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堡的蓝军旗
一提起电视上热播的战争电视剧,想必很多小军迷都憋了一肚子话吧?这些电视剧的编导可能光注意情节和场面了,里面的军事常识性错误简直数不胜数。
105毫米口径榴弹炮是二战时期美军步兵的主力支援火炮
就拿某抗战电视剧来说吧,里面出现了这么一个场景:由于战场上物资紧缺,国民党军队只剩下一门17.8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和一些比这门榴弹炮口径大得多的炮弹。
让小军迷觉得智商受到侮辱的是,电视里炮兵们口中说着“17.8毫米口径”,可画面一转,镜头里呈现的却是一门美制105毫米口径榴弹炮。道具组实在太不用心了吧,而且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口径缩水的问题,这还关系到它到底有没有资格被叫作“炮”——通常来说,17.8毫米口径应该算是枪啊!
好吧,就算它是炮吧,可我们都知道,榴弹炮的口径有多大,它使用的炮弹的口径就应该多大。电视剧里面炮弹口径大那么多,该怎么放进炮中,给日军重重一击呢?
别说,他们还真想到了一个办法——用锉刀把炮弹弹壳磨小一圈,给它“减肥”,这不就能装进去了吗?于是,电视里炮兵们人手一把锉刀,就地改装起炮弹来……
编剧的脑洞实在让人大开眼界,不过实话实说,给炮弹“减肥”这事儿倒并非是天方夜谭,实际上,真的有人这么干过。
用人工来打磨炮弹,这话听起来就感觉不太靠谱。大家都知道,人工打磨总会有误差,做不到一模一样,没办法满足现代工业对装备制造的严苛要求;在生产效率上,人类更是没法跟永远不知疲倦的机器比。所以若不是被逼到绝境,恐怕没人愿意动打磨炮弹这个心思的。
在电视剧里面,炮兵们打磨的是榴弹炮弹,如果历史上真的有人这么做了,恐怕还没来得及将炮弹放入榴弹炮中,就被炸到半空中了。
我们通常所说的火炮,主要是指身管火炮——依靠火药燃烧所释放出的化学能来推动炮弹,以身管来确定炮弹射向的火炮。广义上的身管火炮除了榴弹炮之外,还有加农炮、迫击炮以及无后坐力炮等。
榴弹炮弹之所以不能像电视剧里一样被打磨,是因为膛压的关系。作为身管火炮中的主力,榴弹炮的膛压比起坦克炮、高射炮虽然低很多,但依然属于膛压较高的阵营,即使手再巧的人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手堪比机器,一点儿都不抖。打磨时只要稍有误差,令弹壳四壁薄厚不均匀,塞进炮里发射就会导致炮膛内压力不一致,往往会当场炸膛,非常危险。
综上所述,根据现今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从法哲学的角度观之,人工智能获得法律人格,似是不可避免之事。其一,人制造人工智能的取向和路径,决定了人工智能具有“近人”性,因此,人工智能具有法律人格,与其说是不可想象的,不如说很可能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自然而然的。其二,从法律史的角度看,法律人格乃是一种社会建构,“是否具有法律人格”与“是否是人”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关联,故认可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不必以将人工智能定性为“人”作为前提。其三,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的法理,在人工智能能“脱离人类控制而独立行动”并影响他人的权利义务时,对人工智能法律人格予以承认的考虑实际上便已成为了一个现实问题。
那么,可以被成功打磨的又是哪种炮弹呢?
属于高膛压火炮的榴弹炮
接下来,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种“老实稳重”的炮弹——迫击炮弹!
迫击炮多为滑膛炮,且属于低膛压滑膛炮。由于膛压不高,因此只要有无缝钢管,理论上就可以生产出迫击炮的身管了。抗战时期,中国在军工生产技术全面落后于敌人的情况下,依旧能够生产和装备较多迫击炮来武装自己,正是因此。同样的,由于迫击炮的膛压较低,在榴弹炮弹上打磨是自杀式操作,可放到迫击炮弹身上,却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1944年,在衡阳保卫战期间,国民党守军的武器中既有国产枪炮,也有美国援助的武器,还有战斗中从日军手中缴获的装备,口径各不相同。
在坚守了一个多月后,国民党守军遇到了电视剧里一样的困境——缴获的迫击炮是81毫米口径的,但是同口径的迫击炮弹已经打光了,只剩下几百发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面对“小炮加大弹”的组合,他们做出了跟电视剧相同的选择——打磨炮弹。只不过他们磨的不是弹壳,而是弹带。
士兵们人手一枚炮弹,一起打磨,终于将它们塞进了迫击炮中。不过,正如前文所说,手工打磨的误差很大,所以这些炮弹基本没有什么命中率可言。尽管这几百发没有准头的炮弹在这场战役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威力,但是射向日军阵地上的每一颗炮弹,都炸出了中国将士不屈的吼声。
意大利迫击炮
既然炮弹可以这样操作,那它的小兄弟——枪支的子弹能这样吗?比如说,7.62毫米口径的枪支能发射7.63毫米口径的子弹吗?这种小口径枪支和大口径子弹的组合能经得起考验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毛瑟军用手枪和“波波沙”冲锋枪都是战场上有名的轻武器,原本关系不大的两种枪正是因为所用的子弹而产生了很多联系。
毛瑟军用手枪是抗战时期中国士兵的“好朋友”
“波波沙”冲锋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产量最大的冲锋枪
正在使用缴获的“波波沙”冲锋枪作战的芬兰士兵
1930年,苏联在德国毛瑟公司的许可下,以其7.63毫米×25毫米毛瑟手枪弹为基础,改进仿制出了7.62毫米×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被苏联成功“克隆”的这种子弹,后来也成了“波波沙”冲锋枪的标准弹药。让德国人想不到的是,日后苏联正是用填着“克隆弹”的“波波沙”冲锋枪横扫德军的。
苏芬战争期间,芬兰军队在战场上缴获了不少“波波沙”冲锋枪,因此迫切需要为这些武器找到可靠的弹药来源,避免“断粮”,最终芬兰找到了比利时的一家公司,从该公司订购了上百万发毛瑟手枪弹。作为“波波沙”冲锋枪的子弹的前身,毛瑟手枪弹无疑是它最理想的替代品。
德国在苏德战争期间,也从战场上获得了大量“波波沙”冲锋枪。跟芬兰的做法类似,德国基本上也是通过给这些冲锋枪“喂”毛瑟手枪弹来解决弹药供给问题的。
这种跨界组合之所以不需要对子弹进行打磨,是因为在轻武器的生产使用中,0.01毫米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火力凶猛的“波波沙”冲锋枪同样受到德军士兵的欢迎
我们已经知道了,托卡列夫手枪弹的口径是7.62毫米,而毛瑟手枪弹的实际口径是7.63毫米。前面我们尝试了“小枪加大弹”的组合,那如果换过来,用口径更大的毛瑟手枪来装填口径稍小的托卡列夫手枪弹,是不是也可以呢?
反过来其实并不可以。一般来说,两种尺寸基本相同的弹药能否互换,除了与弹药的具体尺寸有关外,还与子弹发射药的装药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发射药量更多,带来的膛压也会更高。托卡列夫手枪弹的装药量就略高一些,因此,如果强行给毛瑟手枪使用托卡列夫弹,搞不好会有炸膛的危险。
所以,即便是口径、规格都近似的子弹,也不是想换就能换的,互换使用仍然是要十分谨慎的。
在抗战时期那样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里,打磨炮弹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是以弱胜强的唯一选择,装备上的劣势只能用鲜血和勇气来填补。历史不断地提醒着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真正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