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笔人物画的意象造型

2020-10-13 12:24朱艳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

朱艳雨

摘 要:“意”是中国画的一大特征,是指画家内心精神世界的表达。现如今一部分工笔人物画完全采用写实风格,画面虽工整细致,严谨精细,但缺乏灵气,不够生动,这些皆由于画家忽略了“意”的表达。在现代工笔人物画中强调意象造型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现代工笔人物画不断发展和创新。文章通过对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分析,从而总结出现代工笔人物画尽善尽美地开拓造型、抒情达意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意象造型;抒情达意

一、意与形

(一)造型的意象化

齐白石老先生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1]其中“似”指的是笔下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与现实中的客观形象完全相同,这是写实造型;“不似”则是艺术形象与客观形象完全不一致,这是抽象造型;而“似与不似之间”则是意象造型的本质特征,不要求以完全精确的手法去刻画现实,而是应加入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内心情感。

画家马小娟继承传统的意象造型方式,她笔下的人物形象皆是大头小身,脸部被拉长,额头却十分短小,眉眼高高。画作第一眼看上去很怪,有的人甚至觉得很丑。事实上她的画作表达的是质朴纯真的美,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传统美,她弱化了人物的外貌,更加强调了笔下人物的精神韵味。她笔下人物的美不在表象,而是一种清高内敛、古雅柔和,充满自信的内在美。

画家陈子的作品花语系列,在人物造型上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画中的人物形象头部被刻意放大,画家注重刻画人物的五官,突出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情绪。她笔下的人物都拥有一双十分漂亮的手,她有意识地将人物的手臂、手掌、手指拉长,或轻抚花朵,或是双手交叉,这些动作都显得生动自然。通过生动的手部形象我们也能感受到画中人物十分细腻的情感变化。她在人物身上绘制了许多花朵的形象,有一些仿佛是从人物身体中绽放出来的,夸张的造型显得装饰味十足,充满了现代感的同时又以花喻人,展现出画中人细致敏感的内心世界。

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把握好“似”与“不似”的关系。画作既要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要抓住事物的最本质特征去进行艺术加工。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同时与现实生活还保存着一定的“距离”,应让整幅作品充满深刻的哲学思考,让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能观察到作品表象,还能与画家产生精神上的共鸣。画家在创作人物形象时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去描绘,打破常规,要明白美不只是体现在外貌上,美也是体现在骨子里的,要更加注重人物精神的刻画。

(二)线条的表意性

工笔画的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就是线,“六法”中“骨法用笔”里的“骨”就是线,线是工笔画的灵魂。其实线在本质上就是我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提炼得出的,带有主观色彩,本身就具有“意”的表现性。线条的虚实、刚柔、粗细变化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

工笔画一直讲究用线造型。从古拙单纯的线条到讲求压力、刚柔并济的线条,线条一直是工笔画的“骨架”,它支撑整幅作品的造型。北齐画家曹仲达与唐代画家吴道子用线就有不同的特征,他们二人笔下的形象“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十分有名。工笔画的线千变万化,用线讲究出处,笔锋“藏而不露,畅而不滑,涩而不滞”,既保留了书法用笔的特点,也能形象准确地描绘事物形象。

画家何家英的作品《秋冥》中线条的变化丰富,层层递进。他用灵巧多变的线条勾勒出画中人物的毛衣,用古代画篮子的方式去处理,大量运用短线条,毛衣的纹理刻画得十分细致,线条排列疏密有致。他的作品很多都运用了书法用笔的粗线条,所画出的人物形象都有一种文静端庄的气质。他的线条既保留了书法的灵气,又十分工整细致。

线作为工笔人物画中一种艺术象征符号,它是促进画家与观赏者思想交流的一座桥梁。线作为一种情感的媒介,它跟随着画家的思想感受而变化,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工筆人物画中抒情达意。描绘严肃端庄的人物形象可以使线条更加粗实、严谨;描绘温柔婉约性格的人物时可以使用更加自由流畅的细线去刻画。使用不同的线条可以表达不同的主观感受。

二、意与色

传统的工笔画用色讲究“三矾九染”的步骤,“墨分五色”。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现代工笔画创作中逐渐融入了西方的绘画色彩的运用和表现,在设色技法上不断革新,在综合颜料方面大胆实践,促使现代工笔画作品能更加贴切地传达画家的意图。

(一)设色技法的肌理表现

现代工笔人物画作品中画家对不同肌理效果的表现十分明显,他们对于画中细致的肌理变化的追求,推动了设色技法的创新。

画家唐勇力运用“脱落法”绘制的《敦煌之梦》,使用大量白色且有规律、有手法的厚涂,运用“厚涂法”“脱落法”营造出斑驳陆离的效果,人物与背景相融[2]。画家在这幅作品中再现了敦煌壁画的现状,壁画表面层层剥落,颜色已经氧化。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用红褐色、赭石色晕染皮肤,衣袍和头发运用“脱落法”使用了大量的白色颜料。不均匀的染色效果,使画中人物处于一种朦胧的空间中,营造出“梦境”的感觉。而画中人物虔诚的形象,画面整体梦一般的效果都被准确表达出来。

一部分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僵硬死板,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使用的设色技法过于守旧。一味追求传统技法的运用,绘画作品自然会越画越僵。因此在创作不同题材工笔人物画时,应运用不同的设色方式去营造不同的氛围。只是依照传统的作画程序画出的作品,就像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没有生命力。因此要想作品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画家就要创新设色技巧,打破常规。

(二)颜料

现代工笔画画家不断大胆创新,一部分画家继续使用并研究传统颜料。朱砂、石青、石绿等传统颜料因不易变色且色彩鲜艳,现在依然被一些画家所使用。但由于传统颜料品种太少,所以另一部分画家大胆吸收外来文化,他们另辟蹊径,在工笔画中使用水彩颜料、水粉颜料、丙烯颜料等。甚至还有画家学习日本画,在矿物颜料上大胆创新,在现代工笔颜料中添加了人工研制的新岩、水干色等品种,使得色彩出现十几种不同的色阶,大大丰富了国画颜料的色相、纯度、明度,打破传统工笔画用色的局限性[3]。

画家蒋采萍的作品《台湾排湾族新娘》中就运用了很多类型的颜料。画中的人物面部用德国进口的赭石色水彩颜料,运用传统工笔画染色方法上色。这个颜色比国画颜料的颜色更黄一些,更真实地表现出人物的肤色,同时用同类型的红色水彩颜料晕染脸颊两侧。蒋采萍在绘制人物的银饰品时使用了白云母天然矿石粉调胶,有些部分还用丙烯的堆高剂来营造首饰的立体感。整幅画十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新娘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向往。

在所有的绘画创作中,颜料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工笔画中要更好地做到“尚意”,就要在颜料的使用上更加灵活。画家蒋采萍为了更好地突出人物的身份,在饰品的处理上就运用了非传统工笔画使用的颜料。因此画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在人物的饰品的处理上可以有所借鉴,要充分发挥不同颜料的特质,从而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

(三)绘画工具

传统的工笔画作品运用的绘画工具基本上就是毛笔,现代很多的工笔画画家在绘画时开始运用喷枪、拓印、手撒色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书写性,工笔画更大程度地被画家的主观意识支配。

现代工笔人物画作品很多还运用了色调来表达不同的感受,较以往相比,对色彩的情感表现更加强烈和个性化。画家在描绘不同的人物形象时会运用不同的色调去烘托人物形象,给观众震撼心灵的视觉感受。

三、意与情

在不同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中,有着不同人物的美,有传统的古典美也有现代都市的时尚美。在这些人身上观者不仅能看到他们的美好,同时也能感受到画家内心深处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这个时代的感受。他们用自己个性的创作语言去刻画出有精气神的人物,也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画家何家英的作品《十九秋》描绘一位身着白衣,扎着麻花辫的少女在一棵硕果累累的柿子树下面站着,黝黑的皮肤、宽大的手脚体现了农村人物的特征。画中人物脸上露出淡淡的忧伤,画家运用老练的手法将这种忧伤表现出来,刻画出花季少女朦胧的心理状态。

这幅作品之所以生动形象,与画家曾经在农村插队的经历有关。“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段生活经历让何家英创作出了如此生动的农村人物形象,同时他借这幅作品表达了对淳朴劳动人民的赞美,对滋养万物的土地的热爱。

画家在绘画中融入自身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观赏者会更加深刻地从作品中感受到画家的情感,更加容易產生共鸣。在生活中多看、多感受,笔下的形象会更加鲜活、生动。

四、结语

追求“意”一直是中国画的不变主题。在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意象造型中的“意”指的就是画家的内心感受和创作意图,在艺术创作中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象”则指的是《古画品录》中提及的“应物象形”,即画家笔下所创作的形象要与客观事实相符,这也是工笔人物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创作工笔人物画意象造型过程中,追求“意”的同时也要有“象”为基础,脱离了“象”的意象造型是不存在的,这需要扎实的工笔画的基本功。在创作时画家要学会灵活变通,根据不同人物形象,运用不同的造型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形象美,适当的夸张变形更能体现人物精神。在颜料的运用上,大胆创新探索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创作中加入自我的真实经历以及自我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作品会更加丰富与有内涵。

参考文献:

[1]郑胜利.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J].美与时代(中),2012(10):40.

[2]阴光艳.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J].北极光,2015(11):24.

[3]丁晴晴.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12):189-190.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
融入那坡壮族民族服饰的高中工笔人物画教学策略
浅论工笔人物画中素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从张见工笔人物画看当代“新工笔”
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及时代特色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工作室教学模式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新唯美主义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