培养他们的信用意识。另外,还应该鼓励员工多去跑跑市场、多走访客户并与信用人才加强沟通交流,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和优秀的工作方法,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实际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只有双管齐下,信用人才才能尽快成熟为企业所用。
3.采用“导师制”一对一地进行培养。企业在培养信用人才的过程中不应盲目培训,应注重方式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的培养,首先应该对公司每位员工作充分的了解,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挖掘他们的优势,给他们配备适合自己的老师,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导师制”一对一的训练。若是企业财力有限请不到足够多的老师也可以让企业内部信用优良的员工进行帮扶,这样不但可以节省企业的成本,员工之间相互熟络也可以让培养的效果事半功倍。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位员工都能各尽其材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企业的信用好坏体现在每位员工的信用上,如果企业中每个人都有信用意识,争做信用人,企业的信用将上一个新的台阶,那么未来愿意提供商业信用给中小企业的商家就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