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明 王颖
摘要: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工厂逐渐搬迁出城市中心,废旧厂房成为城市中遗留的空间。对这些空间进行改造再利用,使废旧厂房向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转型,成为目前城市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以上海艺仓美术馆为例,对美术馆的改造背景、设计环节与内外部展览空间等进行分析,探究旧工厂空间改造成的公共美术馆的空间特性,从设计学的视角对旧厂房改造方案的可行性与创新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废旧厂房;空间再设计;艺仓美术馆;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8-00-04
工业社会的厂房与旧址是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都少不了它的见证,这些厂房旧址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存在,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记录点。如何合理地將这些痕迹与如今的城市空间相结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如何合理地利用并有效地保护这些结构和形式都仍有价值的废旧工业建筑,体现废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意义、价值和独特的美,在城市的更新设计中做到新旧结合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不慎重思考,轻易将这些见证了城市历史的旧建筑拆除,将携带有记录意义的“点”随意抹掉,这样的更新设计行为无疑会使见证城市发展变迁的链条断裂[1]。目前,旧厂房改造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改造为城市公用绿化用地;二是改造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如美术馆与艺术馆。本文选取了后一种路径的一个典型案例——上海艺仓美术馆,从设计学的视角分析旧厂房改造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路径与方法。
1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废旧厂房
在上海,许多工业建筑因为工厂搬迁而成为废弃空间,目前大部分遗留下来的废弃空间被拆除,并在原址建设新楼,或改造为公共绿地。在黄浦江两岸,随着浦江公共空间贯通计划的推进,出现了一些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美术馆,如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位于上海黄浦江东岸的艺仓美术馆也是一个典型案例,码头煤仓变为承载艺术的“仓库”。
艺仓美术馆的前身为上海老白渡码头煤仓,位于黄浦江中游东岸,岸线长约680米,是一个用于存放煤炭的场所,同时也是上海港装卸煤炭的专业码头。码头煤仓改造在2015年前即已开始,设计老白渡码头煤仓改造方案之初,曾经有过全部拆除码头煤仓的设计方案,并且煤仓建筑已经被拆除了一部分(图1)。
值得庆幸的是,2015年第一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这里安插了一个分展场,也正是因为这次展览,人们意识到了这些废旧工业建筑的价值,及将废旧厂房和工业建筑旧址变身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可能性[2]。未来美术馆的进驻方和煤仓的物业持有者通过这次展览看到了工业建筑粗粝的表面与展览空间相结合的力量与可能性。废旧建筑能够很好地向人们诉说城市的变化和发展,充分展示其所携带的能量,于是未来美术馆的进驻方和煤仓的物业持有者欣然接受了基于保留主要煤仓空间及原有建筑结构的改造方案,于是艺仓美术馆的改造计划正式启动。
艺仓美术馆的设计师从美术馆的公共性进行思考,主体建筑物的设计改造思想围绕“斗笠与面纱”展开,新增的结构正如斗笠的面纱,新结构“戴”在老结构上,更有效地利用了老结构,同时也具有新老分离的姿态。并且艺仓美术馆的楼板,是以一种新旧结构拼接的方式实现的,楼板的新结构源于旧有的建筑结构,而旧有的建筑结构仍然保留了自身的独立与特别之处。设计师在顶层框架柱上“戴”上一组巨型桁架结构,实现了从煤仓到艺仓的转变,将旧有的仓储空间转变为全新的美术馆空间,成为集艺术展览、演出、休闲为一体的场所。原有的结构好似在发挥它的余热,但实则焕发了青春[3]。
2 建筑形态的重新构筑
艺仓美术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背靠黄浦江。馆内旧有的建筑里面有8个方形煤仓,建筑外部有一个斜向的运输通道通向美术馆的顶层。如今煤仓北侧的公共空间和这个斜向的楼梯通道是旧有煤仓建筑的一条运煤廊架。而艺仓美术馆不仅作为美术馆存在,还作为建立浦江贯通中一处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而存在,因而煤仓本身被改造成为美术馆。但煤仓并非孤立的构筑物,与它相连的高架运煤廊架也被重新改造成为一个临近黄浦江边的公共商业空间,旧有的运煤廊架经过设计改造后成为了艺仓美术馆的艺术衍生品店和江边休闲空间、艺术工作室空间。改造后的艺仓美术馆及艺仓长廊打造了一个处在闹市中的滨水公园,形成了一段连续的水岸景观[4]。
旧有的煤仓在经历了废弃、险些拆除以及临时改造的命运后,迎来了转机。美术馆的进驻方和煤仓的物业持有者决定对煤仓进行改造后,煤仓由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了设计转型。设计师柳亦春及其团队对旧有煤仓的内外部空间及运煤廊架进行改造,成功将其转化为一个面向大众的当代的美术馆空间。从工业遗址到人文艺术空间,一处码头煤仓成了一座承载历史的美术馆。
与旧有码头煤仓的空间形态相比,改造后的艺仓美术馆实现了馆内外空间、艺术空间与休憩空间的连接,无论是建筑的结构及其空间形态还是材料的使用都更具有设计性,最终的设计成果呈现出的形态也颇为丰富。楼板错落的美术馆、与美术馆相连的高架步道、上下的楼梯、旧有运煤廊架下的玻璃体艺术空间、从水池上蜿蜒而过的折形坡道、直上美术馆三层的钢桁架结构的大楼梯、大楼梯与美术馆二层平台处相连接的天桥过道以及美术馆后南侧的折返坡道,所有的交通枢纽使美术馆闭馆后仍能抵达并穿越的各层观景平台与咖啡吧。构建了属于这个城市独特的新的文化形象与公共性。废旧的工业建筑与美术馆的功能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使美术馆内部空间的使用功能更加丰富且多样。新的建筑形式赋予了美术馆公共空间最大限度的自由性,新老建筑的结合也成为了美术馆在城市发展新时期运营的全新可能。
3 煤仓建筑空间再改造
美术馆为了更好地组织空间,并且尽量保留旧有煤仓的结构,在进行外部设计时,采用悬吊结构技术,利用拆除屋顶后留下的顶层框架结构柱支撑一组巨型桁架,巨型钢桁架与旧有的建筑结构相结合,层层下挂建造新的楼板。在保证足够大的展陈空间面积的条件下,又确保了建筑的稳固性,增大了原本封闭的仓储建筑的公共性,解决了使用空间面积的问题。下挂层板的钢索原本是竖向垂直的吊索,在结构上是可以支撑下挂力的,即便是这样,建筑师仍然感觉吊索在视觉上缺乏安全感,于是将原本竖向垂直的吊索改为交叉索,并且增加了吊索的数量。这既增强了安全性,又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还便于建筑日后的维护。横向的楼板与楼板之间略微错开,这样的设计仿佛在暗示黄浦江的流动性,美术馆既是建筑空间也是黄埔江岸边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同时,交叉编织且垂直的竖向吊杆与通向顶层的钢桁架楼梯通道的外观形式相互呼应。水平出挑的建筑层板与室外楼梯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贯通。这些楼梯除了起到消防疏散作用外,也扮演着主体之外公共空间的垂直交通枢纽的角色。以景观、休憩为主要功能的美术馆的长廊段,具有连接新旧结构的作用。步道被置于混凝土排架居中的位置,局部则外扩至排架一侧,形成了现有的观景平台,而廊架的上部是一条高架散步道。闲暇时在江边散步的人们可以停下脚步,感受黄浦江及美术馆的魅力。与旧有的建筑结合改造而成的交通枢纽可以让在江边散步游玩的游客、附近的公民在美术馆闭馆后仍可自由地穿越美术馆外部的公共步道、空间。并且经过艺仓美术馆时,还可以透过建筑外立面的玻璃清楚地看到美术馆内部隐藏的旧有的煤仓结构。
设计师在材料方面也体现出了艺仓美术馆的新颖之处,包裹巨型桁架的外立面时,使用的是目前国内不多见一种新型材料——发泡铝。发泡铝被称为未来20年极具潜力的高新材料,具有金属和气泡的特征,具有质轻、保温、隔声、耐热阻燃性及易于安装的特点。
4 内部展览空间再设计
相对于外部建筑空间而言,艺仓美术馆室内的展覽空间更能够让人们直观地感受这座建筑承载的历史。展陈空间共有四层,一层主要为展览区、休闲区及衍生品售卖区。即使不参观展览的游客也能坐在煤仓筒的下方,感受历史。进入美术馆一层的公共开放空间,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八个斑驳的方形煤仓筒(图2),它仿佛在跟人们述说自己的故事。当人们进入美术馆的内部空间时,除了期待馆内正在展出的精彩展览之外,还能够感受到另一种永不落幕的展览——不断映入人们视野的旧时煤仓的结构。它作为艺仓美术馆的空间内核,向人们讲述这个地点曾经的历史故事。最重要的是,这些废旧的工厂是作为一种“活物”而不是“死物”被留存在新的生命体内[5]。美术馆的北面是展厅大堂,是参观者进入美术馆的主要入口,不同于一般美术馆的展厅大堂,艺仓的大堂空间没有那么开阔,但也没有一种压迫感。在这个空间取票后,参观者能够从两边进入一层的休闲展览区。穿过展览休闲区便到了通往二至四层展览空间的旋转楼梯,二层是原来煤仓的煤斗部分,这些空间都是根据展览的内容自由划分的,人们在参观的时候能清晰地看到这些大型煤斗原本的面貌。三层展陈空间的特别之处在于楼板采用钢化玻璃建造,人们在参观展览的同时,能够通过透明的钢化玻璃看到这座建筑物的“核心”——煤斗的结构。
5 结语
上海艺仓美术馆对旧煤仓进行改造,实现了新老建筑的结合,新结构嫁接于旧结构之上的呈现与完善,使废旧的工厂得以在城市与自然、美术馆与日常生活之间留存。改造后的艺仓美术馆及艺仓长廊不仅构成了一段连续的水岸景观,也成为了连接原来老工业区与现代城市之间的纽带。煤仓改造为美术馆空间的例子为废旧厂房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对城市中旧有建筑的合理改造与重新利用有很大的启发。此次案例的设计充分满足了公众对公共文化空间的需求,让新出现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的需求与旧有工业建筑相结合,可以使空间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 纪圣霖.路易斯·康建筑中的敬畏[J].建筑与文化,2017(05):109-110.
[2] 李颖春.老白渡码头煤仓改造一次介于未建成与建成之间的“临时建造”[J].时代建筑,2016(02):78-85.
[3] 隗剑秋,吴小璇.城市旧工业建筑的更新与再利用初探[J].浙江建筑,2019,36(03):1-3.
[4] 柳亦春,陈屹峰,王龙海,等.老白渡煤仓[J].城市环境设计,2016(04):314-321.
[5] 刘丽华.建筑是活着的历史[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6:26-53.
作者简介:以善明(1997—),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
王颖(1995—),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