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术视野下的侗族大歌研究

2020-10-12 14:33段霞何薇
艺术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日本

段霞 何薇

摘要:侗族大歌悠久历史,作为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走出国门展演于世界舞台。2007年以从江县小黄村9名侗族歌手的首度东瀛公演,拉开了日本对侗族大歌认知的序幕,并开启了日本学界对侗族大歌的相关研究。本文以21世纪以来侗族大歌在日本的学术研究与大众接受为着眼点,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译介述评,并对侗族大歌在日本国内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进行考察,以期呈现侗族大歌在海外展演的貌相。

关键词:侗族大歌;日本;传播与接受;海外展演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8-00-04

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86年贵州黎平侗族大歌队亮相巴黎艺术节后,侗族大歌便开始走出国门展演于世界艺术舞台,并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逐步成为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民族歌谣之一[1]。2007年,从江县小黄村9名侗族姑娘随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并在“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活动现场演唱侗族大歌。这次侗族大歌队的首度东瀛之演,不仅向日本展示了侗族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获得了日本观众的盛赞,同时也拉开了日本对侗族大歌认知的序幕,开启了日本学界对侗族大歌的相关研究。

1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

1953年,薛良在中国权威音乐杂志《人民音乐》上发表了《侗家民间音乐的简单介绍》一文[2],成为我国侗族大歌理论研究的拓荒之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关于侗族大歌的研究呈现出百花竞放的繁荣景象。然而就目前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对侗族大歌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本土化视角上,而对侗族大歌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关照不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其中,韩东发表了有关“5W”传播模式下侗族大歌海外传播的研究,从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受众及效果5个板块分析了当前侗族大歌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海外传播的新路径和方法[3]。陈忠松就侗族大歌在海外传播实践过程中呈现出的特征进行了详述。张斌、张昆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视角指出了侗族大歌在国际传播中取得的历史业绩、尚存问题与面临的新机遇,探讨了侗族大歌的国际传播对于构建国家形象的意义[4]。通过整理国内有关侗族大歌海外传播的先行研究发现,21世纪以来鲜有国内学者关注到日本学术视野下的侗族大歌研究。

在稳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系统梳理出侗族大歌在日本的研究与发展概况。基于此,本文以21世纪以来侗族大歌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状况为着眼点,对日本学术视野下侗族大歌的研究成果进行译介与述评,以期解构侗族大歌在日本展演的貌相,同时也为侗族大歌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唱响世界舞台、助力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提供他者视域下的思考和史料信息。

2 日本有关侗族大歌的学术研究

以“侗族大歌”为关键词,搜集与整理日本学术论文数据库CINII、日本科学研究费助成事业数据库KAKEN及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中检索到的有关侗族大歌的学术论文、课题及专著,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分类与述评。

2.1 侗族大歌表达形式及歌词研究

辰巳正明是国学院大学的教授,在研究日本古典文学基础上还广泛涉猎中国文学,曾以《东亚圈的歌垣和对唱的基础研究》为研究课题,发表了学术论文《贵州省南部侗族的大歌及仪礼的性格》(2007),出版了专著《折扣信夫 东亚文化与日本学的成立》(2007)和《歌垣——探寻恋歌奇祭》(2009)。该研究主要围绕日本的“秋田县金泽八幡宫传统对唱”“奄美的八月歌”及中国贵州省南部地区的侗族大歌展开,以中国方面的少数民族研究书籍、调查记录资料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厘清了东亚文化中歌垣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状况,从中日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通过系统分析中日两国在民族祭祀、生产劳作等社交集会场合下的对唱歌词,明确了中日对歌系统的形成路径,指出“歌路”是理解东亚恋歌文化的最有效原理。辰巳正明在研究中整理收录了大量西南侗族大歌的中文歌词和日语翻译,积极运用西南侗族大歌的表现形式及歌谣分类方法等理论,重构了古代日本的“歌垣”文化及古代日本与西南少数民族恋歌文化中共存的兄妹关系问题[5]。同时,他还将歌谣的生成问题及对歌的歌唱体系纳入“照叶树林文化圈”的研究范畴,这在对歌习俗研究的学术界一直都是鲜有人关注到的领域。

曾任东京文化遗产研究所艺术部部长的星野纮,于2009年深入贵州省侗族聚居地区,对侗族大歌的多声部合唱形式展开了调查,并发表了《中国侗族与日本对歌的多声部合唱的由来》(2009)、《采访中国侗族的多声部合唱》(2010)等论文,对包含侗族大歌在内的整个侗族歌谣的多声部合唱进行了音韵学上的详细考察,追溯了侗族大歌与日本对歌中的多声部合唱的历史由来,其研究成果详尽而切实,可谓是在大量的田野调查和实地考证基础上整理完成而来。

2.2 侗族大歌的传承实况及生态研究

在关注侗族大歌作为一种歌谣文化艺术本身的表现形式之外,日本学界还相当重视在社会大背景下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生态展开研究。关西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牛承彪可稱得上是日本学界侗族大歌生态研究的集大成者,他从21世纪开始,先后主持了《中国侗族歌谣的实态调查与传承研究——以<歌师>为中心》(2011—2013)、《中国侗族大歌的生态研究——以“鼓楼大歌”“行歌坐夜”“歌会”为对象》(2014—2016)、《在礼仪中对唱的作用研究——中日国际比较视角》(2019—2021)3项日本国家课题,发表了《中国侗族村落中的空间意识和歌——以贵州省黎平县岩洞寨为中心》(2014)、《歌谣的两个“场”》(2016)、《中国侗族对歌的传承实态:以北部方言地区为例》(2017)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并出版了《王泽忠手抄歌本》(2016)、《中国侗族歌谣生态记录与研究》(2017)、《中国侗族大歌生态研究》(2017)等学术专著,通过多年的学术积累逐渐形成了以侗族大歌的传承实况与生态研究为中心的学术谱系。

牛承彪从文学、音乐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观光学等多视角出发,对侗族歌谣文学、侗族大歌的生态、侗族歌师的社会地位、侗族对歌习俗的社会功能展开了全面、深入且综合的系统性研究,揭示了侗族各地区歌谣传承的实态及侗族大歌文化的整体貌相,探明了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他在侗族各地区调研过程中收集的大量丰富的录音、照片、录像和文字等第一手资料,为侗族大歌的国内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除此之外,针对侗族大歌的传承研究方面,留日学者袁俊发表了《中国西南部的侗族社会的“大歌”的传承与发展一考:以贵州省的侗族“歌师”为中心》(2013),在日本神奈川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留日学者曹咏梅发表了《侗族歌谣的汉字表记及其方法》(2019)。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在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生态研究方面仍主要以中国的留日学者为主,日本学者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相对较少。留日学者在对侗族大歌深度而系统的挖掘过程中,势必也对侗族大歌在日本的传播与形象建构上发挥着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2.3 侗族大歌的非遗文化申报研究

2009年侗族大歌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功后,国内学术界有关侗族大歌的非遗文化保护研究也紧随其后,并取得累累硕果。长期致力于侗族文化研究的日本學者兼重努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研究的新动向,针对贵州省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大歌的非遗文化申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2002年,兼重努以《有关西南中国侗族的民族文化的动态研究:以鼓楼和风雨桥为中心》为论文题目,获得京都大学文学院的博士学位,此后他长期致力于西南侗族文化的综合性研究,涉及侗族地区的民族史、民族政策、建筑、风水、宗教、观光及老龄化等多个研究领域。他以《现代中国的地域主义与民族主义——以地区行政区划间的竞合关系为分析视角》(2017—2020)为研究课题,以贵州省从江县、黎平县、榕江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这2省4县为对象,围绕侗族大歌产生的民族文化竞合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和考察。他广泛收集了伴随侗族大歌在进行观光旅游开发、产品商标化及申请国家级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2省4县各自发表的地域主义言说及相关政策,并分析了这些政策对当地民众的民族身份认同和侗族大歌产生的影响。

在该研究下,兼重努发表了《从侗族大歌看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产生的竞合》(2017),围绕非遗申请的主体是谁、与谁发生竞合和争端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侗族大歌的非遗申请主体不是侗族这个民族本身,而是侗族所属的地方行政区划,侗族跨多省多县居住的现实便自然成为地方行政区划间发生竞合与争端关系的诱因。此外,兼重努还与饭田卓共著了《文化遗产与生活》(2017)一书,将其有关侗族大歌非遗文化申报的研究成果编入其中,不仅丰富了日本学界关于侗族大歌的全方面认知,同时也为侗族大歌在日本的进一步传播与影响力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2.4 侗族大歌的教育课程化研究

“开展侗族大歌进校园活动,让侗族大歌走入学校教育之路”是业界针对如何做好侗族大歌申遗后的保护工作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由此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侗族大歌教育课程化的相关研究,其中日本学界的留日学者金龙哲是该领域的典型代表。

金龙哲现任神奈川县立保健福祉大学的教授,主要研究教育社会学,一直致力于西南少数民族教育。在接触到侗族大歌后,他开始关注侗族大歌如何进课堂的问题。于是,从教育学的视角对侗族大歌展开了系统的调研,发表了《中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及学校教育:以侗族大歌教育课程化的尝试为中心》(2015)和《关于教育课程化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取舍选择的考察:以“侗族大歌进教室”为例》(2017)。

此外,他还在日本主持了课题《关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课程化的比较教育学研究》(2014—2018)。在该研究中,他首先针对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小学和黎平县三龙小学开展的侗族大歌传承教育实践进行了调研,采访了被誉为“民族文化传承功臣”的张勇(原榕江县文化馆长),考察了率先将侗族大歌引入教育课程的榕江县车民小学的组织结构,整理了文化传承负责人的生活事例,了解了以侗族大歌为核心的传统民族艺术导入学校教育的情况。在研究中,他充分肯定了“侗族大歌进课堂”模式的可取之处,指出“侗族大歌”对于作为“音乐之民”的侗族来说无疑是构筑其民族身份认同最契合的一种文化要素。同时,“侗族大歌进课堂”也是符合当地民众切身利益需求的一种文化选择。

金龙哲的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日本学界对侗族大歌的研究领域和视野,同时也为如何做好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意义的探索与尝试。

3 侗族大歌在日本的展演与接受

为搜集21世纪以来侗族大歌在日本的展演情况,笔者关注了中国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等网络平台针对此的相关报道,从中发现侗族大歌在日本的传播是以中国政府、侗族学者、侗歌传唱群体及传媒等主要传播者依托国家力量共同发力的结果,其中政府在侗族大歌的整个传播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同时展演呈现出以分享优秀艺术、加强中日两国友好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为主要目的,在突出展示侗族大歌独特品质的理念下精心挑选演出曲目等整体特征。下面对侗族大歌在日本的展演与接受情况进行概述。

2007年,小黄村9名侗族姑娘随温总理出访日本,用侗族大歌唱响了中日的“融冰之旅”。2009年,这支侗族大歌队再次受特邀陪同温总理访问日本,并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幕式上演唱,受到了温总理和日本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2011年,应日本东京国学院大学的邀请,黎平县9名侗族歌手在国学院大学100周年纪念讲堂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侗族大歌演唱会,600个座位,两场演出座无虚席。此行不仅用侗、汉、英、日4种语言演唱了《布谷催春》《夏蝉鸣唱》《秋蝉思偶》《冬日欢歌》4首经典的侗族大歌,歌手们还用日语演唱了日本民歌《樱花》。不仅给日本观众带去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充分再现了侗家人的生产生活场景,更让日本观众感受到了侗族歌手们的真情实意。这是侗族大歌第一次以整台节目的形式在国外的舞台表演,演出效果极好,引起了日本社会大众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喜爱。

2012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日中新传媒株式会社承办的《多彩贵州风》大型民族歌舞演出,再次将包含侗族大歌在内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亮相于东京和大阪两大核心城市,演员们用素朴清亮的歌喉表现了被誉为“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的侗族大歌,展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令日本观众赞不绝口,纷纷涌向前台为演员们献花并合影留念,在演出后的问卷调查中,观众给予了侗族大歌极高的评价。

2016年,在NHK录制的《人类为何歌唱》纪录片中,日本知名艺人福山雅治为追寻“音乐的源流”,来到黎平侗族地区采访。在侗族村落拍摄的最后一天,300名侗族村民聚集在一起為福山雅治演唱了侗族大歌,场面甚为壮观。该纪录片在日本播放后,极大地激发了日本民众对侗族大歌的好奇心,提升了侗族大歌在日本社会的认知度,很多民众纷纷表示希望去贵州旅游,去黎平感受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相较于政府层面的公演而言,这种面向大众层面的传媒和知名人士的宣传更能唤起民众对侗族大歌的了解热忱和喜爱度。

以上这些演出与交流,无论是政府层面的还是民间层面的,都充分反映出“艺术无国界”和侗族大歌现已深受日本民众喜爱的事实。

4 结语

侗族大歌作为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侗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推动对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向世界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特征。本文以21世纪以来侗族大歌在日本的研究与接受为核心,以日本CINNI和日本科研数据库KAKEN为主要数据库,系统梳理并述评了日本有关侗族大歌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多家门户网站详细考察了侗族大歌在日本国内的传播与接受概况。据所掌握的资料发现,日本对侗族大歌的学术研究呈现出涉及领域广泛化、深入化及多元化趋势,且留日学者在日本学界研究侗族大歌的学术团队中呈现出中坚力量的特征。侗族大歌在日本的展演与接受研究层面则主要呈现出以政府主导为主、民间推动力量为辅的传播特征。

在进一步深化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把握侗族大歌在海外展演的全貌,考察侗族大歌在国际传播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既是积极构建中国文化大国海外形象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美美与共、和谐世界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陈忠松.侗族大歌海外传播实践的几个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2017(09):165-170+192.

[2] 张中笑.侗族大歌研究50年(上)[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02):33-37.

[3] 韩东.“5W”传播模式下侗族大歌的海外传播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思考[J].四川戏剧,2019(5):120-123.

[4] 张斌,张昆.侗族大歌的国际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J].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15(0):181-194.

[5] 曹咏梅.日本学界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对歌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6(4):108-116.

作者简介:段霞(1990—),女,四川内江人,研究生,硕士,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化。

何薇(1979—),女,贵州安顺人,研究生,硕士,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日本强烈地震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黄金时代》日本版
Pets萌宠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