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5G时代,新的通信技术及其周边技术的应用,将深度改变新闻传播业态,促进新闻评论在内的信息产品创新表达手段、呈现方式以及传播平台,赋能新闻评论产品的视听化生产与传播,为其搭建便捷的应用场景、创造泛在的传播媒介、培育大量的潜在用户、形成具象的信息交互,助推口播评论、新闻述评、对话评论、融合评论等主要新闻评论产品的视听化表达,进一步提升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能力。
关键词:5G时代;新闻评论;视听化表达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本文著录格式:桑翔.5G时代的新闻评论视听化表达与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20(8):22-25.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经过一年的建设,我国5G发展进入快车道。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5G基站累计超40万个;截至7月底,5G终端连接数已达8800万,[1]这标志着5G时代的真正到来。
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上,2G促成短信、彩信的普及和手机报的诞生,3G推进互联网与通信网的融合和微博的应用,4G催生短视频、直播等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和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出现。而5G带给信息传播和媒体行业的改变,将远超过以往几次的升级换代,它将不断推动新闻业的全链条改革,激发包括新闻评论在内的信息产品视听化创新,将人类社会带入一场盛大的视听盛宴。
1.技术与媒介:重塑新闻评论表达形态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产品形态,同媒介与技术发展紧密相连。
伴随近代新闻事业一起孕育而生的新闻评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要借助于报刊的文字来实现自身的表达。“五四”时期,《新青年》的评论栏目和《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评论类报刊的创办,开启近代报刊评论的先河,启迪民智、传播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报刊评论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进步,社论、编辑部文章、本报评论员文章、时评、短评、快评等各类体例见诸报端,但其呈现无一不是依赖于文字的组合。在此语境下,要实现好的表达效果,更多依赖于文字的优美、结构的漂亮、段落的有序。
广播的诞生和电视的出现,为新闻评论表达提供了新的载体——音响和视频。1923年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首次播音,三天后播放了孙中山的《和平统一宣言》,[2]电台评论有了雏形。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广播新闻事业的发展,广播评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97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自己撰写的评论,[3]之后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评论栏目等形式相继出现。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这也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最早的电视评论雏形以口播评论出现,一直维持到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及地方电视台评论节目的推出,电视评论表达形式取得了新突破,以其“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的特点,迅速成为一种新型的评论表达方式。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聚合平台等新媒介层出不穷,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基于“0、1”共性基础上的数字媒介,为信息产品的融合生产和传播创造了条件,催生着内容生产形式的多样化表达,图文、动画、VR、AR等新技术不断被引入新闻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新闻评论有了更多的依存空间和呈现方式,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直播和短视频的流行,新闻评论视听化表达手段更加多样化。
从口语传播时代的口头议论,到印刷媒介时代的文字评论,再到广电传播时代的影像评论,进而到移动互联时代的融合评论……一次次技术的变革和媒介的迭代,不断重塑着新闻评论的表达方式,引导用户由最初的听、看等单一体验转向既听又看可读的多维接触,有了多感官的刺激,进一步提升了传播效果、优化了用户体验、助力舆论引导的实现。
2. 5G与“泛媒”:助推新闻评论视听化应用
5G具有“大带宽、高速率、广连接、低延时”等特点,5G技术及其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周边技术的深度应用,将给新闻传播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万物皆媒的环境。5G与“泛媒”的双重赋能,使音视频产品的生产、分发、传播、消费变得更加便捷和普及,进一步助推新闻评论的视听化应用。
2.1 5G搭建更便捷的应用场景
5G技术的应用将带来信息传播环境的巨大改变,降低音视频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技术门槛,助推新闻评论的视听化应用。
在4G时代,短视频、直播等新平台的出现,为新闻评论视听化应用打开了方便之门。从理论上讲,只需具备智能手机和通信网络,创作主体完成注册后就可以发布音视频,表达意见、分享思想、传递观点;用户可以随时点击、观看评论类视听化产品。
进入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更趋先进和稳定,上網速度提升,网络延时消减,通信资费减少,这将进一步优化用户的收听、收看体验。在5G技术的加持下,信息共享效率和传递得到极大提升,中长视频移动应用的“卡脖子”问题将迎刃而解,这有助于更好呈现内容产品的完整性、逻辑性、思想性表达,为新闻评论这样深度内容的视听化表达,搭建更方便的技术应用场景。
2.2 5G创造更泛在的传播媒介
5G技术及其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在进一步创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促进移动互联从原有“人人相连”的基础上,加速向“人物相连”“物物相连”推进。
在4G时代,伴随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商用推进,苹果、华为、小米等公司推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音箱等新型终端,这些智能产品在承担自身功能外,还承载着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接受和表达功能,构建起一个泛在的传播媒介矩阵。
进入5G时代,新技术将进一步催生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穿戴等新端口的出现,构建起万物互联的传播环境,“家庭、教室、图书馆、公共场合的许多物品,都有可能成为阅读视听设备”。[4]
万物互联使得信息无所不在,创造出泛在的传播场景,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享受包括新闻评论在内的视听化产品,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偏向。
2.3 5G培育更大量的潜在用户
5G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改变用户的信息消费方式。伴随着短视频的继续辉煌、中长视频的崛起,万物互联视听媒介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用户会接触、习惯、依赖视听化产品。
4G技术进入商用后,伴随移动支付、短视频、直播等新应用的出现,抖音、快手、西瓜、斗鱼等平台培育出一大批视频使用者。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短视频用户数已达7.73亿,网民使用率达85.6%,[5]观看短视频已成为新一代网民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其中,有不少就是观点评论类短视频,与传统时代的报刊评论相比,以图片视频切入的表达更易将用户带入特定情境氛围。
进入5G时代,信息的实时传输速度与准度得到质的提升,为音视频的传播搭建高速公路,将使“社会表达、社会交流、社会传播者的资格,在人类文明史上以最低门槛呈现在市民和社会面前”,[6]这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群体参与新闻评论视听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激活市场。
2.4 5G形成更具象的信息交互
在5G技术加持下,虚拟体验应用将变得更加普遍,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互方式发生改变,为新闻评论传播创造更具象的信息交互和更畅捷的反馈通路。
在4G时代,VR、AR等虚拟技术被引入新闻传播领域,提升用户与媒介交互体验。但为了保证传播和互动的及时有效,生产者有时也会采用提前录制或者依托高带宽固网,削弱了实时交互的体验感。
进入5G时代,高带宽、大速率、低时延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实现音视频传输和接收的快速实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借助5G技术进行网上“慢直播”,接受网友的“云监督”,新技术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显露无遗,“使亿万网友观看流畅清晰的视频画面并实时留言交互成为可能”。[7]
在5G技术的赋能下,新闻评论的信息交互将变得更加真实、具象,信息反馈从用户流向媒体的路径越来越便捷有趣。这一切将有利于助力视听类新闻评论产品得到更多浏览、转发、点赞、评价反馈,提升评论产品的传播效果。
3.内容与形式:创新新闻评论视听化表达
当今全球传播变局的具体表现之一便是新闻传媒业正在经历一场“视频转向”,[8]相比于单一的文字,音视频的呈现更具有画面冲击力和传播力,有利于人脑的优先接收和处理。5G技术为音视频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新闻评论需要及时搭上5G的风口,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全息成像等新技术新应用,推进口播评论、新闻评述、对话评论、融合评论等主要新闻评论产品的表达创新。
3.1 推进口播评论观点可视化
传统的口播评论主要是指通过电视画面、广播声音等来口头表达观点信息。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长短视频的深度普及,口播评论可以借助新技术,推进观点内容的可视化。
5G技术是移动网络通信发展的最新技术,具备承载音视频传播的诸多有利条件。口播评论可以借助5G技术的加持,将新闻评论中的核心观点和重要内容精心编辑后,辅助多种手段进行可视化的呈现。如为口播的文字进行彩色、变色处理,加强视觉冲击;通过动漫动图配文字,辅助主持人的观点播报;或者将口播评论中的观点数据,进行视觉化处理后呈现……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一直在推进口播评论的表达创新,在声音之外,附上文字、配上图片、加上海报等,提升新闻评论的视听化效果。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8月3日推送的评论《北影节海报丑吗?你究竟信眼缘还是看内涵 | 睡前聊一会儿》为例,文首是时长509的MP3格式音频,之后是一段文字,文中的重要观点以加粗来突显,并配上评论中提到的北京电影节的动图和上海电影节的海报,既是补充具象化的论据,又起到文字的切割,提升阅读美感。在中央电视台的快评、时评、短评、锐评等口播评论中,类似的可视化操作也较为常见,如央视新闻客户端8月20日推送的《国际锐评|数字经济成为中国就业岗位“孵化器”》中,除了声音和文字外,还配上数字曲线图、观点热词云、相关画面图,很好地实现了可听可看。
这些案例证明,借助5G技术能很好地推进口播评论观点的可视化,将抽象的议论、评论的声音、具体的分析与可视的画面进行完美融合,通过对视觉和听觉两个人类最主要的感知通道的多维触动,提升用户对口播评论内容的吸收和理解;适应用户在“泛媒”语境下的信息消费,方便他们根据所处的场景选择恰当的方式浏览收听。
3.2 助推新闻述评表达组合化
新闻述评是评论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体例,强调评论与讲述相结合,夹叙夹议、有述有评。传统的电视的新聞述评,讲究的是多种表达符号的运用,调动“画面、同期声、屏幕文字、解说词等手段”,[9]协调一致地表现内容。
信息传播经历过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后,进入到当下的移动互联时代,视听化的表达符号已是非常丰富,更需要的是根据新闻述评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符号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5G技术则为其提供更为即时流畅的传播保障。
中央电视台一直在推进新闻述评节目变革,在《新闻1+1》节目中,除了主持人白岩松的讲述串词、与评述内容相关的新闻画面,还会通过视频连线、电话连线等方式,约请场外专家评析事件、解读政策、表达观点。以8月14日播出的《秋季开学如何开?》为例,在视频连线场外嘉宾时,画面很自然地切换到现场,观众如临其境,场外嘉宾的评析与场内主持人的串联之间一气呵成。
在“5G+4K”等新技术助力下,新闻述评的呈现已达到高度仿真状态,这种新技术不断被运用到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中。在今年两会中,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视频”推出《会声会语》《两会有点数》《两会解说家》等多档述评类栏目,通过视频、音频、互动等符号的组合表达,让用户感受不一样的两会报道。
随着5G技术的深入引用,越来越多的新闻述评节目可以发挥创造思维,整合传统表达符号和最新技术应用,构建起具象、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视听化表达,进而诉诸对用户听觉、视觉乃至触觉和情感等多维度的刺激,实现新闻评论视听化产品更好的传播。
3.3 增强对话评论场景沉浸化
对话评论是新闻评论视听化产品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一般是围绕新近的核心议题、重要政策、热点现象等,邀请嘉宾与主持人进行对话,表达观点,凝聚共识。
在传统意义上,“电视新闻评论的有效传播方式是演播室访谈或辩论”。[10]评论对话可以通过思辨探讨、即兴交流等“面对面的交谈”,让用户产生场景代入感,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观点的熏陶和引领。用户沉浸的体验感越强,其评论引导效果越好。
浙江电视台推出过一档《新闻深一度》的评论栏目,由媒体评论员、专家评论员、公众评论员组成实时互动新模式,由主持人带着嘉宾进行评论对话,电视大屏连线不同身份的公众评论员,对同一新闻事件進行不同角度的评析。这比演播室内单一的嘉宾对话,吸引更广范围的群体参与和更多元观点的碰撞,在辨析中让真理更明晰。
然而,受到当时传播技术条件的限制,用户的实际参与感和代入感还是偏弱。随着5G应用和全息成像技术的引入,这一不足将得到改善。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推出了远程同屏访谈,利用全息成像技术记录并再现真实影像,今后评论对话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
在5G加持下的对话评论,将有机会突破空间的偏向,通过搭建场景和全息投影,将场外的公众、专家,与演播室内的主持人、嘉宾进行连线投影,实现“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提升实时对话的沉浸感,拉近表达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3.4 探索融合评论呈现多元化
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新闻传媒业带来新的挑战,“用户已越来越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文字、图像欣赏,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希望看到视频、音频、动图、漫画、H5等多元呈现”,[11]这一点也深刻渗透到新闻评论的生产和传播中,融合新闻评论应运而生。
所谓融合新闻评论,是指融合利用文字、视频、音频、画面、图表、动画等多种手段,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等进行评析引导,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和聚合平台进行融合传播的一类评论体裁。
在5G商用后的“两会”报道中,主流媒体推出了一系列融合新闻评论。围绕公众关注的“民法典草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民法典解读”等评论,综合利用文字、画面、长图和声音等多种手段,以生动的方式进行了政策解读,借助电视、网络、客户端、微信、抖音等多平台传播;中国青年报则打造了《带你打卡民法典草案热词|两会青年说》评论节目,通过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的视频连线,演播室内主持与嘉宾的三人对话,字幕、声音、画面、动图的组合利用,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这一草案的内容。
融合新闻评论专栏或节目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新闻评论的形态,提升了用户的视听化体验。5G及其周边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会进一步激发新手段新技术,催生新媒介新平台,为融合新闻评论生产与传播保驾护航。
结语
5G技术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的试点应用,给了国内外媒介同行诸多有益的启示。作为新一代的通信技术,5G将颠覆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惯性,不断赋能新闻业全链条改革,激发包括新闻评论在内的信息产品的视听化应用。
随着5G网络的全面铺开、5G客户端的深度普及和中长度视频的崛起,用户的视频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受到激发,新闻评论的视听化表达意义重大;同时,5G及其基础上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又为新闻评论在内的信息产品的视听化表达,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场景和辅助手段,推动新闻评论制作、呈现和分发的视听化,进一步提升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王政.5G快速进入我们的生活[N].人民日报,2020-8-15( 01).
[2]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28.
[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347.
[4] 桑翔.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新时代教育出版融合转型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0(7):11-14.
[5] 刘 峣.互联网发展激活新动能 汇聚9亿网民的力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4-30(9).
[6] 喻国明.5G时代视频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视听,2019(10):87-88.
[7] 唐绪军 黄楚新等.“5G+”: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新起点[J].新闻与写作,2020(7):43-49.
[8] 史安斌 .“视频转向”背景下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四力”[J].电视研究,2018(4):1.
[9]吕智胜.新闻评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12.
[10]梅焰:从中美主播首次电视交锋看媒体融合助力新闻评论的对外传播[J].全球传媒学刊,2019(3):125-131.
[11]桑翔.新闻评论在融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探究[J].今传媒,2018(12):41-44.
作者简介:桑翔(1980-),男,江苏常熟,主任记者,研究方向:媒介融合、教育传播、舆论引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