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马梦婕 本刊特约记者 习艳群
受表彰的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代表上台领奖
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分享经济、创新驱动时代,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亟待改变。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的实施意见》,一年后,技协顺利走上去行政化之路。
通过自主运营助力职工技能提升,对技协来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也是一次全新挑战。
过去5年,为了探索适应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职工技协工作新路子,技协在借鉴全国总工会等群团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打造了集技术交流、闯关练兵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工作阵地,致力于培养行业工匠和劳模先进,助力行业技术革新创造。除了与全总网络工作部共同组织“职工技能培训与岗位练兵在线平台”建设展示活动外,技协还充分利用平台进行调研,向上级反映行业发展问题和职工利益诉求, 为行业技术工人和会员单位提供切实的精准化服务。
中国机械冶金职工技术协会成立之初,就在应对1960年苏联专家撤出后大批援建项目建设停滞、大量技术难题急需攻关解决上作出突出贡献。如今,又在面对技协传统工作在基层中的弱化、自身发展和改革的压力以及脱钩独立等问题上迎接新挑战。虽然技协经历了“五脱钩、五分离”的巨大变动,但“为企业解难、为职工服务”依旧是协会的根本宗旨和工作重心。
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主席陈杰平在此次大会上强调,技协要把增强职工技术创新能力放在工作首位,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顺应产业转型升级趋势;要将改革目标细化分解,落实、落地、见效,使广大产业技术工人和会员单位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获得感。
“扶上马、送一程”,今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也将以新的方式,助力技协充分发挥贴近行业企业和技术工人的优势,提升其服务基层的能力。
在技术协会和行业工会的共同作用下,
工人技能提升与企业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来自机械、钢铁和建材行业的企业工会主席向《中国工人》分享了企业在职工技术技能提升方面的经验,也表达了共同的期盼。
不仅如此,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天然气在保供周期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系统管网压力波动对气井正常生产造成的影响,保障气田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青海油田按照事件分级对冬供管线外输量的影响程度分为Ⅰ、Ⅱ级事件并形成了可操控的应急预案。
“期盼更多技术交流”
中国机械冶金职工技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常红玮:
发挥技协熟悉行业企业和技术工人的优势,关注技术工人和行业发展的诉求,形成更多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推动问题的解决。未来,技协将从加强机制体制建设、科技成果推荐、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评选、行业工匠选树宣传、职工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当好会员单位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为技协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发挥积极作用。
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林卫东:
过去5年,江铃集团工会围绕职工技术技能提升,主要抓了两项重要工作:一是通过企校“联姻”办学到自主培训模式,举办了“班组长素质提升班”;二是成立了CAE、机电维修工、钳工、焊接技术协会,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帮扶和技术人才培养活动。企业还依托劳模工匠袁政海“双室一体”(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老牌工作室,率先在全国启用“细胞裂变”模式,成立了分支的子工作室,致力于打造当代蓝领群体新名片,让一支支团队成为开展技术攻关、优化作业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
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斌:
建材行业在技协各行业占比虽小,但近几年发展很快,需要加紧提升职工的技术技能。公司目前成立了吉林亚泰职工技术培训学校,现已开通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的行业认证;集团的水泥板块业务已经从混凝土衍生到市政工程装配领域,目前已培养出具有带头作用的装配式建筑工匠,并且正在培育一批能适应绿色、环保、高效装配的高精尖产业工人队伍。今后,希望能增加同行和跨行业技术工人学习交流的机会。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田鹏: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于2019年成立了东方红学院,东方红劳模创新工作室目前已有15家基层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洛阳市第一家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企业,已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青年技能人才的模式。在平台搭建层面,公司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岗位创新岗位创效”活动,平均每年创新项目立项1万余项,创效3000万元左右。疫情期间,作为全国机械行业第一家开展网上双创和网上练兵活动的企业,共计3600余名职工参与。未来,希望技协可以举办更多跨行业的技术交流,互相借鉴经验。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张六喜:
公司目前已建成劳模、技师、职工三种类型的创新工作室,共计113个团队,成为基层创新工作主力。已连续六年开展生产技术运动会,实现操作岗位人员全覆盖,并且开展了专项劳动竞赛、岗位技术比武和网上练兵学习活动。在青年学生入职后,还会开展师徒结对、导师制考核、操作岗位选聘首席技师、配套相应技术津贴。在此基础上,近几年企业涌现出了许多创新先进。如第一炼钢厂张红军,他主持和参与公司多项科技创新成果、难题攻关,带领团队勇夺全国节能减排竞赛冠军,成为江苏省工匠和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