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20-10-12 01:16王子颖王慧宋桂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大学生

王子颖 王慧 宋桂香

摘 要: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集中反映,也是育人的重要媒介。依托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正蓬勃发展,为大学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重要机遇,并通过在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基础上,挖掘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着重探讨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构想,为高校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新格局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新媒体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重要机遇

高校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文化育人、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随着互联网技术持续变革,社会步入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建设也日渐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表现出多样性、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的显著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1]。

1.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

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识信息的大爆炸。各种网络媒体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极大缩短了信息获取的成本和速度,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得以被挖掘和传播,这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和素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不再只局限于單一的校内信息,其文化内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发展。同时,网络媒体能以最快的速度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多样的视觉化方式呈现出来,也为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化形式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增强了校园文化的直观性和多样性,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质,进而增强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2.拓展了校园文化的传播途径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随着传媒方式的创新和变革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新媒体的多样化和即时性,加快了校园文化的传播速度,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传播媒介。在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过去占据校园文化建设主阵地的报刊、广播等旧式传统媒体逐渐黯然失色,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为生命力极强的新事物,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崭新载体,它以更灵活、更及时、更便利、更多样的方式迅速占领了校园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极大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现如今,各大高校通过借助新媒体开展一系列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并通过多样的新媒体平台展开宣传,增强学生对活动的关注度和时效性[2]。

3.加速了校园文化的开放进程

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高校如“象牙塔”一般,与社会相对隔离。置身于新形势下,新媒体以其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独特优势,缩短了高校与社会的距离,加强了各高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拓展了校园文化的开放进程,加快了校园文化的社会性发展趋势。同时,它营造了一种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使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意见表达更为自由,相比过去而言,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大为提升,这就导致网络平台上各种思想观点和价值理念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另外,很多高校将新媒体打造成展示自我的独特名片,将各种教学成果、优质教学资源等向社会公布,获取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另一方面,作为新生事物的高校新媒体在尚处在探索阶段,根据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发现新媒体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校园主流文化价值观遭到冲击

校园文化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校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但新媒体语境下,校园主流文化价值观遭受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严峻挑战。

第一、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新媒体时代,各种言论和信息肆虐网络平台,易对三观尚未稳固建立的大学生造成错误引领。调查显示,42%的受访学生曾在网络平台遇到过自动弹出的含低俗内容的网站。部分学生受这些低俗内容影响,三观动摇,精神世界在无形中被腐蚀。第二,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攀附新媒体盛行一时。5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使用小贷款“花呗”。但部分人向往甚至模仿“网红们”的奢靡生活,通过不合法的“校园贷”满足虚荣心,导致负债累累。另外,部分大学生无心专业学习,沉迷游戏,逐渐与现实世界脱离[3]。

2.校园文化活动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良好平台。但新媒体语境下,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遭遇挫折,如何利用新媒体提升校园活动的吸引力、增强寓教于乐的效果值得探讨[4]。

其一,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调查显示,校园文化活动大都以“评选十大歌星”“朗诵比赛”等线下活动为主,活动形式和内容较单一,利用新媒体做好线上线下活动的结合尚待探索。其二,传统校园活动吸引力大幅减弱,学生参与度低。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娱乐渠道,这使得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降低。据数据表明,仅46%的同学对校园活动表示给予支持和积极参与,多达54%的同学表示“没兴趣”,“没能力”,部分人认为这是个别有能力同学的舞台,而自己仅为旁观者。

3.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缺乏创新

新媒体日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宠儿,以强大的优势占领了校园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但其在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问题。

第一,平台发布内容缺少针对性。据调查显示,“新媒体平台发布内容”多以传达学校通知等为主,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内容过少,忽视了对教育性信息的有效输入。第二,校际新媒体缺乏交流。“是否与其他高校新媒体有联系”,受访的校园媒体工作者表示“没有太多合作”,这表明校际新媒体平台间缺乏交流,往往是只是本校舆论宣传的工具。第三,新旧媒体的融合工作有待加强。调查显示,受访者多通过公众号、QQ群等新媒体途径关注校园信息,校报、广播等传统媒体相对来说已然“没落”,但传统媒体的原有优势不可忽视,新旧媒体的融合工作尚待展开探索。

4.网络舆情监管不到位

网络舆情是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容易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如今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尚存在以下漏洞。

第一,人员队伍建设尚不成熟。队伍建设是贯彻学校文化建设精神的重要依托,高素质的新媒体工作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护航员和把关人。但据调查显示,高校内部尚未形成专业规范的新媒体管理团队,在对校园舆论动态的监控上有待加强。第二,缺少“理智发声”的引导者。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鲜明,表达欲望强烈,对社会时事热点的关注度和讨论度相较过去大幅提高。调查显示,68%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关注各种社会热点并予以评论,71%的受访者表示“会受到网上评论的影响”。网络世界“人多言杂”,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很多现实问题的理解尚不成熟,想法过于理想化甚至极端化,很容易被某些不当言论误导。

三、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要就要正确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校园文化创新性建设和发展。

1.强化主流价值传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在校园文化文化建设中,高校要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融入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主流价值传播,弘扬正能量,增强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努力建设将个人、国家、社会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遵循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

第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线上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育人功能,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其在网络世界保持理智,提升辨别力。其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思政课教师要顺应新媒体时代趋势,积极主动以微信等新媒体为载体,灵活转换话语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领路人[5]。

2.以学生为本,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第一,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大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校园文化的享用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校园文化建设主旨。此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呈现分流,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文化需求。具体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在网络媒体平台征求学生意见,调查学生的信息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形成良性互动,凸显校园文化的针对性。

第二,着重推动线上线下联动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校要注意充分借助新媒体即时性、共享性的优势特征,围绕大学校园生活,为学生打造具有贴合实际、具有独特个性的校园活动,及时发布并进行推广宣传,增强校园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性,同时设置奖项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校园文化多样性贡献自己的独特色彩。

3.重视媒体融合发展,促进校际新媒体合作

第一,加强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来临之前,在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点认为新事物在旧事物基础上发展而来,决不能全盘否定旧事物。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正确把握新旧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创新形式,增强传统媒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建设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宣传和承载模式,形成立体报道的舆论合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第二,加强校际新媒体合作。每所高校都有独特的建设特色,都是一座丰富的资源库。信息化时代,各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促进校际的交流,从而对全国各个高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建立联合的媒体平台,这不仅可以为全国师生提供跨越式的信息服务,同时通过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各高校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彼此成功的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实现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共荣。

4.网络舆论监管与包容并重,培养校园“意见领袖”

第一,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要加强校园媒体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培训,提升其使其对校园舆论环境的动态监控能力,在网络监管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负面苗头,规避不良信息扩散,降低错误舆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另外,新媒体塑造了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文化环境,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解放,因而只要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框架内,要尊重学生个性和独立的思想表达,这对营造兼容并包、健康有序的新媒体环境,创造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有一定积极意义。

第二,培养校园网络“意见领袖”。信息传递过程中,优质“意见领袖”的作用无比关键。延伸到新媒体语境下校园文化建设领域,在新媒体平台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作为广大受众群体之一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人认可的优势意见。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例如学生党团骨干等,促使他们主动掌握话语权,借助校园新媒体平台发表各种积极言论,引领网络舆论导向。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各大高校应掌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顺应时代的潮流,正确把握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和方向,利用其优势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营造积极健康,乐观开放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安怡.关于高校校园媒体建设和发展的研究.[J].新闻传播.2017(12):113-114.

[2]王玉珠,唐潇.发挥新媒体功能塑造新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新闻窗.2013(03):16-17.

[3]徐稳,杨素群.论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J].2016(01):84-87.

[4]崔越.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6(03):80-81.

[5]冯莎.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5(01):57-58.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大学生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