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佩
摘 要:当前,涪陵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在等靠要、畏惧风险、封闭自卑、稀缺心态等心理贫困表现。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发心理资源,开展专业心理帮扶,才能精准解决心理问题。构建社会扶贫共同体,要充分利用心理资源,并将心理扶贫工作成效纳入精准扶贫考核体系,才能增强贫困人口脱贫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从而保证精准扶贫有效实施。
关键词:心理扶贫;心理资源;开发利用;精准扶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当前,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冲刺阶段,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着力摆脱精神贫困,避免“福利陷阱”和“贫困循环”,是提高脱贫质量、实现稳定脱贫、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在此背景下,心理扶贫作为新兴领域,也为精准扶贫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一、心理扶贫定义与研究综述
(一)心理扶贫的定义
以往研究中,采用“精神扶贫”提法的占绝大多数,直接使用“心理扶贫”一词的不多。这缘于贫困心理学在我国尚处于兴起阶段,大多数人受哲学意识形态和认识的影响,习惯用“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模式区分客观环境与主观体验。随着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分析路径开始由物质、精神二元模式向精神、文化、心理贫困等多元分析角度发展。有学者指出,精准扶贫是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的统一体,心理扶贫是精神扶贫的基础,是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是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的关键,是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心理扶贫是精准扶贫亟须关注的领域。本文引用江立志、肖慧敏对心理扶贫所下定义:利用各种方式改变贫困人口不良心理认知,促使其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矫正因不良心理认知所产生的有悖于精准扶贫原则的不良行为。其中不良心理认知是一种主观认知,多属于社会意义层面,精神障碍、脑神经紊乱等生理层面的问题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二)心理扶贫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域贫困人口心理状况的实证研究发现,贫困人口普遍存在依赖、自卑、封闭保守、惧怕风险、相对剥夺感、缺乏目标、不求上进等心理特征。从群体上来讲,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普通人群。从年龄阶段来看,贫困对儿童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持续的贫困不但降低了儿童的认知能力,损害了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发展,还进一步增加了他们产生不良社会行为的概率。对大学生的贫困心理研究发现,大学生存在“贫困认同”与“贫困依赖”两种心理特征,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成长成才。贫困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主要有贫困文化、贫困心理陷阱理论以及认知资源有限论可解释。
国内,关于贫困人口心理扶贫的研究以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居多,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心理问题为对象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且主要集中在论述贫困个体心理贫困的外在表现与原因。对于心理扶贫的路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制度、思想建设、心理干预的理论构想,对于实际操作、典型模式、实施成效、改进建议等,目前既鲜有实践,也缺乏经验总结。
二、涪陵建档立卡贫困户心理贫困表现与原因分析
通过梳理以往的文献,本研究设计《建档立卡贫困户心理贫困表现问卷》,从扶贫干部视角来了解涪陵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心理贫困表现,通过网络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份,并设计结构性访谈问卷与扶贫干部、贫困户面对面交谈,进一步验证与补充问卷调查所获数据的准确性与客观性。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帮扶干部的视角来看,涪陵贫困人口目光短浅,做事分不清主次,缺乏长远规划,占比59.22%;“等靠要”心理占比58.25%;“惧怕风险心理”占比52.43%;“被剥夺感”占比28.16%;自卑无助心理占比18.45%;封闭心理占比17.48%;无以上问题占比13.59%;存在其他问题占比8.74%。结合走访以及参考相关文献,归纳出涪陵贫困人口主要具有以下心理贫困表现,并进行了原因分析。
(一)“等靠要”心理
因病、因学、因弱(缺乏劳动力、无产业)和因残是涪陵贫困人口致贫的四大因素,加上普遍文化素质偏低,这导致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在以供给为主导的扶贫政策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下,极易滋生“等靠要”心理。比如,少数贫困人口认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过多强调自身困难,不愿意按照产业规划开展脱贫,坐等“现金扶贫”。少数贫困人口抱着“日子过不下反正有国家兜底”的不良心态,逃避个人与家庭的赡养义务,让老人单独成户申请为贫困户。或者当家庭生活水平超过贫困标准时与老人分户、拆户,让老人申请贫困户享受政策优惠。
(二)惧怕风险心理
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影响了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形成了“贫困文化”,塑造了贫困人口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人格特质。加之贫困人口自身的经济、技术、人力等资源有限,风险抵御能力弱,因此一些贫困人口对脱贫的先进经验往往持怀疑否定和观望的态度。比如,扶贫干部反映有比较好的产业脱贫项目摆在面前,贫困人口往往会瞻前顾后,质疑项目的可行性,在收益和损失面前反复权衡,高估可能带来的损失,导致最后裹足不前,错失良机。去除自身原因,扶貧产业规划雷同、小而散,层次不高,加之少部分贫困村后续帮扶政策不到位,也是贫困人口惧怕风险的原因之一。
(三)相对剥夺感
扶贫领域识别不精准,扶贫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扶贫干部与贫困人口之间所获信息不对称,致使贫困人口对扶贫干部产生“信任危机”,从而产生“相对剥夺感”。比如,根据《涪陵区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我为大督查提建议”网民留言办理情况台账表》所获25条数据,部分贫困人口认为自己应得的权益被村干部私吞。但从处理结果来看,只有3条属实,其他均与贫困人口所述不相符,甚至存在贫困人口过分夸大自己不利因素,避而不谈已享受的政策,有扭曲事实之嫌。比如,当前在扶贫政策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比较多,但是项目建设并不是一并铺开,而是有先有后,以涪陵某村公路建设项目为例,4社先硬化,导致1、2社一直未实施,群众意见大,认为是某村干部“操作”的结果。
(四)封闭自卑心理
先天发展环境恶劣,后天反贫失败,致使部分贫困人口产生封闭自卑心理。涪陵区的贫困村从区域分布来看,坪上及后山片区贫困村最多,达26个,占比41.3%。相对封闭、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使贫困户易对外界产生疏离感,表现出退缩、自卑等行为,并销蚀着贫困人口的脱贫意志,致使贫困人口逐渐产生“习得性无助”,滋生“穷人穷命”“听天由命”“人的命天注定”等消极思想。在走访中发现,大病患者或者面对子辈无能的贫困户充满了悲观情绪,觉得生活缺乏希望,无论怎么折腾,日子都不会过好。根据贫困心理陷阱理论,消极负面的情绪容易使个体做出非理性的决策行为,只关注当下,而积极正面的情绪使得个体愿意付出耐心,等待长期的回报,也就是说越悲观就越穷。在走访中也发现,对未来生活的无掌控感,自卑无助,也会导致贫困人口即时消费、即时享受、减少储蓄与投资和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发生。
(五) 稀缺心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根据有限资源理论,当人们面临某种事物的稀缺时,往往会将注意力强行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财富的稀缺会牢牢地俘获贫困人口的注意力,使贫困人口过分专注与金钱有关的事情,导致大脑认知资源匮乏,信息加工能力减弱,不能充分地处理信息后再规划未来,导致做出非理性的决策行为,表现出只注重蝇头小利,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忽视长远规划。在走访中,发现部分贫困人口对如何提升自己和家人的素质,或者扩大生产等重要问题考虑很少,同时对外界信息的捕捉能力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也非常低,卫生习惯差,缺乏时间观念,做事拖拉,时常错过农忙时节。贫困人员对技能培训的态度也可见一斑。在询问贫困人口是否愿意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时,将近30%的贫困人口不愿意参加培训,觉得培训耽误打零工或者做家务的时间,将近60%的贫困户是经过反复劝导或者因为培训补贴而来。
三、涪陵农村贫困人口心理扶贫路径
为充分发挥贫困人口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本文提出以下心理扶贫路径。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开发心理资源
内生动力是贫困个体得以脱贫的核心心理资源。它是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通过个人奋斗追求某种独特目标的行为倾向。因此,可以认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改变贫困人口精神面貌的药引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域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凝聚一方人民的聪明才智,也寄托了一方人民的情感追求,影响着一方人民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因此,深入发掘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厘清文化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在增进文化认同中坚定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本土文化的契合点,以贫困人口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宣传载体和平台。比如编写乡土文化教材、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唱戏曲民歌、开展文化大讲堂和传习所等形式,化“理论抽象”为“生动直观”,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本土文化中,植根于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中,帮助贫困人口树立勤劳致富光荣和争贫守贫可耻的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典型宣传。在CCTV-7《致富经》栏目承办的全国性大型电视公益活动“CCTV 中国三农创业致富榜样”中,有研究对介绍创业致富榜样的稿件文本进行初步的内容分析,发现这些榜样均有类似的价值观:“不认命,不服输,志向高远,有奋斗目标,对未来抱有信心,目光长远,积极进取。”因此,可进一步利用电视、报刊、网络、乡村舞台等媒介,通过设立人才专栏、编印信息简报、拍摄专题宣传片、制作宣传画册等形式,广泛宣传致富“领头雁”的先进事迹,大力报道他们志存高远、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促使广大贫困人口自省、自醒、自励。形成“一对一”结对子帮扶,通过观察榜样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以及实践经验等,在模仿的过程中将其现代人格的特质与行为融合到自己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中去,进一步激发贫困人口不甘落后的勇气与信心,逐渐地培育现代性的人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实现从“价值遵循”向“生活习惯”转变。在制订时,尤其保障贫困群众的参与权,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在制订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脱贫攻坚”领域的问题,可适度增加扶贫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制订有限度的惩戒措施。健全奖勤罚懒机制,建立反面典型案例曝光平台,改变完全属于供给主导型的扶贫资源的配给模式,切实使村规民约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利器,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现从“要我做”的被动接受,转化为“我要做”的主动自觉,帮助贫困人口树立发家致富的决心与信心。
(二)开展专业心理帮扶,精准解决心理问题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贫困人口的心理资源,优化乡土社会的心理环境,专业心理帮扶则实现心理扶贫的精准性与专业性,更有利于解决贫困人口的深层次心理问题。
组建专业心理帮扶队伍。可借鉴河南省驻马店西平县的经验做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当地的社会服务机构、高校、医院、中小学等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的专家学者对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等分时间、分批次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服务知识与技能培训,让广大扶贫干部缓解工作压力,消除厌战情绪,并正确地认识与理解贫困人口的生活环境以及传统人格特质,初步掌握心理服务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技能。同时,招募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背景知识的心理志愿者,与专家学者、基层扶贫干部一起組成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专业心理扶贫队伍,共同做好贫困人口的心理问题筛查与心理帮扶工作。
建立档案开展心理帮扶。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排查,为贫困户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委托专业的心理服务机构开发出专业且简便的心理测评工具,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由心理服务志愿者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等一起对所有贫困户开展心理测评,对每一名贫困人口进行初步心理评估。对初步评估出的存在心理问题人员进行二次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精准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将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划分出不同等级。在程度上,根据等级不同,形成不同类别的心理服务方案。在形式上,针对表现出的共性问题,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进行集中心理帮扶;针对表现出的个性问题,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进行个体心理帮扶;针对常见心理问题,可以请专业的心理服务研究机构编制出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心理扶贫操作手册,使常见的心理帮扶工作流程化,提高心理扶贫工作的效率。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借鉴河南省驻马店西平县的经验做法,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可依托网络公众平台,开设“心理家园栏目”,重点推送贫困心理学相关的科普知识,以及自我调适的技能与方法;依托乡村广播“小喇叭”,定期播放“心理之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依托乡村文化大舞台,播放心理电影,并开办“心理剧场”,由专家学者指导,志愿者协助,贫困人口自导自演心理剧,使贫困群体改变依赖心理、懒惰心理和畏难心理,培养他们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针对进城务工的青壮年贫困人口以及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可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
(三) 构建社会扶贫共同体,充分利用心理资源
引入“道德银行+扶贫爱心超市”模式。“道德银行+扶贫爱心超市”作为一项正向激励措施,已经成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有力抓手,以表现换积分,所获积分不仅可以兑换生活用品,也可以进一步拓展积分的功能。比如以积分抵信用,通过构建多元合作共治互动的格局,道德银行积分可在就学、就医、参军、贷款等多个领域都享受政策优惠。
加强文化素养提升与技能培训。将扶心与扶智相结合,鼓励开办函授、自考、电大、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招收贫困家庭适龄学员,并给予学费减免。深入开展技术需求与意愿调查摸底,加大农业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模块化、单元化,重实践轻理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交叉进行,使贫困户有一定选择的灵活性,打消贫困户因培训占用劳动时间而产生的抵触心理。进一步落实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实施碎片式、跟踪式指导,加强产业规划力度,缓解贫困人群逃避市场、畏惧风险心理。
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联合政府、高校、企业、医院的力量,搭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配备基本设施设备,进行师资培训与考核,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常态化地为村(社)居民提供一站式心理服务。其中,贫困人口的心理帮扶可作为一项重点项目专项开展。
总之,搭建好贫困群众帮扶需求和社会各界帮扶意愿有效对接的工作平台,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大扶贫支持格局。
四、建立心理扶贫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心理扶贫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有效检验贫困户不良认知与行为的识别精准度,改进扶贫政策的执行程度,推动心理扶贫责任落实。对心理扶贫绩效进行考核,就必须把心理扶贫纳入精准扶贫考核体系,明确心理扶贫的目标、路径、重点,形成系统方案,打破以往扶贫工作重物质轻心理的局面。只有纳入顶层设计,地方干部才能根据心理考核指标,做出相应工作安排。对心理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必须明确评估主体、指标、方式以及结果运用等基本要素,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其中第三方权威机构必须贯穿整个考核流程始终,充分发挥其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与准确。值得强调的是,精准扶贫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心理扶贫的成效和影响力并非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显现。对心理扶贫绩效评估,不能只关注终结性评价,更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形成有效的数据链条和信息监测反馈机制,方可促进心理扶贫工作行稳致远。
五、结 语
贫困人群存在的各种心理贫困问题,既不利于贫困人群树立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也不利于精准扶贫政策的良好实施,更不利于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建立。只有激发贫困人群的内生动力,实现心理上脱贫,物质扶贫才能事半功倍。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宣传激发贫困人群心理资源,优化乡土社会心理环境,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开展专业心理帮扶,精准解决心理问题。同时,汇集各方力量,构建社会扶贫共同体,强化巩固贫困人群的心理资源,才能有效解决贫困人群存在的心理贫困问题。最后,心理扶贫工作成效也必须纳入精准扶贫考核体系,推动心理扶贫工作落实落地,这样脱贫攻坚工作才能取得稳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梁昕.1980年以来中国心理贫困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探索,2016,4:43-47.
[2]江立华,肖慧敏.心理健康与精准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新途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6.5:131-137.
[3]戴开成.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人口不良心态探析——基于湖南省邵阳市贫困人口的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2.
[4]程肇基.精神扶贫:一个亟待关注的精准扶贫新领域[J].江西社会科学,2016(11).
[5]刘学军.精准扶贫中农村贫困人口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11:60-64.
[6]王晋,苗丹民,廖成菊,等.重庆市贫困人口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重庆医学,2011(35):3602-3604.
[7]艾娟.为什么贫困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基于心理学的解释[J].江汉学术,2017(36),123-127.
[8]叶海燕,叶海英.“精准扶贫”视角下大学生精神贫困及心理扶助[J].继续教育研究,2019,1:95-99.
[9]洪名勇,吴昭洋,龚丽娟.贫困心理陷阱理论研究进展[J].国外经济理论动态,2018,7.101-114.
[10]庞洪伟,巩艳红.如何逃脱贫困?——基于贫困心理文献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8,5,65-72.
[11]傅安國,张再生,郑剑虹,岳童,林肇宏.2019.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网络首发)[J]心理学报,2020, 52,1:66-80.
[12]傅安国,吴娜,黄希庭.扶贫先扶志: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与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5:208-2014.
[13]李军,陈艳.农业贫困人口精神贫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18,14:37-38.
[14]傅安国,黄希庭.开展心理精准扶贫 破解世代贫困难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15(006).
基金项目:2019年度涪陵区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涪陵农村贫困人群的心理扶贫路径研究”(编号:SKGHHQL20190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涪陵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