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古
枝条比较蔓长的植物,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自然垂挂,是最常见的植物垂吊形态。比如吊兰等植物,那我是否可以把原本不是垂吊的植物玩成垂吊的样子,以满足我对株型的追求呢?2019 年秋播季至2020 年春花季,我用几款球根植物做了试验,想验证一下垂吊株型在花境中的运用、株型多元化的调整以及徒长枝条的拯救。就先用橙色小鸢尾Ixia maculata orange(图1) 举例说明一下人为养成的垂吊株型。
橙色小鸢尾,株型并不高,大约只有30~35 厘米,是非常适合密植的一款小球根品种,花色格外艳丽。2018 年秋播第一次接触这款植物,直接买了10 颗种球,2019 年春花,花期一个月左右,它站立性比较好,并没有出现很严重的倒伏问题,但为了让花更聚拢,我依然在植株离地面10 厘米的位置捆绑了一根铝线辅助。也就是橙色小鸢尾原本是一款直立株型的小球根植物(图2)。但是站得太直了,花在顶端绽放时,我只能把花盆放在地上,俯视的角度去欣赏,这不符合我给它规划的花盆摆放位置,无法突显它在花境中色彩夺目的优势。于是,我开始思索株型调整的问题。
怎么让原本开在顶端的花挂下来开?2019 年又一轮秋播,起初的养护并没有差别。直到2020 年2 月底左右,我发现橙色小鸢尾陆续抽花穗了(图3),立马开始进行我计划很久的株型调整试验,把花盆换到背靠墙体的位置,也就是受光面一下子收窄到只有正面能汲取到阳光,背面无法采光。株型很自然地就朝着受光面不断倾斜,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最后就躺着生长了,但在光照的影响下,花苞都是一至朝上的。
垂吊株型自然而然地就养出来了(图4),从侧面看是不是特别难看,整个植株都歪倒在一侧,没骨头的挂下来,看起来好丑,但我追求的偏偏就是这个效果。
图1 橙色小鸢尾
图2 原本的直立株型
图3 2020 年春天抽花穗的时间段开始调整光照
因为我只要它正面足够美就可以了。我的规划是把花盆嵌入花境,架高摆放,四周是其他绿植,这时候橙色小鸢尾的亮丽一下子就完美的跳跃出来(图5),垂吊株型的慵懒、自然、洒脱得以体现。换成原本的直立株型,在这个花境中是没办法呈现的,花都开在顶端,不走近俯视,根本看不到花。试验结果我很满意,人为养成垂吊株型在花境中的运用非常切合实际。
再来用‘粉色轰动’鸢尾兰Tritonia ‘Pink Sensation’举例聊一下垂吊株型对植物形态多元化的调整(图6)。2020 年是我第二年养护‘粉色轰动’鸢尾兰,它也是一款球根植物,株高大约只有20 厘米左右,花色粉糯,特别清新脱俗。2020 年春天,我不再强势追求它直立的株型,同样是采取受光面的控制手法,让它的株型轻微垂吊,画面感一下子得到了提升,正面的观赏角度看,更加饱满立体。
但2019 年第一年养护粉色轰动鸢尾兰时,我还在刻意地追求它的站立性。花枝孕育后,甚至用铝线做了牵引固定(图7),就是想让它站得更直(图8),效果非常一般。和第二年垂坠感的视觉效果不能相比。当然更改养护手法,这取决于这款植物是否适合垂吊,主要还是建立在本身对植物株型、生长习性、花型特点,等细节的掌握。吃透了它们的形态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株型养护上的调节。
而人为养成垂吊株型的概念,最初在我脑内形成的原因是为了“拯救徒长植物”。我用绿松石鸢尾Ixia viridiflora 举例简单聊一下。绿色的花,原本就特别吸引人,所以这种植物在国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但是不可否认,它的株型真的不讨喜,大高个,我第一年养就被吓到了,株高大约70~90 厘米(图9),再加上江浙沪阴雨多,光照少,绿松石鸢尾这是奔着1 米的高度大踏步地前行。
所以第二年我分离出了4、5 颗种球,单独养成了一盆,做了绿松石鸢尾垂吊款的试验。还是那个道理,控制光照,在花穗孕育的阶段,遮挡上方和后方的采光,迫使它不得不垂挂下来,并且朝着正面一个方向开花,垂吊株型就养成了(图10)。经过试验,办法是可行的,但我还是太小心翼翼,球根数量给的不够,造成开花后,花量太少了,效果大打折扣(图11),还可以提高球根密植数量,以及后期花盆摆放等细节上再做更多的功课。
我的初衷就是通过人为干预,让株型更多元化。创造更多新颖有创意的玩法。
图4 垂吊株型养成
图5 花盆架高,垂吊株型在花境中的运用
图6 ‘粉色轰动’鸢尾兰
图7 铝线牵引
图8 直立株型
图9 绿松石鸢尾,大高个
图10 绿松石鸢尾的垂吊养成
图11 办法可行,花量还需增加
这几年国内慢慢兴起了剑兰的热潮,不是常见的春植夏花剑兰,而是秋植春花剑兰。且因为刚刚开始流行,所以球根价格都有点偏高。我是2018 年秋天刚开始接触的,仗着自己玩了几年的球根植物,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一下子入了二、三十个花色。2019 年春季花期我就被它们瑰丽娇媚的色彩实实在在的惊艳了一把。2020 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沉迷其中。但由于在园艺圈子里,春花剑兰还属于小众植物,所以取名称呼并不规范,商家管它叫“原生剑兰”,但其实大多数花色都是人工杂交而成,我觉得算不上“原生”品种。也有叫它“迷你剑兰”,相较于夏花剑兰,春天开花的剑兰确实株型格外矮小,最迷你的身高只有10 厘米左右,但是普遍植株高度在30~75 厘米左右,在我看来也算不上迷你。所以我个人依照它的开花时间,把这类剑兰全部归类为“春花剑兰”。(图1)
花色太多了,我种植场地有限,也受到时间和精力的制约,所以这两年只收集了一些个人特别喜欢的品种,比如Gladiolus Rechani(图2),株高度在45 厘米(图3)。2018 年,我买了2 粒开花球,第一年开出来的效果比较一般,只能说看了下花色,然后决定保留这个品种。紫色和绛红色相间的花瓣,色系非常特别。2019年秋播,我从2 粒开花球规格的球根,繁殖培育到3 粒大球及若干芝麻球,一加仑栽培,2020 年春天,盛花效果我是满意的,当然,等以后球根不断繁殖,加大密植力度,相信随着花量的不断增加,整体会更富视觉冲击力。这款的株高大约在45 厘米左右,以我的种植经历来分析,18~30 厘米的盆高比较合适,口径取决于球根的数量,我的习惯一般15~18 厘米可栽培2~5 球,春花剑兰密植比单一种球开花效果更好。
Gladiolus Carneus 这两个是同一母本和父本的不同个体,因此出现了粉色(图4) 和白色(图5),两种花色,甚至连株型也有差异。这个品种花纹别致,花量很大,植株高度大约也在45 厘米左右,非常优秀的表现力,特别适合新人练手,种出来花开爆盆,容易积累栽培经验并增加养植信心。
图1
图2
图3
剑兰杂交花色每年推陈出新,可选择性太多了,花友可以选择几款特别亮眼的品种栽培一下,比如Gladiolus Jupiter(图6),花色温柔,花型优雅,株型不高,还是非常值得栽培种植的。2019 年秋播季,我选了一款20 厘米口径的盆,密植了5 颗大球若干芝麻球,开出来的效果不能说特别满意,花量上略微比我设想的少了一点,不过对它的株型,我还是特别喜欢的。春花剑兰别看它的茎叶特别细,但抗倒伏性确实很优秀,站立性特别好(图7)。经测试保证光照的情况下,部分品种株型可以压在30~45 厘米,若是缺少光照,大约会徒长到65~90 厘米左右,过于纤弱高大,植株还是会出现倾斜倒伏的情况,可以通过后期牵引、二次填土、重物支撑、捆绑束缚等手段调整,当然最好的抗倒伏手法就是栽培时增加球根数量,搞密植,通过植株和植株相互间的依靠来解决倒伏问题。株型的高矮,不仅仅受到光照的影响,主要还是品种间的差异。Gladiolus Galaxian(图8),这是春花剑兰里的大高个儿,身高更接近常见的夏花剑兰,大概整体高度在90~120 厘米左右,我用1 加仑盆埋了两颗大球,后因株型比较高大,所以又找了一款瓷盆当套盆架高了摆放,不然头重脚轻,视觉比例会失调。它的花色很值得细细品味,粉白相间,格外雅致。配上它的个头,比较适合做庭院地栽花卉,或者切花瓶插(图9)。
再说一下特别迷你的春花剑兰,比如Gladious hybrid‘R2A’(图10),物以稀为贵,这类身高特别秀气的春花剑兰,种球价格炒得相对也比较高,多还是有价无市的情况,很难找到充足的货源,它们的高度只有10厘米左右(图11),非常适合光照充足的阳台党种植。
春花剑兰花色太多了,篇幅有限,我也就不一一列举。剑兰作为非常知名的品种,已经盛行园艺圈很久了,这两年突围而出的春花类剑兰又以独特的身形掀起了一波小热潮,我在花友圈问了北至东三省,南至广东佛山的花友,春花剑兰好像并不受气候制约,南北方均可种植,一般9-11 月埋球,冬季正常养护,春天2-4月开花,花期大约2-4 周左右。夏天,它们会进入休眠期,地面部分全部枯萎。球根繁殖能力,不同品种略有不同,总体比较稳定。一颗种球,一到两年就能玩出小爆盆的效果,也能通过种子播种繁殖,球根越大开花量越多,是我这两年最喜欢的球根植物。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