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电子行业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产品质量问题屡见不鲜。新经济催生新业态,新监管助力新业态,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测工作应运而生。经过多年来的工作探索实践,作者认为在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测流程中引入标准化理念,通过对人和物的严格控制,有利于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从工作保障和质量风险点确认、质量监测计划制定、网上采样、样品检验、质量监测结果评价等环节,阐述了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测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电子产品;检测;质量控制
正文:
1电子产品生产中的质量影响因素
①生产环境因素,电子产品之所以有精密性的特点,是因为其由若干微型的元器件组成。同时,这些元件也对电子产品的生产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温度、湿度、振动、灰尘、照明等。这些生产环境因素会严重影响电子产品中某些元器件的性能,如果生产环境不符合标准可能会导致电子产品功能的丧失。②生产工艺因素,不同用途和种类的电子产品,其生产厂家也有所不同,这也就导致了不同电子产品的标准不同。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低水平的生产厂家技术受限,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严重的可能会制约该电子产品的生产进度。③生产设备因素,通过市场研究调查发现,电子产品的生产几乎依赖于机器。由于电子产品对生产系统程序参数的高要求、对生产设备的高标准,促进生产设备的改进对电子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电子产品检测及质量控制
2.1进行全面的可靠性试验
为了发现和分析雷达在不同環境和应力条件下元器件的失效规律及失效机理,在雷达制造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可靠性试验(包括,环境试验、寿命试验、筛选试验、现场使用试验和鉴定试验等)和环境应力筛选试验(包括,振动冲击、温度冲击等)。雷达整机单位根据整机可靠性试验和环境试验形成的主要文件和记录,对外协配套单位提出要求,并作为其制定应力试验大纲的依据。可靠性试验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可靠性试验应该在雷达设计指标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过雷达的设计极限。对于组件级(或单元件)、分系统级应100%加以筛选,尽快的暴露各种元器件缺陷并加以解决。在组件级和分系统级筛选中,抽取样本进行通电筛选是非常有必要的,既可以提高筛选寻找故障率,又可以大幅降低后期试验成本。有条件进行整机级应力筛选,提高整机可靠性,保证整机设备生命周期。②高效应力筛选是在器件集成化高度发展、模块化功能更加强大、质量稳定可靠的大背景下,对产品质量进行进一步提升的举措。组件级不再进行随机振动,只进行不加电的温度循环应力筛选,筛选后性能检测,就能很好的将设计和器件的潜在故障激发出来。分系统级和整机进行高效应力筛选,且在通电的温度循环前后均进行通电的随机振动,就能将复杂的、各组件分机协调配合工作整机的工艺、设计和器件的各种复杂环境下产品应用中的潜在缺陷激发出来,有效提高了军用电子产品质量水平。
2.2健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快质量服务发展
提升电子产品的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健全标准体系强化引领支撑,也需要优化相关质量配套服务产业的支持,尤其是检验检测认证服务。①加快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把握重点领域技术升级方向,健全标准制定模式,加快构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动态修订机制,及时跟踪和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及时更新和提高质量、环境和安全等相关标准并严格执行。鼓励企业主动建立更高要求的标准,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提高国际标准的国内转化力度。探索搭建跨领域、跨行业标准创新服务平台,探索组建优势产业标准联盟,加快构建团体标准体系,扩大高质量的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的运用范围。②大力发展质量服务业,鼓励并支持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整合提升,支持优化机构体系和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支撑电子产品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质量服务企业。加快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制定、检验检测和计量校准等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等方面的基础性质量公共服务,为广大中小微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创造优质的发展环境。
2.3管理关键工序保持质量稳定
针对电子产品生产特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管理,以稳定生产质量。第一,在生产线关键工序的位置标注铭牌“关键工序”,且这一工序岗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且考核通过方能上岗,严格做到专人专岗,避免人员流动影响质量;第二,关键工序管理中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对组装的顺序、元件等进行展示。使用图片展示正确与错误组装的示意图。在操作指导中,强化自检要求,要求员工具有自主检查意识,对自身工位的半成品进行严格检查。第三,当生产线由于不可避免因素需要发生变化,如更换设备、更换小组等,巡检人员需要针对生产线进行再次验证,验证工作主要包括人员岗位培训、设备测试、不良率等。在验证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第四,制定关键工序检查制度,质量检查人员与设备管理人员需要按照检查制度对关键工序的各项工艺条件进行检验。如质检人员需要对首件、末件进行检验,每小时进行巡检。
2.4对可靠性进行检测
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检测,是通过将专业性的一些数据测量方法进行有效的应用,可以对产品的各方面性能进行全面的综合性分析,给电子产品的运行质量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在对电子产品进行批量生产的过程中,一般会使用到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方法进行生产,保障生产的基准化。通过设定相应的程序,就会使得在生产过程中的误差大大下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在电子产品生产方面的效率,有效地保障产品生产的质量。
2.5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技术要求
电子产品的生产技术在生产工序中是直接影响电子技术成品最终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中,元器件加工的切削速度、生产模具的制作等,都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所以,掌握核心技术对电子产品的生产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随着我国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社会上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同时也对产品的质量等各个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电子产品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质量的稳定性,需要电子产品的制造商,加强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以及规定进行生产。这样才能够保障电子产品的性能,符合相关的要求,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使用需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电子产品的质量检测,通过有效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手段,提高电子产品的整体稳定性。让企业能够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电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宝.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电子产品检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J].云南大学, 2015,17(10):360-361.
[2]郑风景.基于六西格玛方法的SMT回流焊产品质量控制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2014,13(2):29-30.
[3]张家鹏.电子产品的生产工序质量控制及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19(14):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