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受众与报道者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最早的靶子论(魔弹论)变成了双向互动形式(受众接受报道、提出质疑、参与解决)。因此,新媒体的产生以及融媒体的改革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参与。现代媒体已经在采集新闻、编辑新闻、报道新闻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大数据所给出的受众喜好、社会职责、双向互动等(如自媒体新闻平台梨视频等)。目前已有的AI报道,在大数据测算方面更加注重个体差异,能够很好的捕捉到每个受众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受众推送制定报道,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出现幸存者偏差,也许区块链的部分属性可以很好的修复这种偏差。基于以上提出的变化及问题,综合分析国际新闻市场变化,也许会得到新的业态形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融媒体改革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国际舞台上,2018年下半年区块链在传媒行业的应用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区块链或将在新闻报道中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AI;新闻报道;报道方向;区块链;新媒体技术;假新闻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8-032-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8.002
本文著录格式:纪昊仁.AI+区块链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传媒科技,2020(8):32-34.
导语
作为一名传媒人,我们可以使用现在已有的数据、资本运作、科技手段来推测可能会出现的变革及其可能性。
区块链在解决双向互动中产生的问题、更好的利用大数据方面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和解决办法。而在区块链(尤其是其去中心化、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及支付属性)的使用过程中,日渐成熟的AI可以将大数据更加细化,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保证受众质疑底线(减少因非专业出身或错误的同情心导致舆论失误,使区块链在无法撤回、更改数据的属性下,控制其发表新闻的底线,使不实报道无法正常发表,从而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我们希望,一个良好的新型新闻产业,能够还受众以真相、答受众之所问、解受众之所愤、用主流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和舆论走向。本篇论文将阐述,AI+浅析区块链可能在新闻报道中做出的贡献。
1.新闻传播的多种形式
1.1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成为社会主流人群所倚重的资讯来源和思想来源的高级媒体。”[1]因此主流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往往更加注重新闻的真实性、报道的流畅性、观点的客观性、事件的时效性,其媒体自身往往就具备了极为严格的审核机制,保证了新闻内容和报道的安全。如笔者曾工作所在的济南新闻广播,每一条新闻在播发之前都会在系统内进行三次审核,只有通过了三审新闻,才会进入大众视野。
1.2自媒体
关于自媒体,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的一篇文献中,对其做出了如下阐述——“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2]在现代,自媒体的新闻传播力量是十分强大的,自媒体的报道时间更加灵活、报道内容更加自如、报道风格更加犀利、数据把控更加趋向于与受众双向互动。如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梨视频、微信公众号、UC订阅号、一点资讯等,都是自媒体领域的新闻发掘者。自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会更加侧重社会热点、更加侧重受众喜好、更加侧重形式多样。因此,大数据在新媒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利用大数据发掘热点、定向推送成为了新媒体的一把利剑。但是随之而来的审核不够严格、推送内容封闭也为其新闻传播带来了诸多困扰。
1.3新闻当事或周边人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中,新闻的当事人及其目击者、当事人的亲属、朋友等对新闻的传播也是其形式之一。如江歌案件中,江歌的母亲在微博上对江歌遇害情况的描述及对其希望的处置结果的表述。这种情况下,受众会更直观地从新闻当事人的表述中得知其对于新闻事件的已知线索,也可以及时的进行双向互动,推动新闻的进展。但是不同的新闻、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新闻内容、不同的表述方式都使得新闻当事人或周边人的报道形式只存在于偶然之中,且这种形式的报道缺乏审核,也缺乏对其客观性的认定。
2.新闻受众的信息索取
新闻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有许多,比如电视广播媒体、报纸杂志、手机客户端新闻App、微博微信等等。在众多索取途径中,较为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大数据推送”以及“自定義的新闻板块”,而这两种索取途径在实际使用中有着互补的作用。
2.1大数据推送
开篇我们提到,传播方式由“魔弹论(靶子论)”向“双向互动”的转变。双向互动,不仅仅要求媒体向受众进行信息的单向传播,一定还需要从受众那里得到回馈,通过记录回馈数据进行再传播。
今日头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其宣传语也是一语中的——“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八个字正是大数据时代作为受众索取信息的改变,每天的头条新闻都是受众所关心的领域,甚至是关心的某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而非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那一条新闻。比如笔者是一个体育迷,那我打开有大数据算法的新闻App,首先映入眼帘的就很可能是体育领域的一条新闻,而目前已有的更精准的算法则可以直接做到我一打开新闻App,就会立马出现我最喜欢的某一特定项目(比如足球)、最喜欢的队伍的近况以及他们的比分。
这种大数据算法,使得多元报道的新闻,在传播到受众那里的时候,有了指向性和选择性,但其存在至今问题也不断暴露,例如“幸存者偏差”,我看到的头条永远是我关心的头条,而真正的头条又是什么呢;再例如如果我的职业是一名理财师,我工作时需要关心金融相关的新闻,但下班之后这种算法却让我无法索取其他领域的热点话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非常多受众的困扰。
2.2自主定义的新闻板块
在大数据推送新闻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之时,“自主定义的新闻板块”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种新闻索取方式更为自主,更为个性化。我可以在相关App提供的几十个新闻板块中(例如民生、体育、房产、医疗等)选择我所关注的几个领域,而每个领域中只有该领域的新闻发布,因此可以避免大数据算法中出现的“我喜欢体育因此我接受的新闻大多数有关体育”,也能够避免“我的工作需要浏览金融新闻,而下班后我收到的推送也几乎都是有关于此的”。
之所以出现“自主定义的新闻版块”,是因为在受众已有的多种新闻索取方式的市场中,有足够多的受众需要用这种方式来与大数据的算法做抗衡。可以把这种方式想象成是一场“人机大战”,受众圈定几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之中,大数据算法完全失效,作为受众也会尽可能避免“幸存者偏差”。不仅如此,自主定义的新闻板块对于不同领域的新闻划分更加明确,信息捕捉更为具体,对于有定向信息索取的受众使用价值尤其高。
2.3小结
在分析新闻受众的信息索取途径时,我们发现大数据算法和自主定义的新闻板块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前者可以以受众为中心,避免了没有喜欢的内容可以浏览的局面,使之变成“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而后者则可以将前者这种只推送固定高频浏览领域、可能会出现“幸存者偏差”的情况,在受众的设置下轻易地改变,既不会使信息索取过于封闭,又不会让过多索然无味的报道进入视野当中。
3. AI在新闻发表中的作用
随着AI(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其在新闻报道中也有了尝试和挑战。能够高速处理信息的人工智能与当前的大数据进行合作,无疑是强强联手,而他们在新闻发表中又有着什么样的成果呢?
3.1智能合成新闻
OpenAI曾经公布过软件编写新闻的全过程,将关键词导入编写软件(如时间地点事件),软件可以根据关键词的信息编写出一段相当成熟的新闻。如果这种编写程序投入市场,那么新闻制作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而新闻从业者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新闻的其他领域。
现在我们对于OpenAI的疑虑在于,如果我可以简单的输入几条关键字词,就能轻易地导出一条成熟的新闻,那新闻的真实性是否可靠?换言之,如果我输入错误的关键信息,那随之导出的新闻就会是一条假新闻。
3.2 AI在假新闻处理上的可能性
我们暂时不讨论给人工智能过多的权限让其限制可能出现的假新闻的发表,而是分析如果试图用人工智能来鉴别假新闻的可行性。
假新闻出现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非专业记者错误的获取了新闻发生时的要素、为博取关注度而夸大新闻的实质、通过虚假新闻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首先,如果是因为非专业记者错误地获取了新闻发生时的要素,那已有的人工智能在新闻编写上的高效率能够给人力节省足够多的精力,而如果把被节省下的精力用来提高新闻的精准度的话,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假新闻的产生。其次,如果是为博取关注度而夸大新闻的实质,那AI的鉴别功能将会有相当大的作用,比如阿里近期发布的“AI谣言粉碎机”(判定新闻真实性)其中的一项判断方式,就是通过大数据及知识图谱、网站链接域名等进行判定。比如“电脑前放仙人掌可以抵抗辐射”这条新闻,如果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它去检索知识图谱,当它能够从仙人掌属性中找到“仙人掌自身可以抵挡辐射,却无法吸收辐射。”这条关键信息时,就可以轻易判断新闻的真假。最后 ,如果是通过虚假新闻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那AI可以试图分析已有的违法犯罪案例,来得出新闻是“以违法犯罪活动为目的虚假新闻”的可能性,得到这个概率之后,对于人工智能及警方的进一步判定都有价值。
3.3小结
用人工智能的优势,来预防人工智能可能出现的弊病,是笔者对于当下已有的人工智能在新闻发表中的作用的一些思考。相信在未来不久,人工智能就能为新闻领域作出更多的贡献。
4.区块链的“新闻传播价值”
由于傳播环境更趋向于“双向互动”,人工智能在新闻发表当中又存在“可能帮助完成虚假新闻”、管控权限不可过强等种种问题,我们在以上整个新闻生态中,试图加入“区块链”这一概念,用区块链的“新闻传播价值”,更有效的平衡传播与受众、人工智能发表与权限之间的关系。
4.1区块链可启动的基本属性
区块链有着许多金融属性,如支付属性等,我们在这里提炼出其中能够为我们在本论题中所用到的属性,即共识机制、分布式数据存储以及去中心化。
4.2区块链对于新闻发表的作用
由于AI在新闻发表中的种种表现,为更好地推动新闻发表的质量,我们试图加入区块链。由于区块链本身具备着非常成熟的基本属性,因此我们把已经成熟的属性拿到新闻发表中做一个组合。
首先,共识机制,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的一大重要属性,而目前其权益证明(用货币量证明区块的存在)、拜占庭共识机制(拜占庭容错机制)都是用于金融活动中。我们把这个共识机制带入到新闻发表当中,有以下两点可操作:1.权益证明的模式——用受众已支付的货币量来证明新闻报道方向的价值。这是困扰在很多新闻工作者身边的问题,“这个新闻要不要报道?受众需不需要?”,而美国的Civil推出了“CVL”代币,代币持有者可以参与投票,也可以对采访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就如同是一部电影,先有了票房才开始启动拍摄,既控制了成本风险,又做到了报道受众之所需。将这种模式带入到新闻报道之中可以有效地处理现在大数据下新闻推送有可能会出现的“幸存者偏差”问题。2.拜占庭共识机制——这种模式可以很好的修复人工智能难以界定的道德底线和新闻真实性的问题。我们假设给人工智能编辑新闻和审核发表新闻的权限是f,那么我们给到受众和新闻发布者的权限则是f+1,这样总权限将是2f+1,人工智能无法超过权限的50%,而如果一条新闻在道德层面存在受众普遍认为的底线问题,人工智能又通过关键词很好的编辑了一条新闻,那么这条新闻的通过率将会因低于50%而受到牵制,很好的避免了人工智能产出虚假新闻的可能性。
其次,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以及分布式数据存储可以帮助新闻的发表认证更加严密,每个发布者都将是一个不可被删除及更改的节点,每个节点既独立存储,又不可被人为地抹除。这就很好的避免了现在一些无署名的虚假文章、谣言,对于虚假文章、谣言的打击,只需简单的调出发布者,就能轻易地得知这些发布者的身份,从而对其在法律层面进行更加精准的惩罚。
4.3小结
综上区块链的“新闻传播价值”,区块链能够很好地利用目前已经成熟的属性在新闻领域进行新一轮的改变,而多家企业诸如Civil、科技公司eyeo,都已经有其自己的创新以及市场投放了,而区块链能够带来的,绝不仅仅在于以上两家企业所正在做的事情这么简单。我们对其前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希望区块链能够更好地运用在新闻行业当中。
5. AI+区块链在新闻行业中的前景
AI+区块链在新闻报道中的前景,是以可形成生态闭环为前提的,更以深入双向互动形式、提高新闻的真实度为目的。将源新闻导入这个生态闭环,新闻将会不断在该生态内流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避免了很多新闻“只报道、不解决”“报道后无反馈”的尴尬境地。
AI+区块链在新闻报道中能否成为一个生态,必然需要我们的无数次尝试与摸索,在过程当中我们必然会经历否定与失败,但是站在一个准新闻从业者角度,能够提高新闻的客观性、新闻的真实性、受众的接受度、受众的反馈度,这应该是我们坚定不移追求的彼岸,它不该因任何困难而退缩,而这其中种种设想,都在无形中保护了新闻,也保护了受众。
结语
作为一名准新闻人,要把自己时刻放在新闻先锋的位置,要有高格局。我们要在时刻保持新闻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的前提下,關注新闻领域可能有的创新、可能出现的改变、可能有益于新闻生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机制。
我们并不是绝对的希望以上生态闭环一定要在日后存在于新闻业界当中,而是其效果(也就是提高新闻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增加双向互动,加强受众的接受度、反馈度方面)要在新闻业界当中得到增强,这是每一个新闻人的使命,只要坚定信念,使命必达。
参考文献
[1]李楠.主流媒体与法制新闻[J].记者摇篮,2002(12):56.
[2]张建华.新环境下自媒体联盟的发展价值[J].新媒体研究,2019,(04):103-104.
作者简介:纪昊仁(1996-),男,山东青岛,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影视表导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